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北半球极涡呈单极型分布,中心位于格陵兰岛附近,欧亚中高纬环流呈两槽一脊型;南支槽较活跃,平均位置大致位于90°E,副热带高压偏强,面积偏大,西伸脊点位于90°E附近,北界到达22°N。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1℃,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3倍。月内,我国南方持续阴雨,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
1 天气概况 1.1 降水2015年12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4.1 mm,较常年同期(10.5 mm)偏多1.3倍,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多(国家气候中心,2016)。全国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图 1),江南大部、华南大部普遍有100~200 mm降水,其中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北部局地、广东北部局地达200 mm以上。东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北部、新疆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水量为10 mm以上,局地为25~50 mm,我国北方其余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10 mm。
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大部、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大部及新疆大部、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降水量偏多2成至2倍,新疆中南部、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西北部和中东部、东北中部、江南南部、华南大部等地偏多2倍以上;西藏大部、青海大部、新疆西部部分地区、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量偏少2~8成,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图 2)。
2015年12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较常年同期(-3.2℃)偏高1.1℃(国家气候中心,2016)。从气温距平空间分布(图 3)分析,除新疆中部局地和内蒙古东北部局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西藏中部和西部、新疆北部、甘肃大部、西北地区东部部分地区、内蒙古大部、东北大部、华北、黄淮北部、江南东部、华南东部及海南、西南地区东部局部等地偏高1~4℃,新疆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偏高4℃以上。
图 4为2015年12月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及距平,与常年同期相比,12月北半球的环流形势有以下主要特点。
2015年12月,500 hPa等压面上北半球极涡呈单极型分布,极涡中心偏向西半球,位于格陵兰岛附近,极涡中心气压较常年平均偏低超过8 dagpm,中心强度低于500 dagpm。欧亚中高纬环流呈两槽一脊型,低压槽分别位于乌拉尔山和东亚地区,高压脊位于贝加尔湖以西地区。与多年平均相比,东亚地区高度场以正距平为主,东亚大槽偏弱。亚洲中高纬以纬向环流为主,不利于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
2.2 南支槽较活跃,副热带高压偏强2015年12月,南支槽平均位置大致位于90°E附近,强度偏强,南支波动较为活跃。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西伸脊点位于90°E附近,北界到达22°N。南支槽前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有利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导致月内江南、华南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显著偏多。
2.3 环流演变与我国天气图 5给出了2015年12月上、中、下旬欧亚地区500 hPa大气环流发展演变三个时段的平均高度场。总体看来,欧亚大陆中高纬环流经向度较小,不利于冷空气活动。南支槽较为活跃,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两者为我国南方地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和一定的动力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上旬(图 5a),欧亚大陆中高纬为典型的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但与常年同期相比,经向度较小。巴尔喀什湖以东至贝加尔湖以西受弱高压脊控制,我国环流形势西高东低,中东部地区处于东亚大槽控制之下。1—5日,贝加尔湖附近低槽发展东移,并在东北地区形成切断低涡,给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等地带来较强降雪;低涡后部的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全国大部地区出现4~8℃降温。6—10日,随中高纬转为纬向型环流,冷空气活动减弱,华北、黄淮、江淮、陕西关中等地出现大范围污染天气过程。南支槽波动较明显,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强度偏强,有利于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向我国南方地区的输送。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我国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交汇,导致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多,上旬共出现两次主要降水过程。
中旬(图 5b),欧亚大陆中高纬环流形势较上旬无明显调整。14—17日,巴尔喀什湖附近高压脊发展加强,环流经向度加大,脊前偏北气流强盛并引导冷空气南下,给全国大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吉林及四川等省(区)出现较明显雨雪天气。南支槽强度减弱,中低纬环流较平直,副热带高压强度较上旬减弱,南方地区降水频次减少、强度减弱。
