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被:浏览 814次   下载 1616次
    
            
            
             中文摘要:  利用1948—2004年NCEP海平面气压场再分析资料对蒙古气旋(低压〉的月际、年际、年代际变化和强度、位置特点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气旋(低压)发生频数的高峰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之后呈现减少趋势。蒙古气旋(低压)主要出现在春季,其次依次为秋、冬季,其中5月最多。中心气压为(1000?1010hPa)的蒙古气旋(低压)出现次数最多,小于990hPa的相对较少。蒙古气旋(低压)主要出现在阿尔泰一萨彦岭山地背风坡,其次为46°N以南。蒙古气旋(低压)频数距平与西风环流指数大致呈现反位相分布,表明中纬度经向型环流更利于蒙古气旋产生。这些结果可以为蒙古气旋的预#艮、预测提供参考。
            
            
            中文关键词: 蒙古气旋(低压),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Abstract:
            
            
            keywords: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作者 | 单位 | 
| 姜学恭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呼和浩特 010051 | 
| 康玲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呼和浩特 010051 | 
| 胡英华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呼和浩特 010051 | 
| 马清霞 |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 
| 李海英 |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 
| Author Name | Affiliation | 
				引用文本:
姜学恭,康玲,胡英华,马清霞,李海英,2006.蒙古气旋的若干统计特征[J].气象,32(S1):56-59.
,2006.[J].Meteor Mon,32(S1):56-59.
            
			
			
			姜学恭,康玲,胡英华,马清霞,李海英,2006.蒙古气旋的若干统计特征[J].气象,32(S1):56-59.
,2006.[J].Meteor Mon,32(S1):5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