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湖北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武汉 430074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Hubei Meteorological Bureau, Wuhan 430074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地区,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冬季属于冷、暖空气交汇显著的区域,降雪的物理成因非常复杂,降雪的性质也不尽相同,有干、湿雪之分。不同性质的降雪过程引发的灾害不同:干雪过程中由于雪花不易融化,黏性较小,易造成地面积雪,影响交通(Wakahama et al,1977;Makkonen et al,2008),湿雪则由于含水量高、雪压大、黏性强(Admirat et al,1988)容易形成电线积冰及道路结冰等冰雪灾害。因此,对湖北省干、湿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于防范冰雪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湖北省降雪机理,国内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徐双柱等(2009)对湖北省15次大雪过程分析认为,地面冷空气、700 hPa西南急流和500 hPa西风槽是湖北冬季大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刘志勇等(2008)对2006年十堰一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表明,中低层暖平流沿低层冷空气垫爬升是产生暴雪的重要动力条件。范元月等(2010)对2007年鄂东南一次暴雪过程的诊断与模拟发现,西南急流的减弱和移出,对应降雪的开始和停止。龙利民等(2010)研究了温度平流演变对湖北降雪的影响。上述研究多侧重于湖北降雪强度和落区机理研究,对于引发不同性质降雪的天气系统、环境场特征等目前尚未进行对比分析。
关于干、湿雪特征对比,国内外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国外学者们对于干、湿雪的定义等进行了相关研究,如Huang等(2008)提出用雪雨比值(积雪深度增量/雨雪量)对干、湿雪进行定义和区分。Paterson(1981)和Goodison(1981)指出,新降干雪的平均密度约为100 kg·m-3,新降湿雪的平均密度约为100~200 kg·m-3,而对于干、湿雪形成的天气形势以及环境场的区别研究较少;国内马丽娟等(2012)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年平均积雪深度、雪水当量和积雪密度分别为0.49 cm、0.7 mm和0.14 g·cm-3。杨琨等(2013)对我国不同地区的雪深增量和雨雪量比值进行了分析,指出雪雨比值平均值在0.79 cm·mm-1左右,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地区比值波动较小,在1~1.15 cm·mm-1,以干雪为主,南方地区比值波动较大,大多 < 1 cm·mm-1,以湿雪为主。上述研究多局限于干、湿雪的物理特征等,对于干、湿雪天气过程特点及预报要点目前研究较少。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微波辐射计及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13年2月7—8日干雪过程(简称0208过程)与2月18—19日湿雪过程(简称0218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找出两类降雪过程的天气形势和环境场特征的区别,建立相应物理模型,提高预报员对两类降雪的机理认识,为今后做好降雪预报和预警服务提供参考。其中,根据湖北本地降雪特征,规定若雪雨比值≥1 cm·mm-1则为干雪,若雪雨比值 < 1 cm·mm-1则为湿雪。
1 两次降雪过程概况0208过程从2月7日08时一直持续到8日20时,降雪开始于鄂北,逐渐南压,最强降雪出现在8日08时前后,鄂东普降中到大雪,大部地区积雪深度为3~5 cm,雪量为1~4 mm,雪雨比值 > 1 cm·mm-1(图 1a),其中武汉站雪雨比值高达3.44 cm·mm-1(表 1)。降雪过程发生在除夕前夜,持续时间长,积雪深度较大,对于春节期间人们出行产生极大影响;0218过程从18日08时开始到19日凌晨结束。降雪开始于鄂西北,随后雪区逐渐东移南压,23时江汉平原至鄂东北一线出现一条雷暴带,其北侧为雪,南侧为雨,湖北省内出现罕见雪、雨、雷电共存现象。最强降雪出现在18日20时前后,江汉平原至鄂东出现中到大雪,大部地区积雪深度为1~3 cm,雪量为10~20 mm,雪雨比值 < 1 cm·mm-1(如图 1b),武汉站雪雨比值只有0.14 cm·mm-1(见表 1)。此次降雪过程持续时间短,出现罕见冬雷及路面结冰现象,雨雪转换预报难度较大,对春运交通带来较大影响。
