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索
  气象   2018, Vol. 44 Issue (8): 1110-1116.  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18.08.013

天气、气候评述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周晓敏, 张涛, 2018. 2018年5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44(8): 1110-1116. 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18.08.013.
[复制中文]
ZHOU Xiaomin, ZHANG Tao, 2018. Analysis of the May 2018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Weather[J]. Meteorological Monthly, 44(8): 1110-1116. 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18.08.013.
[复制英文]

资助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2003)资助

第一作者

周晓敏,主要从事强对流预报工作.Email:zhouxm@cma.gov.cn

文章历史

2018年6月21日收稿
2018年7月5日收修定稿
2018年5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周晓敏 , 张涛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摘要:2018年5月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是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强度偏强;中高纬环流呈三波型,欧亚环流经向度不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南支槽强度比常年略偏弱。全国平均气温为17.1℃,较常年同期(16.2℃)偏高0.9℃,全国平均降水量73.1 mm,较常年同期(69.5 mm)偏多5.2%。月内,我国南方地区出现7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且多省遭受风雹袭击,局部地区受灾较重。此外,东北地区发生干旱,下旬有所缓和;中下旬江南、华南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北方地区出现2次沙尘天气过程。
关键词大气环流    暴雨    强对流    高温    沙尘    
Analysis of the May 2018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Weather
ZHOU Xiaomin, ZHANG Tao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re,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ner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May 2018 are as follows. Two polar vortex centers wer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stronger than usual. The circulation at middle-high latitudes of the Eurasian showed a three-wave pattern, and the degree of meridionality was lower than normal. The strength of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as stronger than the climatological normal, and the Bay of Bengal trough is slightly weaker than normal. The monthly mean temperature was 17.1℃, higher than normal (16.2℃) by 0.9℃. The monthly mean precipitation amount was 73.1 mm, more than normal by 5.2%. Seven severe rainfall events occurred in southern China this month, and several provinces were attacked by severe thunderstorms and hail disaster. In addition, severe droughts took place in the Northeast China, which was weakened in the later part of month. High-temperature weather began to persist in southern China from the middle of May, and two dust weather events happened in northern China.
Key word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orrential rain    severe convection    high temperature    sand-dust weather    
引言

2018年5月基本气候特点为: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江苏、四川、云南、新疆等地区共有20站出现了极端日降水事件,有3站点日降水量突破了历史极值;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广东、湖南、江西、浙江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全国共有10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主要分布在江西、山西、云南、四川等地,有2站点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国家气候中心,2018)。区域上,南北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情况:月内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7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长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区还遭受暴雨袭击;而东北地区上中旬则有较严重的干旱发展,下旬北方地区还出现2次沙尘天气过程。

1 天气概况 1.1 降水

2018年5月,全国平均降水量73.1 mm,较常年同期(69.5 mm)偏多5.2%。从空间分布来看(图 1),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东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100~200 mm,江淮、江南大部以及贵州东部、广西北部等地超过200 mm;其余地区累计降水量普遍在100 mm以下,尤其西北地区西部、内蒙古西北部、西藏西部等地累计降水量不足10 mm,西藏西北地区和新疆南部局部地区几乎无降水。

图 1 2018年5月全国降水量分布(单位:mm) Fig. 1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in May 2018 (unit: mm)

图 2为降水距平场,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常年同期相比,我国西北、东北地区以及华南大部降水量偏少,而黄淮、江淮、江南地区降水量偏多,全国范围内整体表现为中间多南北两边少的形势。具体来说,东北北部、华北东部、内蒙古中部、江南南部、华南大部、新疆南部、西藏以及甘肃中北部、陕西南部等地偏少2~8成,局部偏少8成以上;而华北西部及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以及四川东部、云南北部、内蒙古西北部以及青海东部等地降水偏多2成至2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

图 2 2018年5月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单位:%) Fig. 2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anomaly percentage over China in May 2018 (unit: %)
1.2 气温

