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态是冬季降水预报中的重要要素之一,相态判断准确与否往往决定一次降水过程预报服务的成败。同样的降水量不同的相态产生的影响有显著差异。9 mm的降水,如果降水性质为液态,则为小雨,影响很小,若降水性质为固态,则成为大到暴雪,属于灾害性天气。降水的相态类型取决于特定的大气条件,包括热力、水汽分布、垂直运动、云和冰核分布等。国外侧重于温度垂直廓线和厚度对降水相态的影响。一些研究认为,温度垂直廓线对降水类型起主导作用(Bocchieri, 1980; Czys et al, 1996)。有时候,温度仅变化1℃就足以使得降水相态发生转变。Pierre(2000)的研究给出了不同降水类型和典型的温度廓线关系,其实质为降水相态取决于温度厚度。他认为,如果高空大于0℃的暖层很薄,降水形态就是雪,如果冷层薄,则可能会雨雪共存,为雨夹雪。各层温度都在0℃以下,则通常是下雪,但有时可能下冻结的毛毛雨(Huffman et al, 1988)。在降水相态客观预报方法中(Joseph, 1980),则考虑了包含垂直层的温度差、湿球温度、风场等36个预报因子来建立回归方程。近年来,北美的预报业务中广泛采用位势厚度预报降水类型(Paul et al, 1992)。我国对降水相态的判别一般依赖于特性层的温度。各地通过个例研究总结出降水相态的温度特征(李江波等,2009;郑婧等,2010;曹刚锋等,1988;孙欣等,2011;漆梁波等,2012),涉及对流层中低层的不同层次。李江波等(2009)通过7次雨雪转换过程统计得出以下结论,当0 ℃层高度下降到950 hPa以下、地面气温在0 ℃上下、925 hPa温度≤-2 ℃、1000 hPa温度≤2 ℃, 降水将从雨逐渐向雨夹雪到雪转变。郑婧等(2010)认为江西的大雪发生区域,80%以上的样本满足1000 hPa温度<1℃,925~850 hPa温度≤-2℃,700 hPa温度≤0℃的规律。曹钢锋等(1988)曾利用山东1971—1979年的资料统计认为当济南850 hPa的温度≥-2℃时,降雨的可能性为94%,≤-5℃时降雪的可能性为100%,在-4~-3℃之间可能降雨也可能降雪。孙欣等(2011)认为地面降水的相态是由云系的高低与下落过程中的层结状态、温度垂直结构及低层锋区位置决定的。漆梁波等(2012)的研究开始关注厚度,给出了我国东部冬半年降水相态温度和厚度的综合识别指标,为降水相态的研究和预报业务开拓了新思路。各地总结出的指标在预报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这些指标,可以准确预报出多数降水过程的相态。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各地降水相态的温度预报指标不一而足,可能和地域差异有关,有必要深入开展本地的降水相态温度预报指标研究。就山东而言,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降水过程对传统的温度预报指标提出挑战。例如,2010年2月28日20时青岛850 hPa的温度为-8℃,降水性质仍为降雨。这就使得我们思考,仅使用单一特性层温度作为预报指标是否具有局限性?为什么多数情况下850 hPa为-4℃的温度阈值指标适用,而有些个例却难以奏效?适用的个例和特殊的个例各有什么特点?实际业务中还发现,相态预报失误的降雪过程多产生在回流形势或江淮气旋系统影响下,其温度有时候不符合传统阈值。那么,降水相态是否与影响系统有关?基于这些问题,本文采用近13年的观测资料针对山东的降水相态条件开展较深入研究,从影响系统和温度的垂直变化两个方面探索预报指标,为降水相态预报提供参考。
1 资料与分析方法本文使用了山东济南和青岛两个测站1999—2011年11月至次年3月的探空和地面实测资料,均为业务常用资料。其中,探空资料包括08和20时两个时次的700、850、925和1000 hPa 4个层次,地面资料包括每天8个时次:02、05、08、11、14、17、20和23时。