0208过程主要影响系统为500 hPa短波槽、东北冷涡以及700 hPa弱切变线(图 2a)。2月7日08时,500 hPa中高纬为两槽一脊,东北地区受冷涡控制,其东移过程中后部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850 hPa上,8日08时,河南南部至湖北一带形成东北回流,北风分量偏大,东北气流与温度线几乎成垂直交角,冷平流向南输送十分显著,0℃线已压至湖南南部,低层形成深厚冷垫。地面图上(图略)气压梯度较大,湖北大部地区为东北风,北风分量较大,最大风速达10 m·s-1;与此同时,中低纬地区南支系统十分活跃,不断分裂短波槽东移,700 hPa形成弱冷式切变线,贵州至湖南中部一带形成西南急流,为降雪区输送水汽,西南暖湿气流在深厚冷垫上爬升,为降雪形成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由于500 hPa不断有短波槽东移,东北路冷空气侵入较早且持续时间较长,西南暖湿气流较偏南,因此降雪持续时间长,为稳定性降雪,雨雪量不大。
0218过程主要影响系统为500 hPa长波槽、700 hPa切变线及西南急流、850 hPa切变线(图 2b)。2月18日08时,500 hPa东北—川西地区为宽广的长波槽,700 hPa湖北西部有冷式切变线形成。其南侧贵州至湖北南部一带形成显著西南急流,最大风速达20 m·s-1。对应850 hPa湖北中北部形成东北回流,东风分量偏大,东北气流与温度线几乎成平行交角,冷平流较弱,0℃线位置偏北,湖北与湖南北部一带形成暖式切变线,切变线南侧南风气流与温度线交角接近垂直,表明暖平流输送显著。地面大部地区吹东北风,东风分量较大;18日20时(图略),500 hPa高空槽进一步东移,700 hPa湖北南部急流出现爆发性增强,从20 m·s-1增强至28 m·s-1,随着弱冷空气的进一步南下,低层形成浅薄冷垫,冷暖空气交汇于江汉平原至鄂东一带,促使不稳定能量增强,出现冬雷现象。由于暖湿气流发展非常旺盛,冷暖空气交绥显著,不稳定性强,因而雨雪量大,但降雪持续时间并不长。
3 水汽条件对比分析0208过程水汽主要来源于700 hPa西南暖湿气流。降雪期间,700 hPa贵州—湖南—鄂东一带受西南气流控制,贵州西部—湖南中部为一高比湿带,水汽随着西南气流北上至鄂东地区,形成一条水汽输送带,位置略偏南(图 3a)。850 hPa来源于东北冷涡后部的东风回流,途经华北地区南下至湖北,从8日08时850 hPa水汽通量和流场图(图 3b)可看出,华北地区为一相对干区,水汽通量值 < 0.02 g·cm-1·hPa-1·s-1,无明显水汽向南输送,该东风回流为干冷回流。从武汉站微波辐射计资料可看出(图 3e),8日武汉液态水含量、水汽密度大值区主要位于3 km附近,最大值分别为0.03和4 g·m-3,大气水汽总含量约22 mm。该过程中,水汽输送通道单一,水汽垂直厚度浅薄,整层大气水汽含量及液态水含量较少。
0218过程水汽来源于700 hPa西南气流和850 hPa东南气流。18日08时700 hPa有≥0.16g·cm-1·hPa-1·s-1的水汽通量大值中心,从贵州中部向湖南东北部及鄂东地区输送(如图 3c),强劲的西南暖湿气流是该过程水汽输送的重要来源。850 hPa鄂东两支东风气流汇合,北方为东北干冷回流,有利于地面形成冷垫,湖南—江西一带存在一支西南暖湿气流,携带水汽北上至鄂东地区转为东南气流(图 3d),该气流所经之处形成一条明显的水汽输送带,此东南暖湿气流与东北回流交汇于江汉平原至鄂东北一带,不稳定能量增强,随着能量释放,导致发生雷电现象,700和850 hPa两支水汽输送通道为降雪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从武汉微波辐射计资料可看出(图 3f),18日武汉液态水含量主要位于2~6 km,最大值达0.9 g·m-3,水汽密度大值区主要位于0~5 km附近,最大值达14 g·m-3,大气水汽总含量最大值达60 mm,数值远远大于0208过程。
4 不稳定条件对比分析图 4a为2月8日08时武汉站T-logp图,700 hPa为风速6 m·s-1的弱西南暖湿气流,由于南风分量较小,暖湿气流输送弱,导致该层附近出现冷性逆温层(温度 < 0℃;陈红专等,2012;杜小玲等,2014)。850 hPa以下为干冷东北风,抑制低层暖湿条件增加,低层温度平流以干冷平流为主(图 4c)。在强冷平流作用下,整层温度 < 0℃,-10℃层高度位于925 hPa附近,云中相态以雪晶、冰晶等固态粒子为主,液态水含量较少。低层干冷、中层略暖湿的温湿垂直结构使该过程为稳定性降雪。从8日08时湖北雷达回波拼图及组合反射率垂直剖面看(图 4e),降雪地区雷达回波强度在20 dBz左右,分布较均匀,回波高度约8 km,是一次稳定性冷云降雪过程。
图 4b为2月18日20时武汉站T-logp图。与0208过程相比有以下不同:700 hPa西南风速达28 m·s-1,强西南暖湿气流使得该层温度突破0℃,形成暖性逆温层(温度 > 0℃,陈红专等,2012)。850 hPa附近东北风、东南风共存,低层形成冷湿层结(董林等,2012),850 hPa江汉平原一带出现冷暖平流交汇区,促使大气不稳定度增加(图 4d)。在强暖湿气流作用下,-10℃层高度较高,位于500 hPa附近,云中液态水含量增加。低层湿冷、中层暖湿的温湿垂直结构使得该过程中具有一定不稳定能量积累,925~1000 hPa出现弱的CAPE正值区,随着冷空气的进一步入侵,锋面抬升作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姚蓉等,2012;孟雪峰等,2012;王东海等,2013;叶晨等,2011;杨晓亮等,2014;于晓晶等,2013),产生雷电天气。从18日20时湖北雷达回波拼图看(图 4f),江汉平原至鄂东北西部一线出现较强回波,最大回波强度达40 dBz,回波分布不均匀,回波高度位于10 km左右,为不稳定性冷云、暖云混合型降雪过程。