2018年5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7.1℃,较常年同期(16.2℃)偏高0.9℃,为1961年第五高(国家气候中心,2018)。从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来看,新疆北部地区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约1~4℃,新疆其余地区、青海西北部以及整个西藏的气温接近常年同期。而其余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其中内蒙古中东部、江南南部、华南中东部等地偏高2℃以上(图 3)。广东、湖南、江西、浙江平均气温达到了1961年以来本地同期最高,而且全国有10站发生了极端高温事件,其中山西忻府区(43.9℃)和江西靖安(43.2℃)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国家气候中心,2018)。

图 3 2018年5月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单位:℃) Fig. 3 Distribution of mean temperature anomaly over China in May 2018 (unit: ℃)
2 环流特征和演变 2.1 环流特征

图 4给出的是2018年5月北半球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场及距平场的空间分布,从图中可以分析得到本月北半球的环流形势特点。

图 4 2018年5月北半球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a)和距平(b)(单位:dagpm) Fig. 4 Monthly mean geopotential height at 500 hPa (a) and anomaly (b)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 May 2018 (unit: dagpm)
2.1.1 极涡呈偶极型分布,强度偏强

5月,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图 4a),两个极涡中心分别位于格陵兰岛以西以及喀拉海至亚马尔半岛,中心强度分别为524和528 dagpm,与历史同期相比,均呈现为明显的负异常(图 4b),中心负距平均大于10 dagpm,尤其是位于格陵兰岛以西的极涡中心距平达到-16 dagpm,且极地正距平大于2 dagpm,表明了此月的极涡强度较常年明显偏强。

2.1.2 中高纬环流呈三波型,欧亚地区以纬向环流为主

5月北半球中高纬西风带呈三波型,三个高空槽分别位于格陵兰岛东部、北美西部和乌拉尔地区,三个大槽强度较常年同期均显著偏强。欧亚地区中高纬形势为两脊一槽型,两脊位于欧洲中西部和东亚地区,可以看到位于欧洲地区的脊和乌拉尔地区的槽强度偏强,而位于东亚地区的则是一个弱脊,环流较平直。整体来说,欧亚中高纬环流较平直,多波动,冷空气比较活跃,但势力偏弱,影响也偏北。

2.1.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

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较常年同期而言势力偏强,位置偏北。前期西伸加强,后期稍有东退,而且中旬以来,副高北抬明显,脊线位置到达了约23°N,导致华南和江南部分地区持续多日高温,并因此月内黄淮、江淮、江南北部雨势较强(图 2)。而南支槽区位势高度基本接近常年同期,略微偏弱。但月内南支波动较活跃,且偏东发展,导致了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偏多。

2.2 环流演变与我国天气

图 5分别给出的是5月上旬、中旬、下旬欧亚地区500 hPa的旬平均位势高度场。从图 5a可以看出,5月上旬欧亚地区中高纬环流形势为两脊一槽型,极涡中心偏南,位于贝加尔湖北部地区。而我国中纬地区呈明显的西高东低之势,内蒙古中东部呈一弱脊,而东北地区则为一槽,环流经向型较大且多波动,冷空气活跃(李然和张涛,2016)。这也导致了我国5月上旬发生了两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并伴随强对流天气发生。5—7日,受北方南下冷空气和加强北抬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及华南北部自北向南先后有大到暴雨发生。此外,安徽南部、江西中北部、湖南西部、广东中部和北部等地局地还出现了较强的风雹天气。

图 5 2018年5月上(a)、中(b)、下(c)旬欧亚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单位:dagpm) Fig. 5 Geopotential height at 500 hPa over Eurasia averaged over the 1st (a), 2nd (b) and last (c) dekads in May 2018 (unit: dagpm)

5月中旬(图 5b),欧亚地区中高纬环流形势略微有所调整,但依然为两脊一槽型。相比上旬而言,极涡有所减弱且北收,而我国中高纬地区环流变得平直,经向形势减小,从逐日500 hPa环流场(图略)来看,波动仍较多,但冷空气势力较弱,影响偏北;而且副高东退北抬,略有减弱。因此,5月中旬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地区雨势较强,出现2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其中,17—20日,受东移的高空槽和低层切变系统的共同影响,配合西南急流带来充沛水汽和能量供应,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和东部地区累计降雨普遍有25~50 mm。而且此次过程中多个地区还伴随有强对流天气,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北部、安徽北部和中部等地出现8级以上,局地超过10级的区域性雷暴大风天气,山西西部、河北东部、河南西部和南部、安徽北部等地局地出现冰雹。