统计时,首先普查每天3 h间隔的地面天气图,记录每个观测时次的降水天气现象(雨、雪、雨夹雪、米雪或冰粒),只要一天中有一个时次天气现象出现雪、米雪或雨夹雪,就将其列为降雪日。统计降雪日各层温度时,地面图上首次出现降雪时刻的温度作为降雪的地面温度,转雪前一降雨时刻的温度为雨转雪过程降雨的地面温度;高空的温度按照就近原则,如果正好发生在08或20时,则统计该时刻各层的温度,否则以降雪发生之后最近探空时刻的各层温度作为降雪的高空温度,转雪之前最近探空时刻的各层温度为雨转雪过程降雨的高空温度。温度均四舍五入取整。700、850、925、1000 hPa和地面的温度分别表示为T700、T850、T925、T1000和T地面。T700只在分析冰粒温度特征时使用。
2 影响系统与降水相态的关系统计表明,山东降雪过程分为两类,一类为直接降雪过程,是指降雪过程开始有降水发生时就直接降雪,期间无相态变化;另一类为雨雪转换过程,是指降水过程中有相态变化,存在先降雨后转雨夹雪或雪,或者先降雪后转雨,降雪过程中可出现雨、雪、雨夹雪、米雪或冰粒等相态。济南和青岛在1999—2011年11月至次年3月共有300个降雪日,发生在220次过程中,其中有260日为直接降雪,40日存在雨雪转换。济南的雨雪转换过程主要发生在2和11月,青岛则多在1和3月。
为分析冬半年降水相态与影响系统的关系,表 1给出了220次降雪过程分量级的降水相态及其影响系统。根据表 1分析不同量级降雪的相态。可以看出,11次暴雪(日降水量≥10 mm)过程均存在雨雪转换;24次大雪(5.0 mm≤日降水量≤9.9 mm)过程有15次存在雨雪转换,占大雪过程的63%;中雪以下(日降水量≤4.9 mm)的一般性降雪过程中,直接降雪占92%。可见不同量级的降雪相态差异很大,暴雪和大部分大雪过程都存在相态变化,中雪以下的一般性降雪过程以直接降雪为主,较少涉及相态转换。另外,9次直接降雪的大雪过程青岛只占两次,其他的都发生在济南,说明降水相态还与地域有关。由于青岛纬度较济南偏南且地处沿海,受南支系统影响更大,温度高导致降雪过程多存在雨雪转换。
从影响系统看,山东冬半年降雪过程的影响系统有:低槽冷锋、回流形势、江淮气旋、黄河气旋和切变线(低涡)。其中,大雪以上强降雪的影响系统以回流形势和江淮气旋为主,共占66%(23/35),中雪以下的一般性降雪影响系统则低槽冷锋占绝对优势。可见,降雪大小与影响系统有关。220次降雪过程中,江淮气旋均存在雨雪转换,低槽冷锋、黄河气旋和切变线多产生直接降雪,尤其是低槽冷锋直接降雪比例高达89%(119/133)。细分不同量级降雪过程的影响系统和相态,11次暴雪的影响系统有回流形势和江淮气旋两类,均存在雨雪转换。在产生大雪的影响系统中,5次江淮气旋均存在雨雪转换;回流形势大雪的雨雪转换过程占到同类别的71%;切变线(低涡)大雪以直接降雪为主,占80%;低槽冷锋和黄河气旋大雪直接降雪和雨雪转换的比例相当。中雪以下降雪过程的影响系统中,回流形势均产生直接降雪,低槽冷锋、黄河气旋和切变线(低涡)产生的中雪以下降雪多为直接降雪。这是由于江淮气旋和回流形势下的强降雪过程,南支槽强盛,对流层中层存在较强暖湿气流,降水前期中低层通常存在逆温,在降水过程中中层先增暖后降温,从而导致雨雪相态的转变。因此,江淮气旋和回流形势强降雪过程的相态不易把握(李青春等,2011;侯瑞钦等,2011)。而低槽冷锋、回流形势、黄河气旋和切变线产生的弱降雪过程,一般南支槽偏南或偏弱,北支槽或中支槽占主导地位,对流层中层暖湿气流不显著,导致中低层温度低,因此直接产生降雪。
3 两类降雪的温度垂直分布特征 3.1 所有降雪过程的温度特征首先来看300个降雪日温度的总体情况。表 2给出了这些降雪日降雪时对应各层温度阈值,降雪个例所占的百分比。从中可以看到,在降雪时,90%的个例T850≤-4℃,90%的个例T925≤-3℃,95%的个例T925≤-2℃,91%的个例T1000≤0℃,92%的个例T地面≤1℃。这个结果与漆梁波等(2012)采用多个样本统计的结果略有差异,其中T925≤-2℃高出5%,这可能与所选择代表站的地域差异有关,同时也说明T925≤-2℃是多数情况下判别降雪的一个较为可靠的特性层温度指标。