下旬(图 5c),环流纬向度进一步加大。旬前期无明显冷空气活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上空环流平直,大气层结稳定,为雾和霾的形成提供了“静稳”天气条件,上述地区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25—28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出现降温和降雪,雾-霾天气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消散。副热带高压再次加强,水汽输送条件改善,南方地区出现一次明显降水过程。
3 冷空气活动2015年12月冷空气活动较弱。根据冷空气划分标准,月内出现了3次冷空气过程(表 1),均为全国范围中等强度冷空气,其中25—28日的过程在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北地区达到强冷空气的标准。与近3年历史同期(花丛,2013;吕梦瑶等,2014;饶晓琴等,2015)相比,过程偏少,强度偏弱。
2015年12月降水过程主要发生在江南和华南地区。南方大部地区降水日数比常年同期偏多3~10 d,其中江南南部局地、华南中部偏多10d以上(国家气候中心,2016)。受强降水影响,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西六省(区)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降水过程主要发生在12月4—6日、9—10日和22—23日(表 2)。
12月9—10日,南方地区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降水过程,广东中东部、江西东南部、福建中部、南部和东部沿海、浙江东南部等地出现暴雨,其中广东东部沿海和福建东南部沿海局地出现大暴雨,广东东部局地最大降水量达167 mm。
本次降水天气过程从9日凌晨开始,10日白天减弱结束。期间南支槽活跃,位置偏东,副热带高压偏强,不断引导暖湿气流向江南、华南地区输送水汽。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并且在低层配合有急流和风场辐合。
9日20时(图 6),500 hPa高原东移短波槽与南支槽合并加深,位于105°E以东,槽前利于低空急流发展;700 hPa广西东部至江西一带有低空急流,风速达16~20 m·s-1,广东至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比湿为6~10 g·kg-1;850 hPa副热带高压西侧华南沿海有较强的向岸风辐合,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条件,同时,南海北部海面有热带扰动随副热带高压环流北上,产生了不稳定条件,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850 hPa比湿为8~12 g·kg-1,水汽较充沛。以上条件相互配合,导致了本次强降水过程的发生。10日08时,随着高空槽、热带扰动东移入海,降水过程趋于结束。
2015年12月,我国雾-霾天气较为频繁。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江苏、浙江北部、四川盆地等地大雾日数超过5 d,部分地区出现10 d以上大雾天气。中东部地区霾日较多,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中南部、陕西关中、黄淮、江淮、江南西部和东北部、四川盆地等地霾日数一般超过5 d,其中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吉林、辽宁等地的部分地区霾日数超过15 d;上述大部地区伴有空气污染现象,PM2.5日平均浓度超标(>75 μg·m-3)日数多在10 d以上。
月内共出现两次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6—10日和19—25日,与2014年同期(1次)相比偏多1次。6—10日过程主要影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中西部、河南、陕西关中、湖北、安徽等地,19—25日过程主要影响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关中、辽宁等地。其中19—25日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空气污染程度重的特点,重度霾面积为2015年之最。
5.2 12月19—25日雾-霾天气过程分析12月19—25日,受静稳天气影响,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江淮东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出现中到重度霾,其中22—23日霾影响范围扩大、程度加重,北京大部、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大部、河南中北部等地出现重度霾,其面积达到35.2万km2(图 7)。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和西部出现大面积严重污染,北京、河北中南部部分地区PM2.5峰值浓度均超过500 μg·m-3,河北南部局地超过1000 μg·m-3。23—25日,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等地出现大范围大雾天气,局地出现能见度不足50 m的特强浓雾。
从环流形势上看(图 8),我国中东部地区处于西风带纬向型气流控制之下,500 hPa高度场为正距平,无明显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位于地面冷高压中前部的均压场中,盛行下沉气流,水平气压梯度较小,近地层风速小,为雾和霾的形成提供了“静稳”天气条件。因大气层结稳定,混合层高度低,极不利于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的输送和扩散。其中北京地区混合层平均高度仅为391 m,静稳天气指数均≥12,PM2.5浓度普遍较高,20—25日北京地区PM2.5浓度大多超过150 μg·m-3,出现重度污染,部分时段严重污染,25日部分时段超过500 μg·m-3(图 9)。地面辐合线在河北中南部一带摆动,使污染物和水汽在这一区域不断积累。该过程中京津冀地区平均相对湿度为75.8%,较常年同期偏高,为细颗粒物的吸湿性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能见度的下降,并通过二次反应使PM2.5的浓度持续升高。
26日白天起,受冷空气影响,地面偏北风增大,大气扩散能力增强,PM2.5浓度明显下降,能见度转好,此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趋于结束。
国家气候中心.2016.2015年12月中国气候影响评价.
|
吕梦瑶, 何立富, 2014. 2013年12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40(3): 381-388. |
花丛, 2013. 2012年12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39(3): 394-400. |
饶晓琴, 马学款, 黄威, 2015. 2014年12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41(3): 380-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