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索
  气象   2015, Vol. 41 Issue (7): 915-920.  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15.07.014

天气、气候评述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周康辉, 方翀, 2015. 2015年4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41(7): 915-920. 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15.07.014.
[复制中文]
ZHOU Kanghui, FANG Chong, 2015. Analysis of the April 2015 Atmosphere Circulation and Weather[J]. Meteorological Monthly, 41(7): 915-920. 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15.07.014.
[复制英文]

第一作者

周康辉,主要从事强对流天气预报. Email:zhoukh@cma.gov.cn

文章历史

2015年5月24日收稿
2015年6月10日收修定稿
2015年4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周康辉 , 方翀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摘要:2015年4月环流特征如下:极涡为偶极型环流,极涡主体位于格陵兰西侧与加拿大之间,另一中心位于亚洲的东北部;两个极涡中心较常年平均偏低4~8 dagpm,乌拉尔山高压脊偏高8~12 dagpm;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西脊点偏西,南支槽位置与强度接近常年平均;4月全国平均气温11.6℃,较常年同期(11℃)偏高0.6℃;全国平均降水量43 mm,接近常年同期(44.7 mm),我国中东部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江南、华南降水偏少。4月全国强对流天气过程频发,1—4、19—20和28—29日出现了范围较大的强对流天气。北方地区出现2次沙尘天气。
关键词大气环流    副热带高压    冷空气    强对流    沙尘    
Analysis of the April 2015 Atmosphere Circulation and Weather
ZHOU Kanghui, FANG Chong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re,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ner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April 2015 were as follows. The circulation of polar vortex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was in a dipole type, with one center located between the west of Greenland and Canada, and the other in the northeast of Asian. The strength of both centers was 4-8 dagpm lower than normal years, but the Ural Mountain ridge was 8-12 dagpm higher than normal. The North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extended to west more than usual with larger area. The location and strength of south branch trough was close to normal annual means. The monthly mean temperature was 11.6℃, being 0.6℃ higher than normal. The monthly mean precipitation was 43 mm, which is close to the annual average (44.7 mm). While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region to the north of Yangtze River was more than average, the situation in South China was opposite.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events occurred frequently in April, with large scope of hail, thunderstorm and gust seen in 1-4, 19-20, and 28-29. Two sandstorms happen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Key words: atmosphere circulation    subtropical high    cold surge    severe convection    sand and dust    
1 天气概况 1.1 降水

2015年4月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公报(国家气候中心,2015)显示,全国平均降水量43 mm,接近常年同期(44.7 mm),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北部降水10~30 mm,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西南地区、华南南部降水20~50 mm,4月雨带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约100~200 mm(图 1)。我国中东部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江南、华南降水偏少。江南南部、华南、贵州中东部降水偏少5~8成,局部地区偏少1倍以上,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南地区南部等地降水偏多5~8成,西藏地区降水明显偏多,是常年2~3倍(图 2)。4月全国降水量月内变化显著。上旬,北方大部降水偏多,长江中下游出现连阴雨,华南降水偏少;中旬,北方多雨区减少,而少雨区增多,华南降水持续偏少;下旬,除海南、西南南部、西藏南部降水偏多以外,全国其余大部降水明显偏少。

图 1 2015年4月全国降水量分布(单位:mm) Fig. 1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in April 2015 (unit: mm)

图 2 2015年4月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比分布(单位:%) Fig. 2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anomaly percentage over China in April 2015 (unit: %)

华南气象干旱持续发展。4月以来,广西大部、广东西南部降水量不足50 mm,华南大部较常年同期普遍偏少5~8成,局部偏少8成以上,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气象干旱快速发展。

1.2 气温

2015年4月,全国平均气温11.6℃较常年同期(11℃)偏高0.6℃。从空间分布看(图 3),西北地区北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较常年平均偏高2℃;西北地区西南部和东部、东北地区、华南西部等地气温偏高约1℃。全国平均气温月内变化显著。上旬,气温南高北低,内蒙古、东北、华北至长江中游等地气温偏低,受冷空气影响多地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华南、西南气温偏高;下旬与上旬相反,江南南部至华南、西南、西藏南部气温偏低,北方大部气温偏高。