300个降雪样本中,产生降雪时各层最高温度:T850≤0℃,T925≤0℃,T1000≤2℃,T地面≤3℃。也就是说,如果各层的温度超过这个最高限值,将不会产生降雪。
3.2 直接降雪的温度特征1999—2011年济南和青岛的直接降雪日数为260个,占总日数的87%,说明冬半年降水以直接降雪为主。统计发现,直接降雪时,89%的个例T850≤-5℃,94%的个例T850≤-4℃,93%的个例T925≤-3℃,97%的个例T925≤-2℃,92%的个例T1000≤0℃,91%的个例T地面≤1℃(表 3)。可见,850 hPa以下各层温度阈值所占比例都在90%以上,直接降雪过程在对流层低层的温度场表现出了较高的共性特征,因此各层温度可作为预报指标。将直接降雪日与所有降雪日的温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直接降雪日地面及高空各层≤0℃的百分比较所有降雪日的均增大了1%以上,而T地面≤1℃的百分比减小了1%。尤其是T850≤-4℃的日数百分比达到94%,较所有降雪日高4%,其次是T925≤-3℃的百分比也明显提高了。这说明直接降雪要求各层的温度更低,在各层温度低的情况下,容易满足降雪温度阈值条件,可以直接判别为降雪。
40次雨雪转换过程中,包括36次雨转雪和4次雪转雨过程,其中有10次过程产生雨夹雪,5次过程有冰粒。这种有雨雪相态转换和直接降雪的过程在温度场上有什么差异?在相态转换前后,各层温度是怎样变化的?以下做统计分析。
3.3.1 降雨表 4给出了雨转雪之前降雨的各层温度特征。降水形态为雨时,对应850和925 hPa的各温度阈值降雨个例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70%,有18%的日数T850≤-5℃,T850≤-4℃的日数占34%;T925≤-2℃的日数占总数的24%,有45%的日数T925≥1℃;92%的日数T1000≥1℃,83%的日数T1000≥2℃;T地面≥1℃的日数占87%,74%的日数T地面≥2℃。这说明在雨雪转换过程中,近地面层的温度对降雨的指示性较好,T1000≥1℃降雨可能性大,可作为降雨温度阈值指标,其次是地面温度,一般T地面≥2℃为降雨。相比之下,在雨雪转换过程中,T850 ≤-4℃和T925≤-2℃温度条件下产生降雨的可能性仍较大,因此通常将这两个温度值作为雨雪转换的阈值指标并不可靠,850和925 hPa两个层次的温度对于相态没有明显指示性。
进一步分析T850≤-5℃仍然产生降雨的8个个例的低层温度。发现有5例的925 hPa温度低于-2℃,1000 hPa和地面的温度较高,其中1000 hPa温度均在3℃以上,有6例地面温度在3~4℃之间,2例分别为0和2℃。这表明,虽然850和925 hPa的温度达到一般降雪温度的阈值,但雪晶或冰晶下落至925 hPa以下时,由于1000 hPa温度高,雪晶或冰晶融化无法到达近地面,因而产生降雨。可见1000 hPa的温度对于降水相态有关键影响,应作为雨雪转换过程相态预报的重要因素。
3.3.2 降雪转雪时各层温度特征可从表 5中获得。雨雪转换日中有68%的个例T850≤-4℃,82%的个例T925≤-2℃,84%的个例T1000≤0℃,90%的个例T地面≤1℃。由此可见,只有近地面层温度显示出明显特点,即转雪时一般T1000≤0℃,T地面≤1℃,对相态识别有参考价值。雨雪转换过程中850和925 hPa温度的温度阈值指标所占比例明显小于直接降雪,说明这两层温度对转雪也没有显著指示性,仅单层的高空温度似乎无法作为雨转雪的判据。
三个转雪后不满足T地面≤1℃的个例均发生在青岛。925 hPa以上的温度都低于-5℃,T1000≤-1℃,说明0℃层的高度已接近地面,雪在降落至近地面时不会融化。这同时说明了如果地面的温度较高,产生降雪的必要条件是1000 hPa的温度低于0℃。