从5月下旬(图 5c)的环流场来看,欧亚地区中高纬环流形势仍为两脊一槽型。极涡进一步北收减弱,并向西移动了约10个经度。整个环流相对中旬经向度加大,冷空气较强。同时南支波动东移,副高加强北抬,造成华南和江南地区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增多,发生了3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24—27日,受高空槽底部南下的冷空气与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作用,江汉、黄淮南部、江淮、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雨或暴雨,局地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安徽中部、江苏南部、湖南南部、云南东部等地出现大暴雨。此外安徽南部、福建中南部、江西南部、广西东部、广东中部等地局地出现雷暴大风。

3 主要降水过程和强对流过程 3.1 概况

5月我国出现7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分别发生在5—7、8—10、15—16、17—20、21—22、24—27和29—31日(表 1),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北部。同时,这几次强降雨过程基本都伴随有明显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其中17—20日的强降水过程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泛,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和东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其中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北部等地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此次过程之前,15—16日发生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中南部、山东大部、河南大部、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等地出现20~50 mm的短时强降水天气,局地达80 mm以上;并且多地区伴随有强风雹天气。

表 1 2018年5月主要降水过程 Table 1 Main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May 2018
3.2 5月17—20日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分析

受东移高原槽和低涡切变线共同影响,17—20日,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自西向东移动的强降雨天气过程,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和东部地区累计降水普遍有25~50 mm,其中安徽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南部等地过程累计雨量有50~100 mm,局部地区超过100 mm;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降水量20~80 mm,局地80 mm以上。区域强降雨主要影响时段为18—19日。

从17日20时(北京时,下同)的高空环流(图 6)可以看到,500 hPa上东移的高原槽持续加强,已经在四川东部形成了闭合的低涡,在此高空低涡的动力强迫作用下,在低空(850 hPa)一个低涡在四川东部、重庆西南地区生成,伴随有明显的暖式切变线呈西南—东北走向从重庆延伸至湖北、湖南,为以上地区提供了强的抬升作用。此外,西南急流加强,850 hPa低空急流超过12 m·s-1,带来了较强的水汽辐合。河南南部、湖北东部和安徽西南部三省相接的地区850 hPa相对湿度超过了80%,局地90%以上(图 6)。另外,在925 hPa上也可以明显看到该条切变线(图 7),两层切变线之间的区域低层辐合抬升运动加强(万子为和张涛,2017),而且还可以看到在西南东部地区、江汉、江淮、江南大范围区域内整层可降水量都达到了40 mm以上,局地50 mm以上(图 7),水汽充沛。在良好的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配合下,上述地区产生了大范围强降雨天气。

图 6 2018年5月17日20时500 hPa位势高度场(实线,单位:dagpm)、850 hPa风场(风向杆,单位:m·s-1)和850 hPa相对湿度(阴影,单位:%) Fig. 6 The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solid line, unit: dagpm), 850 hPa wind field (wind bar, unit: m·s-1) and relative humidity (shaded area, unit:%) at 20:00 BT 17 May 2018

图 7 2018年5月17日20时925 hPa风场(风向杆,单位:m·s-1)和整层可降水量(阴影,单位:mm) Fig. 7 The 925 hPa wind field (wind bar, unit: m·s-1) and precipitable water (shaded area, unit: mm) at 20:00 BT 17 May 2018

之后,随着低涡的东移,切变线也持续东移,接着影响到了河南、安徽、江西、以及江苏、浙江各省,18—19日在整个黄淮西部、江淮、江南北部地区接连造成了大范围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中央气象台从18日起连续两天发布了暴雨预警。20日夜间,随着低涡东移入海,本轮强降水过程结束。