5 动力条件对比分析图 5a为2月8日08时沿114.03°E的径向v风和相对湿度的垂直剖面图,武汉上空存在随高度向北倾斜、相对湿度≥80%的楔形结构高湿区。高湿区北侧800 hPa以下为相对湿度 < 70%的干区,低层形成深厚干冷垫。高湿区南侧700 hPa有浅薄南风气流北上遇南下干冷空气阻挡,沿楔形结构爬升,700 hPa附近部分干冷空气卷入到南风气流中,形成次级环流,将部分上升气流转变为下沉气流,对上升运动起到一定消弱作用。图 5c为8日08时沿114.03°E的涡度、散度垂直剖面图,武汉上空出现与楔形结构相对应的正涡度柱,最强涡度为12×10-5 s-1,位于600 hPa以上。主要动力辐合区位于600 hPa以上,700 hPa附近次级环流形成处为辐散区,表明次级环流的形成并未增强上升运动。综上,0208过程干雪过程主要是由于暖湿气流沿干冷空气垫爬升而造成,低层动力条件较弱,主要上升运动区在600 hPa以上,干冷空气卷入到暖湿气流中形成的次级环流消弱上升运动。
图 5b为2月18日20时114.03°E的径向v风与相对湿度的垂直剖面图。武汉上空同样存在随高度向北倾斜、相对湿度≥95%的楔形结构高湿区,倾斜度小于0208过程。高湿区南侧800 hPa以上有深厚的南风气流北上,其北侧800 hPa以下有湿冷北风气流侵入到湿区内,强迫暖湿气流抬升,同时,800~700 hPa由于湿冷空气卷入到暖湿空气中形成次级环流(余政等,2013),与0208过程不同之处在于,该次级环流的形成位置对应较强的动力辐合区(图 5d),次级环流形成进一步增强上升运动(陈涛等,2012)。在楔形结构冷暖交汇处,有一条从地面一直延伸至400 hPa的倾斜正涡度柱(图 5d),1000~600 hPa的最强涡度均达12×10-5 s-1,强涡度厚度远远大于0208过程。与深厚正涡度柱相对应,武汉上空1000~400 hPa形成深厚动力辐合区,上升运动较强。综上,0218过程的湿雪过程主要由于冷空气楔入到强暖湿气流底部,迫使暖湿气流抬升(杨晓霞等,2012),自地面至中高层形成深厚的上升运动区,湿冷空气卷入到暖湿气流中形成的次级环流有利于上升运动增强。
根据以上分析,给出0208过程(图 6a)与0218过程(图 6b)的三维物理模型。在0208干雪过程中,东北冷涡后部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850 hPa形成强干冷平流,低层形成深厚冷垫,整层温度 < 0℃,-10℃层位置较低;500 hPa有短波槽东移,700 hPa形成弱暖湿气流及冷性逆温层;弱暖湿气流沿深厚冷空气垫爬升,部分干冷气流卷入到上升气流中,形成次级环流,消弱上升运动;由于低层冷平流较强,湿区垂直楔形结构倾斜度大,云中粒子以固态粒子为主,液态水含量少。0218湿雪过程中,高空冷槽引导弱冷空气南下,低层形成浅薄冷垫,-10℃层位置较高;500 hPa有长波槽东移,700 hPa形成强盛西南急流及暖性逆温层,850 hPa存在东北干冷回流、东南暖湿气流两支东风气流,冷暖交汇促使不稳定能量增强;弱冷空气楔入到强暖湿空气底部,迫使暖湿气流抬升,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同时部分湿冷空气卷入到上升气流中形成次级环流,增强上升运动。由于暖平流较强,湿区垂直楔形结构倾斜度小,云中固、液两态粒子共存,液态水含量多
本文通过对2013年2月8日干雪过程和2月18日湿雪过程的水汽、大气层结稳定度、动力条件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干、湿雪三维物理模型,揭示了干、湿雪过程的主要区别如下:干雪过程中,低层冷垫深厚、中层出现冷性逆温层,700 hPa暖湿气流弱、水汽输送通道单一,850 hPa干冷平流强,上升运动较弱,次级环流形成消弱上升运动,雪深大、雪量小,以纯雪为主;湿雪过程中,低层冷垫浅薄、中层出现暖性逆温层,700 hPa急流强盛、水汽输送通道多,850 hPa干冷、暖湿平流交汇,不稳定性强,上升运动显著,次级环流形成增强上升运动,雪量大、雪深小,一般经历由雨转雪过程,预报难度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在今后的实际预报业务中,可根据不同性质的降雪过程,分析相应的预报着眼点,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方案。然而本文对于两次降雪过程中的微物理过程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建立的物理模型仍然需要更多的个例进行验证,以上不足之处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陈红专, 叶成志, 龙丽华, 2012. 2011年1月湖南罕见持续性暴雪天气成因分析[J]. 暴雨灾害, 31(2): 141-148. |
陈涛, 崔彩霞, 2012. "2010.1.6"新疆北部特大暴雪过程中的锋面结构及降水机制[J]. 气象, 38(8): 921-931.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2.08.004 |