3.3.3 雨夹雪济南和青岛的10次有雨夹雪的降雪过程中,有7次为雨转雨夹雪,2次为雪转雨夹雪,1次为雨夹雪转雪。可见雨夹雪发生在有雨雪相态转换的降水过程中,不会单独出现。从发生地域来看,青岛出现9次,济南仅1次,这可能与青岛位置更偏南且地处沿海有关,青岛更易受南方系统影响温度较高导致出现雨夹雪。
青岛有4次雨夹雪正好发生在08或20时(表 6)。统计发现这几个个例的共同特征为:产生雨夹雪时,1000 hPa和地面的温度在1~2℃;有3次过程的0℃层高度在1000和925 hPa之间,1次过程高于925 hPa,这表明雨夹雪的低层温度基本介于降雨和降雪之间。更高层次的温度差异较大,如2000年1月22日和2002年3月5日850 hPa的温度分别为-7和-6℃,925 hPa分别为-3和-2℃,和降雪的温度类似,而2001年11月10日850 hPa的温度却为-1℃,接近于降雨的温度。这4次雨夹雪个例的850 hPa温度似乎与经验预报指标(-3~-2℃)有差异。由于统计的样本少,可能不具有普适性,但也说明了雨夹雪在温度场上的复杂,单纯依靠某一层的温度不能断定是否产生雨夹雪。
冰粒是由直径小于5 mm的透明或半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状的冰粒子组成的较硬的固态降水,是冻结的雨滴或大部分融化后再冻结的雪团,或是包在薄冰壳里的霰。一般认为冰粒概念模式遵循“冰晶层-暖层-冷层”,在中国东部中层暖层主要处在700~850 hPa,冷层的平均最低气温在-4℃附近(漆梁波等,2012)。由于温度层结的复杂性,冷暖层高度相对厚薄都影响到是否能形成冰粒(Pierre, 2000; John et al, 1995),因此准确识别冰粒是不容易的。本文试图利用有限的个例寻找山东冰粒温度场的基本特征。
1999—2011年间,济南和青岛有记录的冰粒过程为5次,其中济南4次。与雨夹雪类似,山东冰粒也出现在有雨雪相态转换的过程中,为雨雪转换时的过渡状态。因其通常持续时间短,不易被观测到。分析4次冰粒正好发生在有探空时次的降雪过程。发现冰粒过程发生在对流层中层西南暖湿气流强盛的环流形势下,700 hPa以下的温度均≥-4℃。700 hPa的温度较高,在-3~-1℃之间,远远高于降雪时700 hPa的温度(一般低于-6℃),这是冰粒在温度场上最为显著的特征。4次过程850 hPa温度差别不大,在-4~0℃之间。而925 hPa以下特征不明显,有的过程接近于降雨,如有两次925 hPa以下的温度大于1℃,1000 hPa至地面的温度在2~3℃,而有的过程与降雪类似,两次地面温度为0℃。因此,从本文的个例来看,判别冰粒可主要参考700 hPa暖层的温度,其次为850 hPa。
3.3.5 雨雪转换前后的0℃层高度冰晶、雪晶等固态降水粒子在温度为零下的云中形成,当固态粒子从高空降落,如果降到近地面层不融化则降水形式为雪,否则为雨,而能否融化取决于近地面层的温度。因此,迈克尔·阿拉贝(2006)认为,雪的形成要求云层下面1000英尺(300 m)大气层的温度不能高于冰点。按照他的观点,雨雪转换过程的相态最需要关注的是0℃层高度。分析济南和青岛40次雨雪转换前后降雨和降雪的0℃层高度,发现降雨时,有18例0℃层高度>925 hPa,占总数的45%,55%的个例0℃层高度在1000~925 hPa之间,接近于925 hPa。转雪时,0℃层高度≤1000 hPa的有34例,占总数的85%,其余个例的0℃层高度在1000~925 hPa之间,接近于1000 hPa。可见,由降雨向降雪转换的过程中,0℃层的高度明显降低了,降雪时的0℃层高度多降至1000 hPa以下,而降雨的0℃层高度则高于925 hPa或在925 hPa上下。如果转换为特性层温度,当T925>0℃时,为降雨, 当T1000≤0℃时,雨转雪。
但是,当0℃层高度在1000~925 hPa之间时,即T1000>0℃且T925<0℃时,可产生降雪,也可以产生降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判别降雨和降雪呢?进一步分析此类个例的温度场,发现两者1000 hPa以下温度有明显差别。即降雨时,T1000和T地面至少有一层≥3℃,而降雪时T1000和T地面均在0~1℃之间。
