2. 新疆气象台,乌鲁木齐 830002
2009年1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2 ℃,较常年同期(2.1 ℃)偏低0.9 ℃,为198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山西、河南月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天津、安徽为次低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4.2 mm,较常年同期偏多6.2 mm。安徽、陕西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大值[1]。
10月末至11月16日,我国东部地区出现3次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强降温过程[2-3];9—10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西南地区大部及广西部分地区遭受不同程度气象干旱。月内,2009年第22号超强台风生成,对我国近海无影响。
1 天气概况 1.1 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2 ℃,较常年同期偏低0.9 ℃,为198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图 1)。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除青藏高原大部气温一般偏高1~4 ℃外,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1~2 ℃,其中内蒙古中部、东北、华北、黄淮、江淮大部、江汉、江南西部等地偏低达2~4 ℃(图 2)。山西、河南月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天津、安徽为次低值[1]。
月内,气温变化幅度大。上旬,华北、黄淮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 ℃左右,我国其余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 ℃,其中新疆大部地区气温偏高3 ℃以上;新疆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青海为次高值,北京、天津为次低值。中旬,除西藏气温偏高4~7 ℃外,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显著偏低4~8 ℃,其中17、18日,贵州、湖北、安徽、浙江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日最低气温接近或低于历史同期最低值。陕西、宁夏、内蒙古、辽宁、山西、河北、天津、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广东旬平均气温为最低值。西藏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下旬,除新疆北部和内蒙古西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 ℃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 ℃左右或与常年同期持平。
1.2 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4.2 mm,较常年同期偏多6.2 mm[1]。月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图 3a):黄淮西部和南部、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华南中部和东部一般有50~100 mm,其中江淮大部、江南中东部、华南东北部等地有100~150 mm;全国其余大部地区不足50 mm。与常年同期相比(图 3b),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黄淮大部、江淮、江南中东部、华南中东部等地降水偏多5成至2倍,局部地区偏多2倍以上;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华南西部和南部等地偏少5~8成,致使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部分地区遭受不同程度气象干旱;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11月,安徽、陕西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大值。上旬,北京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大值,云南为最小值,四川为次小值;中旬,浙江、江西、陕西、西藏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全国平均降水量及青海、甘肃、宁夏、山西、安徽、江苏、上海、福建为次大值。
图 4所示为2009年11月北半球500 hPa月平均高度场及距平场,本月北半球500 hPa大气环流有如下特征:
本月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在美洲北部及亚洲东北部各有一中心并分别伴有120 gpm和40 gpm的负距平中心,说明本月极涡较常年同期偏强,相应地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也偏强。
2.2 东亚大槽、北支锋区均偏强东欧平原到乌拉尔山一带是脊区,在距平图上伴有160 gpm的正距平中心;长波槽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在距平图上伴有-40 gpm负距平,说明东亚大槽较常年偏强。乌拉尔山脊偏强,东亚大槽较常年偏强偏深,槽后脊前的西北气流引导极地偏强的冷空气取东路影响我国,位于西北太平洋的高压脊阻挡了东亚槽的东移,从而使冷空气影响我国的时间较长。同时北支锋区偏强,从北支锋区不断有冷空气取西路影响我国。东、西两路冷空气共同作用导致本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同时,东路、西路冷空气共同影响容易形成回流天气,给我国东部带来充沛水汽,使得我国华北及东部沿海大部地区降水偏多。
2.3 南支槽偏弱图 4中孟加拉湾地区为弱的正距平区,表明南支槽偏弱,不利于来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向我国的输送,是本月我国西南东南部、华南西部和南部等地降水偏少5~8成的主要原因。
2.4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略偏强本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接近常年;在距平图上对应弱的正距平,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强度略偏强。副高西侧偏南气流输送暖湿空气北上,给江南中东部、华南中东部等地带来充沛的水汽,是上述地区降水偏多5成至2倍的主要原因之一。