董林, 符娇兰, 宗志平, 2012. 2011年隆冬北京初雪成因分析[J]. 气象, 38(8): 913-920.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2.08.003 |
杜小玲, 高守亭, 彭芳, 2014. 2011年初贵州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成因研究[J]. 大气科学, 38(1): 61-72.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3.12119 |
范元月, 汤剑平, 徐双柱, 等, 2010. 一次湖北暴雪天气的诊断与模拟[J]. 气象科学, 30(1): 111-115. |
刘志勇, 陈剑云, 徐元顺, 等, 2008. 一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 暴雨灾害, 27(3): 248-253. |
龙利民, 黄治勇, 苏磊, 等, 2010. 2008年初湖北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温度平流配置分析[J]. 大气科学学报, 33(6): 745-750. |
马丽娟, 秦大河, 2012. 1957—2009年中国台站观测的关键积雪参数时空变化特征[J]. 冰川冻土, 34(1): 1-11. |
孟雪峰, 孙永刚, 姜艳丰, 2012. 内蒙古东北部一次致灾大到暴雪天气分析[J]. 气象, 38(7): 877-883.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2.07.014 |
王东海, 端义宏, 刘英, 等, 2013. 一次秋季温带气旋的雨雪天气过程分析[J]. 气象学报, 71(4): 606-627. DOI:10.11676/qxxb2013.060 |
徐双柱, 王晓玲, 王平, 等, 2009. 湖北省冬季大雪成因分析与预报方法研究[J]. 暴雨灾害, 28(2): 333-338. |
杨琨, 薛建军, 2013. 使用加密降雪资料分析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关系[J]. 应用气象学报, 23(3). |
杨晓亮, 王咏青, 杨敏, 等, 2014. 一次暴雨与特大暴雪并存的华北强降水过程分析[J]. 气象, 40(12): 1446-1454. |
杨晓霞, 吴炜, 万明波, 等, 2012. 山东省两次暴雪天气的对比分析[J]. 气象, 38(7): 868-876. |
姚蓉, 叶成志, 田莹, 等, 2012. 2011年初湖南暴雪过程的成因和数值模拟分析[J]. 气象, 38(7): 848-857.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2.07.011 |
叶晨, 王建捷, 张文龙, 2011. 2009年"1101"暴雪的形成机制[J]. 应用气象学报, 22(4): 398-410. |
于晓晶, 辜旭赞, 李红莉, 2013. 山东半岛一次冷流暴雪过程的中尺度模拟与云微物理特征分析[J]. 气象, 39(8): 955-964. |
余政, 邹伦硕, 王秀明, 等, 2013. 2011年1月九江地区暴雪过程的流场特征及强回波成因分析[J]. 气象, 39(8): 1014-1022.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3.08.008 |
Admirat P, Sakamoto Y.1988.Wet Snow on Overhead Lines: State-of-art.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tmospheric Icing of Structures, 8-13.
|
Goodison B E, 1981. Handbook of Snow[M].
Toronto: Bergamon Press, 220-235.
|
Huang Qiang, Hanesiak J, Savelyev S, 2008. Visibility during blowing snow events over Arctic Sea ice[J]. Wea Forecasting, 23: 741-751. DOI:10.1175/2008WAF2007015.1 |
Makkonen L, Lozowski E P, 2008. Numerical modeling of icing on power network equipment: Atmospheric Icing of Power Networks[M].
New York: Springer, 83-117.
|
Paterson W S B, 1981. The Physics of Glaciers[M].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3-13.
|
Wakahama G, Kuroiwa D, 1977. Snow accretion on electric wires and itsprevention[J]. Glaciol, 19(81): 479-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