从以上40个个例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对于有相态转换的降雪过程,925 hPa以下至地面的温度最为关键。这个结果与一些雨雪转换的个例分析基本一致(许爱华等,2006;张立等,2010),通过数值模拟也得到证实(周雪松等,2008)。如果使用特定层温度作为预报指标,将925 hPa以下各层与地面的温度结合起来判别雨雪相态转换,较使用单一特性层温度更为可靠。当各层温度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为降雨:(1)T925>0℃;(2)T1000>0℃且T925<0℃时,同时T1000和T地面至少有一层≥3℃。当各层温度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转为降雪:(1)T1000≤0℃;(2)T1000>0℃且T925<0℃时,同时T1000和T地面的温度均在0~1℃之间。
4 结论通过对山东13年220次冬半年降水过程相态的统计分析,发现降水相态与影响系统有关,有无降水相态变化降雪过程的相态温度阈值不同,各层温度相结合有助于相态识别。主要结论:
(1) 冬半年降水相态与影响系统有关,不同量级的降雪相态差异很大。所有暴雪和大部分大雪过程都存在相态变化,中雪以下的一般性降雪过程以直接降雪为主,较少涉及相态转换。在大雪以上强降雪的影响系统中,江淮气旋暴雪和大雪、回流暴雪和大部分回流大雪存在雨雪转换;切变线(低涡)大雪以直接降雪为主;低槽冷锋和黄河气旋大雪直接降雪和雨雪转换的比例相当。中雪以下降雪的影响系统中,回流形势均产生直接降雪,低槽冷锋、黄河气旋和切变线(低涡)多为直接降雪。
(2) 降雪的各层温度消空条件为:T850>0℃,T925>0℃,T1000>2℃或T地面>3℃。
(3) 无相态转换的直接降雪过程一般发生在温度较低、垂直变化单一的条件下,850 hPa以下各层均有明显降雪温度阈值:T850≤-4℃,T925≤-3℃,T1000≤0℃或T地面≤1℃。
(4) 济南的雨雪转换过程主要发生在2和11月,青岛则多在1和3月。在雨雪转换过程中,850和925 hPa的温度对于相态变化没有明显指示性,1000 hPa以下的温度最为关键。将925 hPa以下各层与地面的温度结合起来判别雨雪相态转换,较使用单一特性层温度更为可靠。当各层温度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为降雨:T925>0℃;T1000≥1℃;T地面≥2℃;T1000>0℃且T925<0℃,同时T1000和T地面至少有一层≥3℃。当各层温度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为雨转雪:T1000≤0℃;T1000>0℃且T925<0℃,同时T1000和T地面均在0~1℃之间。
(5)0℃层高度可用于雨雪转换指标:降雨时0℃层高于925 hPa或在925 hPa上下,当0℃层的高度降至1000 hPa上下时转为降雪。
(6) 雨夹雪和冰粒发生在有雨雪相态转换的降水过程中,不会单独出现。产生雨夹雪时,T1000和T地面为1~2℃,0℃层高度多在1000~925 hPa,其特征介于降雪和降雨之间,但850 hPa的温度差异较大,有的具有降雪特征,有的接近降雨。冰粒在温度场上的显著特征为700 hPa的温度较高,在-3~-1℃之间。
总之,冬半年降水相态预报应综合考虑影响系统和各特性层温度等因素。其预报着眼点为,首先分析天气形势及其配置,确定影响系统,以初步判断是否会出现相态转换;然后综合分析对流层低层各层温度识别降水相态,对于有相态转换的过程重点关注1000 hPa至地面的温度,尤其是在江淮气旋和回流形势两种系统影响下。
曹钢锋, 张善君, 朱官忠, 等, 1988. 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22-223.