图 3 2015年4月全国气温距平分布(单位:℃) Fig. 3 Distribution of monthly mean temperature anomaly in April 2015 (unit:℃)
2 环流特征与演变

2015年4月500 hPa平均高度及距平的水平分布(图 4)表明,本月北半球的环流形势有以下特点。

图 4 2015年4月北半球500 hPa平均高度(a)和距平(b)(单位:dagpm) Fig. 4 Monthly mean geopotential height (a) and anomalies (b) at 500 hPa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 April 2015 (unit: dagpm)
2.1 极涡和中高纬环流

在北半球4月500 hPa平均图上,极地极涡断裂为两个闭合中心,一个在格陵兰西侧与加拿大之间,为极涡主体,中心强度达到512 dagpm;另一个在亚洲的东北部,中心强度较弱,为524 dagpm。从位势高度距平场可以看到,两个极涡中心强度均相对于常年偏强4~8 dagpm。北半球中高纬环流呈4波型,北美东部和欧洲中部长波槽较常年偏强,东亚槽和太平洋中部长波槽较弱。亚洲北部地区,乌拉尔山附近高压脊位势高度较常年平均高出8~12 dagpm,与4月上旬阻塞高压的建立与维持密切相关, 导致4月上旬出现强冷空气过程。

2.2 副热带高压和南支槽

4月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月平均脊线到达14°N附近,西伸脊点到达106°E附近,较常年同期面积偏大、西脊点偏西。上旬,副高尚未建立;中旬,副高逐渐建立,并加强西伸,西脊点到达94°E以西,北界到达20°N,副高阻挡江南、华南等地的水汽输送,导致降水偏少;下旬,副高减弱东退并南压,副高外围气流为我国南方地区带来较为充足的水汽。

4月500 hPa月平均场显示南支槽位于90°E附近,位置和强度接近常年同期。上旬南支槽势力较弱;中旬,南支槽东移与北支槽基本同位相叠加,对应较强的冷空气过程;下旬,南支槽加深,为我国西南地区、华南等地带来强对流与降水过程。

2.3 环流演变与我国天气

4月上旬(图 5a),欧亚大陆中高纬环流为两槽一脊的形势。低纬度气流平直,南支槽较弱。乌拉尔山一带阻塞高压建立,前期极涡延伸的横槽在东移转竖的过程中,部分冷空气在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堆积并形成了一个切断低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前部不稳定的小槽发展东移南下,因此上旬冷空气活动活跃。冷暖空气交汇带来长江流域明显降水,受冷空气和降水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明显下降。由于冷空气势力强盛。1—4日,受阻塞高压前部冷空气分裂南下的影响,我国北方出现了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6—9日,强冷空气影响江淮、江汉、江南等地,出现“倒春寒”。

图 5 2015年4月上旬(a)、中旬(b)、下旬(c)的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单位:dagpm) Fig. 5 The 500 hPa mean geopotential heights for (a) the first, (b) middle and (c) last dekads in April 2015 (unit: dagpm)

4月中旬(图 5b),阻塞高压逐渐消失。中高纬西北气流经向分量减弱,东亚大槽强度有所减弱。受其影响,4月中旬我国冷空气活动较少。此外,副高逐渐建立,并加强西伸,西脊点到达94°E以西,水汽输送受副高阻挡,江南、华南等地降水偏少。4月12—13日,高空槽在东移过程中不断加深,形成高空冷涡系统,冷涡系统影响江淮、黄淮等地,带来大范围的大风天气。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与北方干冷空气交汇影响,4月19—20日,江南、华南出现较大范围风雹和短时强降水。

4月下旬(图 5c),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环流以纬向型环流为主。南支槽较前期略有增强,有利于南方地区降水增强。副高减弱东退,西脊点退至107°E附近,水汽通道建立,华南等地降水增加。22日,受南支槽影响,云南等地出现较大范围风雹天气,海南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影响,产生了短时强降水为主的强对流活动。23日,副高外围水汽输送,加上底层偏东风的影响,海南出现暴雨。26—28日,高空槽逐渐东移并形成冷涡系统,冷涡系统向南迅速移动,西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北部等地迎来一次大范围的风雹天气为主的强对流天气。

