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 国内外海上雷暴研究进展 | | 2025,51(1):1-16 | | 梅婵娟,王秀明,刘晓玲,万夫敬,张灿 | | 摘要[19] PDF[92] | 2 | 2025年第51卷1期目录 | | 2025,51(1):- | | | | 摘要[16] PDF[33] | 3 | 2025年第51卷1期封面 | | 2025,51(1):- | | | | 摘要[8] PDF[20] | 4 | 2024年2月华东和华中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成因和可预报性分析 | | 2025,51(1):17-29 | | 赵俊虎,赵语欣,贾小龙,张涵,熊开国,曾宇星 | | 摘要[25] PDF[116] | 5 | 加密探空与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同化对北京地区边界层数值模拟改善研究 | | 2025,51(1):30-42 | | 吴义凯,王成刚,苗世光 | | 摘要[12] PDF[42] | 6 | 弱垂直风切变下江苏下击暴流统计特征 | | 2025,51(1):43-56 | | 熊希颖,王秀明,俞小鼎 | | 摘要[8] PDF[71] | 7 | 四川复杂地形下雷暴大风客观预报方法研究 | | 2025,51(1):57-67 | | 龙柯吉,康岚,黄晓龙,陈朝平,但玻,周威,张武龙 | | 摘要[13] PDF[73] | 8 | 基于双偏振雷达和FY-4A卫星资料的一次湖南秋季强冰雹预警特征分析 | | 2025,51(1):68-84 | | 杨湘婧,唐明晖,袁韬,兰明才,彭听听 | | 摘要[15] PDF[103] | 9 | 河套地区边界层辐合线形成及其对流触发作用 | | 2025,51(1):85-96 | | 孙永刚,孟雪峰,计燕霞,崔曲馨,刘珂,云静波,姜雨蒙 | | 摘要[12] PDF[73] | 10 | 基于多源资料的路面温度实况模型构建 | | 2025,51(1):97-109 | | 冯蕾,袁晓玉,赵瑞,苗蕾,林明宇,王然 | | 摘要[12] PDF[38] | 11 | 2024年夏季中国气候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 | 2025,51(1):110-121 | | 李想,郑志海 | | 摘要[16] PDF[95] | 12 | 2024年10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 | 2025,51(1):122-128 | | 曹迈,吕心艳 | | 摘要[12] PDF[58] | 13 | 基于FY-3D卫星的微波与光学陆表温度融合研究 | | 2024,50(1):1-17 | | 刘勇洪,翁富忠,徐永明,韩秀珍,段四波,唐世浩,叶成志 | | 摘要[169] PDF[1129] | 14 | “21·11”极端暴雪过程多系统结构演变及热动力机制 | | 2024,50(1):18-32 | | 齐道日娜,何立富,张乐英 | | 摘要[189] PDF[1163] | 15 | CMA-MESO模式对“21·7”河南特大暴雨的预报评估与误差分析 | | 2024,50(1):33-47 | | 万子为,孙思远,赵滨,陈起英 | | 摘要[406] PDF[1224] | 16 | 集成学习和动态融合算法在福建省短时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 | 2024,50(1):48-58 | | 陈锦鹏,黄奕丹,朱婧,林辉,程晶晶,杨德南 | | 摘要[197] PDF[1090] | 17 | 基于L波段探空观测的FY-4A云顶温度产品评估及其在冬季降水相态判识中的应用 | | 2024,50(1):59-70 | | 赵渊明,孙静,漆梁波,张燕燕 | | 摘要[166] PDF[1115] | 18 | 冷涡影响下杭州湾一次区域性极端大风的演变和机制分析 | | 2024,50(1):71-83 | | 黎玥君,马昊,勾亚彬,戴祥霖,余贞寿 | | 摘要[191] PDF[1121] | 19 | 辽宁省霾天气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主导因子分析 | | 2024,50(1):84-94 | | 崔妍,赵春雨 | | 摘要[143] PDF[1014] | 20 | 夏季日峰降温电力负荷预测灰色模型及其应用 | | 2024,50(1):95-102 | | 王洁,曲晓黎,尤琦,杨琳晗,时珉,张金满 | | 摘要[194] PDF[13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