2.5 环流演变特征与我国天气10月30日到11月2日,西西伯利亚地区为一高压脊,鄂霍次克海地区为低涡区并与南掉的极涡打通,鄂海低压横槽转竖,东亚大槽建立,冷空气沿槽后脊前偏北气流大举南下,形成入秋以来影响我国的首次寒潮天气过程[2-3]。3日,随着东亚大槽移出,我国气温缓慢回升。旬中期,环流发生调整,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为一脊一槽,乌拉尔山附近为一高压脊且强烈发展伸展到极地,贝加尔湖到远东为一庞大的低涡且与南移的极涡打通,低涡中不断有冷空气取东路路径影响我国;北支锋区逐渐南压且多短波槽活动取西路路径影响我国,这种一脊一槽的形势一直维持到16日。受东路、西路冷空气共同作用,9—12日我国经历了全国性的寒潮天气过程,15—16日又有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使得中旬甚至本月我国大部气温偏低。东路、西路两股冷空气形成回流形势,9—12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暴雪天气过程,南方地区也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15—16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同时新疆受北支锋区冷空气活动影响,前半月多降水,使得新疆本月降水偏多。
中旬后期,乌拉尔山脊东移到西西伯利亚,东北地区低涡东移,我国北方转为受西北气流控制;地面上我国为一庞大的高压。受地面高压后部滇黔静止锋、南支槽和低层低涡、切变线共同影响,17—21日,遭受不同程度气象干旱的云南、四川南部等地迎来本月第一场喜雨,西藏东北部、川西高原北部部分地区遭受暴雪袭击。
下旬前期,环流发生调整由经向型转为纬向型,中纬度环流平直,锋区偏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弱,加之南支槽较弱,全国大部降水稀少。26—28日,受从中西伯利亚低涡中分裂南下冷空气和东移南支槽等共同影响,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出现大范围降水,其中,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出现大到暴雪。29—30日,受弱西风槽和切变线影响,新疆北部出现小到中雪、局地大雪,西南地区东部和江南北部等地出现小雨天气。
3 冷空气和主要降水过程 3.1 概述本月我国东部地区出现了3次大范围的强降温过程,分别出现在10月31日至11月2日、9—12日和15—16日,其中10月31日至11月2日为北方寒潮和南方强降温天气,9—12日为全国性寒潮天气;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了剧烈降温,东部大部地区最大降温幅度普遍有15~20 ℃,其中东北、华北西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南大部及内蒙古等地降温达20 ℃以上;江南北部及长江以北地区极端最低气温普遍在0 ℃以下。东北南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2~6 ℃,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为200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11月共出现9次主要降水过程,表 1列出了后8次降水过程的时段、影响系统、范围及强度,其中受上述3次冷空气活动影响出现3次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具有初雪日期早,雨雪范围广、强度强,积雪深度深,降温幅度大、气温低等特点。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量一般有30~100 mm,其中江南东部、江淮南部及福建北部、广东北部等地超过100 mm;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降水量分别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和第三多。
下面主要分析9-12日和15-16日这两次强降温和强降水过程,上月末至11月2日的北方寒潮及降水过程详见10月天气[1]。
3.2 9—12日寒潮天气过程11月9—12日的强冷空气带来全国性的寒潮天气过程。寒潮除带来强降温,还带来暴雪暴雨和强对流天气。
3.2.1 寒潮、暴雪暴雨、强对流实况这次寒潮过程的降温实况是: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西部和南部、黄淮大部、江淮西部、江汉、江南中西部、华南中西部日平均气温48小时降温10 ℃以上,其中东北大部、内蒙古中东部、河南南部、湖南东南部降温15 ℃以上,内蒙古东南部、吉林中部降温达20~22 ℃;江南北部和西部最低气温降至4 ℃以下。此次强冷空气产生的风为4~5级,仅高山和沿海个别站超过6级。
同时,9—12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暴雪天气,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河北石家庄市过程降水量达94 mm;石家庄至山西阳泉一带积雪深度40~55 cm,石家庄积雪深度55 cm,超历史极值36 cm,阳泉积雪深度40 cm,超历史极值21 cm。经综合评估,此次河北、山西、河南的暴雪事件达60年一遇,局部达百年一遇。此外,江南东部和南部、华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局地出现大暴雨。
此外,9—10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造成的损失为历史同期罕见[4]。
3.2.2 寒潮成因分析这次寒潮天气过程是由东路和西路冷空气共同影响产生的。9日的500 hPa高度场上(图 5),乌拉尔山附近为脊区并伸展到西西伯利亚一带,极涡南掉至远东一带,中心闭合线为5040 gpm,在500 hPa、700 hPa和850 hPa分别有-40 ℃、-28 ℃和-24 ℃的冷中心与极涡相伴;北支锋区稳定在40°N附近,锋区上多短波槽活动,河套小槽引导西路冷空气东移与极涡尾部的东路冷空气叠加,造成持续降温,过程降温幅度大。
从图 5中可以看出北方暴雪影响系统在500 hPa上为北支锋区上的西风槽、高原槽、南支槽;在700 hPa 9日为冷切,10日、11日为河套低压、暖式切变线及低空急流;850 hPa以下低层为东风回流形势,形成河套倒槽向北强烈发展;地面为倒槽区并有锋面配合并于11日形成锢囚。低层及地面的倒槽区有辐合上升气流,与锋面和高空槽、切变线配合,为降雪区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条件。
水汽来源有两个通道,一个是南部海区,另一个是东部海区。在本次降雪天气过程中,在暴雪区南侧水汽含量丰富,且暴雪区及其上游地区湿层深厚, 从低层到700 hPa层以上均维持一大范围的深厚湿层;南支槽和副高前西南气流叠加加强了低空急流,700 hPa低空急流为暴雪区提供了持续的水汽供应;低层东路冷空气高压底部气流形成东风急流,也为降雪区提供了水汽来源。