3.3 5月15—16日黄淮、江淮强对流过程

5月15—16日,黄淮、江淮地区出现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此次过程华北南部、黄淮大部、江淮北部等地出现大范围的短时强降水,最大雨强出现在河南东北部,达到94.8 mm·h-1。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安徽多地出现雷暴大风,其中山东中西部、河南北部和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出现10级以上雷暴大风;山西、河南西部、安徽北部局地出现冰雹天气,河南西部、安徽西北部出现超过2 cm的大冰雹。本次过程是一次北方地区低涡低槽形势下的强对流天气,从实况来看(图略),强对流主要在925 hPa急流顶部被触发,对流在急流顶部位置生成后,由于高空风速较大,系统移动速度较快,移动方向为北偏东方向,并存在明显的后向传播,从6 h累计的强对流观测来看,对流带呈现出明显的西南—东北走向。

环流形势上,副高在东南沿海附近稳定少动,自15日起,低槽在东移过程中强度加强,500 hPa逐渐形成了闭合低涡。低涡东移过程中,高空槽与副高之间的等高线梯度不断加大,西南急流不断加强,在图 8中可以看到16日14时,500 hPa低涡中心值低于572 dagpm,850 hPa急流风速最强达到了20 m·s-1, 925 hPa风速也达到16 m·s-1, 带来了良好的水汽条件,沿着最大风速带上各地区的整层可降水量都大于40 mm,局地超过了50 mm(图 9)。从不稳定能量来看(图 10),华北南部、黄淮等地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大范围超过1000 J·kg-1,位于河南南部、安徽西部的中心最大值超过了2250 J·kg-1;而且上述地区也同时处在最优抬升指数小于-4℃的区域内,中心值小于-6℃,说明了这些地区的不稳定能量强盛,对流系统在进入后非常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加强(张夕迪和孙军,2017);我们还可以看到0~6 km垂直风切变都超过了24 m·s-1,同样有利于对流的维持。所以对流在河南东部生成后向东移动并快速发展成飑线,16日夜间随着急流的加强,风切变加大,对流系统更加具有组织性,夜间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出现飑线,造成了较大范围的风雹天气。至17日早晨,对流才逐渐减弱消失。

图 8图 6,但为2018年5月16日14时 Fig. 8 Same as Fig. 6, but for 14:00 BT 16 May 2018

图 9图 7,但为2018年5月16日14时 Fig. 9 Same as Fig. 7, but for 14:00 BT 16 May 2018

图 10 2018年5月16日14时CAPE(等值线,单位:J·kg-1)、最优抬升指数(阴影,单位:℃)和0~6 km垂直风切变(风向杆,单位:m·s-1) Fig. 10 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contour, unit: J·kg-1), benefit lifting index (shaded area, unit: ℃) and 0-6 km wind vertical shear (wind bar, unit: m·s-1) at 14:00 BT 16 May 2018
4 其他灾害性天气 4.1 干旱

本月内东北西部、华北北部等地发生严重气象干旱。4月至5月21日,吉林中西部、辽宁大部降水量不足30 mm,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局部偏少8成以上。同时,东北地区平均气温普遍偏高1~2℃。受高温雨少影响,东北地区西南部气象干旱持续发展,辽宁和吉林部分地区的春耕春播受到了一定影响。22—31日,旱区大部出现25~50 mm的降水,部分地区达50 mm以上,旱情得到缓和(国家气候中心,2018)。

4.2 高温

5月中下旬以来,由于副高北抬加强,稳定维持,我国华南和江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持续的高温天气,江西、福建、云南、贵州等地的日最高气温超过35℃,局地超过了38℃。全国共有10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和四川等地,其中江西靖安(43.2℃)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而且过程中高温持续时间长,多地高温(超过35℃)日数超过8 d,个别站点达到了10 d以上。

4.3 沙尘

本月下旬北方一共出现两次沙尘天气过程。受地面冷锋和蒙古气旋影响,5月21—23日,新疆南疆盆地、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和河南西部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西部局地出现沙尘暴。5月25—26日,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甘肃河西、宁夏北部、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西北部和北京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两次沙尘天气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及出行造成了一定影响。

致谢:感谢国家气象中心服务室王铸提供全国降水量、降水距平和温度距平资料。

参考文献
国家气候中心, 2018. 2018年5月中国气候影响评价[R].
李然, 张涛, 2016. 2016年5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42(8): 1026-1032.
万子为, 张涛, 2017. 2017年4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43(7): 894-900.
张夕迪, 孙军, 2017. 2017年5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43(8): 1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