|
侯瑞钦, 张迎新, 范俊红, 等, 2011. 2009年深秋河北省特大暴雪天气成因分析[J]. 气象, 37(11): 1352-1359.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1.11.004 |
李江波, 李根娥, 裴雨杰, 等, 2009. 一次春季强寒潮的降水相态变化分析[J]. 气象, 35(7): 87-94.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9.07.013 |
李青春, 程丛兰, 高华, 等, 2011. 北京一次冬季回流暴雪天气过程的数值分析[J]. 气象, 37(11): 1380-1388.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1.11.008 |
迈克尔·阿拉贝著, 戴东新译. 2006. 雪暴.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94-95.
|
漆梁波, 张瑛, 2012. 中国东部地区冬季降水相态的识别判据研究[J]. 气象, 38(1): 96-102.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2.01.011 |
孙欣, 蔡芗宁, 陈传雷, 等, 2011. "070304"东北特大暴雪的分析[J]. 气象, 37(7): 863-870.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1.07.011 |
许爱华, 乔林, 詹丰兴, 等, 2006. 2005年3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 气象, 32(3): 49-55.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6.03.009 |
张立, 王晖, 张志鹏, 2010. 东营一次初冬寒潮天气的降水相态分析[J]. 山东气象, 30(3): 15-18. |
郑婧, 许爱华, 刘波, 等, 2010. 江西大雪天气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系统分析[J]. 气象, 36(4): 30-36.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0.04.006 |
周雪松, 谈哲敏, 2008. 华北回流暴雪发展机理个例研究[J]. 气象, 34(1): 18-26.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8.01.003 |
Bocchieri J R, 1980. The objective use of upper air sounding to specify precipitation type[J]. Mon Wea Rev, 108(5): 596-603. DOI:10.1175/1520-0493(1980)108<0596:TOUOUA>2.0.CO;2 |
Czys R R, Scott R W, Tang K C, et al, 1996. A physically based on nondimensional parameter for discriminating between locations of freezing rain and ice pellets[J]. Wea Forecasting, 11(4): 591-598. DOI:10.1175/1520-0434(1996)011<0591:APBNPF>2.0.CO;2 |
Huffman G J, Norman G A, 1988. The supercooled warm rain process and the specification of freezing precipitation[J]. Mon Wea Rev, 116(11): 2172-2182. DOI:10.1175/1520-0493(1988)116<2172:TSWRPA>2.0.CO;2 |
John M, Stewart E, 1995. The mesoscale and microscale structure of a severe ice pellet storm[J]. Mon Wea Rev, 123(11): 3144-3162. DOI:10.1175/1520-0493(1995)123<3144:TMAMSO>2.0.CO;2 |
Joseph R B, 1980. The objective use of upper air soundings to specify precipitation type[J]. Mon Wea Rev, 108(5): 596-603. DOI:10.1175/1520-0493(1980)108<0596:TOUOUA>2.0.CO;2 |
Paul O, Heppner G, 1992. Snow versus Rain: Looking beyond the "Magic" Number[J]. Wea Forecasting, 7(4): 683-691. DOI:10.1175/1520-0434(1992)007<0683:SVRLBT>2.0.CO;2 |
Pierre B, 2000. A method to determine precipitation types[J]. Wea Forecasting, 15(5): 583-592. DOI:10.1175/1520-0434(2000)015<0583:AMTDPT>2.0.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