3 冷空气和沙尘活动 3.1 冷空气过程

4月,全国出现2次明显的冷空气过程(表 1)。受冷空气过程影响,全国共有62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江淮西部、青海、四川和贵州等地,其中10站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表 1 2015年4月主要冷空气过程 Table 1 Main cold surges in April 2015

表 2 2015年4月沙尘天气过程 Table 2 Main sandstorms in April 2015

4月上旬,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倒春寒”。受强冷空气影响,江淮东部、江汉及江南等地出现大幅降温,最大过程降温普遍在14~20℃,局部地区达20℃以上,极端最低气温普遍在9℃以下,湖北、江西北部、湖南北部和安徽等地最低气温在6℃以下,特别是4月6—9日,江淮、江汉北部和浙江北部日平均气温降至6~8℃,江汉南部和江南大部降至8~10℃,出现较大范围的倒春寒天气。

3.2 沙尘过程

4月,北方地区出现2次沙尘天气过程(14—16和27—30日), 比2000—2014年同期偏少3次,也少于2014年同期(3次)(张小雯等,2013樊利强等,2014)。北京出现了2次沙尘天气过程。2015年1—4月我国北方出现了8次沙尘天气过程,较常年(10.3次)偏少。北京1-4月出现了3次沙尘天气过程。

3.3 4月6—9日冷空气过程分析

此次冷空气过程与乌拉尔山的阻塞高压的建立与崩溃密切相关(朱乾根等,2007)。降温之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较高。4月5日14时,华北气温达到15~20℃,黄淮江淮等地10~15℃,江南东部气温超过30℃。

4月6日20时500 hPa高度场(图 6a)显示,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已经建立,高压中心500 hPa的位势高度达到564 dapgm,冷中心温度-29℃。受阻塞高压影响,亚洲北部中高纬地区以经向环流为主,偏北气流整层均达到急流标准,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持续向南输送。我国北方处于强大的东亚大槽控制,槽后冷平流加强导致冷空气加速南下。此时,地面冷高压到达内蒙古一带,高压中心气压达到1042.5 hPa,地面冷中心气温达到-12℃。

图 6 2015年4月6日20时(a)和8日08时(b)500 hPa位势高度场(实线,单位:dagpm)和温度场(虚线,单位:℃) Fig. 6 Distribution of geopotential height (solid line, unit: dagpm) and temperature (dashed line, unit: ℃) at 500 hPa (a) 20:00 BT 6, (b) 08:00 BT 8 April 2015

7日20时,地面高压中心到达江淮、江南北部,高压中心气压减弱至1032.6 hPa,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北部等地气温降至3~9℃。8日08时,图 6b显示阻塞高压后部与脊线上转为冷平流,冷中心移到脊前,阻高逐渐减弱并崩溃。由于阻塞高压的崩溃,亚洲中高纬地区气流径向环流逐渐转变为纬向环流。东亚大槽继续稳定维持,槽前气流逐渐转为偏西风,南下冷空气强度减弱。高压中心进一步东移,中心气压减弱为1031.4 hPa。

4月9日,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被偏南气流控制,冷空气过程结束。

4 主要降水过程和强对流过程 4.1 概况

4月,我国发生了3次明显的强对流过程(表 3)。4月上旬长江中下游等地出现较强降水过程,其中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达100~200 mm,湖南临湘(330.7 mm)、岳阳(288.6 mm),湖北金沙(290.2 mm)、通山(267.1 mm),江西庐山(256.8 mm)、九江(236.0 mm)等地超过200 mm。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日数普遍在6~8 d,局部地区超过8 d,较常年同期偏多2~4 d。

表 3 2015年4月主要降水和强对流过程 Table 3 Main precipitation and convective weather processes in April 2015
4.2 4月26—28日华北、江淮、黄淮强对流过程分析