暴雪区位于700 hPa暖切变线南侧,和700 hPa水汽幅合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说明700 hPa水汽的输送对暴雪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这从水汽通量散度分析可以得到更充分的验证,10日20时至11日2时,陕西大部、陕西中北部、河北西南部等地出现2~12 mm的降雪,在10日20时700 hPa水汽通量散度图上从华南西部、湖北西部到陕西南部、山西大部有(-10~-30)×10-8 g·cm-2·(hPa·s)-1的水汽辐合中心,同时刻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图上山东西部、河南、河北南部、山西东南部为(-5~-10)×10-8 g·cm-2·(hPa·s)-1的水汽辐合中心。
在有利的上升条件和水汽条件下,北支锋区稳定,地面冷锋移动缓慢,降雪持续时间长,产生了华北、黄淮等地历史同期罕见的暴雪天气过程。
3.2.4 暴雨和强对流成因分析9日20时主要降水区(图 5中阴影区域表示日降水量≥25 mm)位于500 hPa西风槽前,700 hPa上为低涡、江淮东部到江南中东部的人字形切变线、低空急流,850 hPa上为低涡及冷、暖切变线;地面为锋面气旋。700 hPa上的人字形切变线是我国夏季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之一,发生在11月还是比较罕见的。上述系统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上升条件且不稳定,9日08时江西南昌、福建邵武的K指数分别达38和37 ℃,沙氏指数分别为-3.21、-2.09,9日14时地面气温在江淮东部为16~19 ℃,江南为19~31 ℃。降水水汽来源主要来自于低层850 hPa,850 hPa和700 hPa在降雨区分别为(-10~-30)×10-8 g·cm-2·(hPa·s)-1、(-5~-20)×10-8 g·cm-2·(hPa·s)-1,且700 hPa水汽辐合的范围较小。在上述上升和不稳定条件下,产生了南方明显降水和大范围强对流天气。
3.3 15—16日冷空气和强降水过程11月15—16日,受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东北、华北、黄淮、江淮、江汉大部等地气温下降了4~8 ℃,其中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降温幅度达10~12 ℃,局部地区13~14 ℃。
同时,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15—16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2009年入秋以来首场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江南中东部降水量普遍在30~50 mm,江南东部部分地区超过50 mm。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河南等地出现降雪,其中,安徽中南部部分地区、江苏中南部偏西地区降雪量30~45 mm,安徽宣城49 mm、太平46 mm;安徽中南部以及江苏西部、湖北东部局地最大降雪深度11~30 cm。江淮、江南北部最低气温普遍在-5~0 ℃之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初雪日期比常年偏早25~35天,为近10年来最早的一年,其中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湖北西南部部分站点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早的一年, 江苏、安徽、湖北的部分地区积雪深度突破11月历史极值。
冷空气过程前期环流背景在2.5节中已有阐述。15日,500 hPa高度场上(图 6),乌拉尔山附近仍维持一高压脊,我国东北到勘察加半岛为庞大的低压区且与南移的极涡打通,在500 hPa、700 hPa和850 hPa分别伴有-40 ℃、-24 ℃和-20 ℃的冷中心与东北低压相伴;北支锋区南界南压至我国秦岭淮河一带且锋区密集,温度梯度达20 ℃/5纬距;从东北低压中有冷空气取东路路径南下,同时,新疆北部有冷空气取西路路径东移。在东、西两路冷空气影响下,15—16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4~8 ℃、部分地区10~12 ℃、局地13~14 ℃的降温。
降水过程的影响系统有西风槽、南支槽和中低层的低涡、切变线。15日20时,主要降水区(图 6中阴影区域)位于500 hPa西风槽和南支槽前,对应700 hPa上在重庆北部到湖北西部有一低涡,并伴有冷、暖切变线,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上升条件。
水汽来源有两个通道,一个是南部海区,另一个是东部海区。南支槽前的西南气流和副高北侧的西南气流叠加加强了低空急流(图 6中虚线包围区域),急流中心风速为20~22 m·s-1,低空急流使水汽得以聚集,对应同时刻700 hPa水汽通量散度图上江南大部为(-10~-30)×10-8 g·cm-2·(hPa·s)-1的水汽辐合中心;同时低层高压底部偏东气流也为本次暴雪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在同时刻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图上江南东部和南部为(-10~-30)×10-8 g·cm-2·(hPa·s)-1的水汽辐合中心;两个水汽通道对水汽输送均起重要作用。700 hPa和850 hPa 0 ℃等温线东段均南压到江南北部。在这种系统配置下,15日08时至16日08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华南北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雨,在700 hPa和850 hPa 0 ℃等温线以北的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等地出现暴雪。16日,随着500 hPa西风槽和南支槽合并东移到湖北东部到湖南中部一带,降水区也随之东移,江淮、江南中东部、华南中东部等地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大雨。17日,随着500 hPa西风槽移出我国,此次强降水过程结束。
殷水清, 王凌, 2010. 东部地区出现低温雨雪长江中下游遭遇强对流[J]. 气象, 36(2): 148-149.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0.02.023 |
王文东, 2010. "芭玛"登陆海南京津出现降雪[J]. 气象, 36(1): 119-123.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0.01.019 |
代刊, 2009. "海高斯"登陆海南西藏遭遇强降雪[J]. 气象, 35(1): 119-123. DOI:10.11898/1001-7313.2009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