4月下旬,亚洲地区处于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位于亚洲东部的低压槽不断加深,向南发展,影响我国北方地区。26—28日,受高空冷涡及西南急流共同影响,西南地区东部、华北、江淮、黄淮、江南地区东北部等地出现较大范围的雷暴大风、冰雹,苏皖等地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图 7a)。安徽东北部最大风力达到9级,江苏南京六合最大冰雹直径达50 mm,常州金坛1 h降雨量达96 mm。

图 7 2015年4月(a) 26日11时至29日08时强对流天气实况,(b) 27日20时500 hPa位势高度场(单位:dagpm)和850 hPa风场 Fig. 7 (a) The severe convection weather from 11:00 BT 26 to 08:00 BT 29 April, (b)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unit: dagpm) and 850 hPa wind at 20:00 BT 27 April 2015

4月26日12时开始,受高空槽影响,槽前的河套地区一带开始出现雷暴天气。受槽后冷空气侵入的影响,甘肃东北部、宁夏中部等地局地出现冰雹。此后,高空槽逐渐东移,移动过程中,西北气流不断增强,槽前偏南急流逐渐建立。低空急流输送暖湿空气并配合南下的冷空气,在华北地区一带产生了位势不稳定层结,最有利抬升指数<-3。

4月27日,高空槽不断加深,逐渐发展为高空冷涡系统。受强冷涡影响,冷涡后部中、高层急流有所增强,中高层的干冷空气侵入和急流的存在,有利于不稳定层结的建立和维持,同时与低层形成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在华北、黄淮、江淮一带产生大范围风雹天气。27日20时,500 hPa位势高度场显示(图 7b),500 hPa槽线已经移至江淮、黄淮东部一带,且具备明显的前倾槽结构,槽后的干冷空气叠置于低层槽前的暖湿空气之上,增加了气柱的对流不稳定度。

4月28日,高空冷涡增强,500 hPa中心位势高度达563 dagpm,中心最低温度达到-20℃,并迅速南下。27日20时,南京站探空显示(图 8a),温湿层结曲线存在明显的“喇叭口”结构;整层风速较大,达到急流标准,0~3与0~6 km存在较大的风速与风向切变,低层风向随高度顺转,存在暖平流,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积累;700 hPa以下的温度层结曲线接近平行于干绝热线,下沉气流在下降的过程中能保持向下的加速度,有利于较强下沉对流有效位能的形成(孙继松等,2014)。因此,南京站上空为典型的有利于雷暴大风天气的层结结构。此外,0℃层高度为3550 m,也有利于冰雹的发生。28日08时,低压中心已东移进入黄海,冷涡中心以西,干冷空气侵入,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存在明显的干舌(图 8b)。由于华北、黄淮、江淮一带受冷空气控制,水汽条件较差,江淮、江南北部等地下沉有效位能超过1000 J·kg-1, 换算得到最大下沉气流速度超过44 m·s-1,出现大范围冰雹与雷暴大风。冷涡北部偏东气流为苏皖北部地区带来一定的水汽,整层可降水量超过30 mm,中尺度分析图(图 8b)显示淮河流域底层相对湿度较高, K指数超过35℃, 为安徽东部、江苏等地短时强降水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 8 2015年4月27日20时南京站探空曲线(a)和28日08时强对流天气发生条件综合分析图(b) Fig. 8 (a) Synthetical analysis on severe convection weather at 08:00 BT 28 April 2015, (b) T-lnP diagram of Nanking Sounding Station at 20:00 BT 27 April 2015

4月29日,低压系统逐渐东移入海,偏北气流逐渐减弱,强对流天气也逐渐消散。

致谢:感谢魏娜,蔡雪薇对文章制图和资料处理的帮助。

参考文献
樊利强, 张涛, 孙瑾, 2014. 2014年4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40(7): 898-904.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4.07.015
国家气候中心. 2015. 气候系统监测公报.
孙继松, 戴建华, 何立富, 等, 2014. 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中国强对流天气预报手册[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张小雯, 孙军, 2013. 2013年4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39(7): 938-944.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3.07.015
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2007.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修订版)[M]. 北京: 气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