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作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农业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发生,旱涝的不均匀分布更加明显,桂林市的干旱也呈加重的趋势。各地对于干旱的研究很多,除了干旱发生的规律研究(梁红梅等,2006;龚宇等,2010)、干旱指标(侯威等,2012;谢五三等,2011)、干旱成因(黄会平,2010;王素萍等,2011)、大气环流分析(简茂球等,2010;陈丽华等,2010)及干旱预测(程玉琴等,2010)外,干旱灾害的风险评估(舒国勇等,2011;郭跃,2010)、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郑大玮,2010;鲍文,2011)、人工增雨抗旱措施(刘国强等,2010;唐熠等,2010)等也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对于干旱的成因研究认为,各地干旱发生的原因除了社会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等对供水需求的增加、人类社会活动造成的破坏外,气象因素还是干旱发生的主要原因,大气环流异常,水汽输送气流阻断,降水发生的动力因子不利,造成连续长时间的降水偏少,致使干旱发生。厄尔尼诺和拉妮娜现象、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以及热带气旋的活动对干旱的影响都很大。
加强干旱的减灾防灾工作,首先是要做好对气象干旱的监测,对各地气象干旱灾害风险等级进行评估。正确评估旱灾,才能有针对性采取适当的抗旱措施;通过旱灾的风险评估,探索干旱风险管理新模式。
人工增雨抗旱工作虽然取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仍是一门不很成熟的技术,有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黄美元等,2008)。各地由于天气气候特点的不同,自然环境的不同,增雨作业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在制定增雨作业方案时必须结合地域特点及所具备基本条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作业云系,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为此各地都要对适合本地的人工增雨作业方式进行研究。
1 桂林干旱风险评估受季风变化影响和境内复杂地理环境的作用,桂林各地降水量分布不均,季节差异显著,年际变化大,干旱灾害频繁发生。据统计,近50年来,桂林几乎年年都有干旱发生。
按干旱发生的季节划分,桂林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秋旱的发生频率最高,达70%~90%。夏旱发生的频率较低,低于5%。冬季雨水稀少,发生干旱的频率也较大,为50%~70%,但冬季不是主要农作物生长季节,因此冬旱在桂林历史上灾情记载不多,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桂林冬季农业的开发,冬旱的影响已经日益凸现。干旱危害加重, 干旱的应对措施必须加强, 各地都开展了旱灾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
1.1 干旱风险评估的原理根据中国气象局(2010)出台的《地方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规范》规定,气象灾害风险性可以表示为:
气象灾害风险=气象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潜在易损性
其中:气象灾害危险性是自然属性,包括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承灾体潜在易损性是社会属性。
致灾因子是各种气象灾害的历史发生情况;孕灾环境是各地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情况之和;承灾体是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情况之和。
对于干旱的风险评估,也就是对干旱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桂林各地干旱灾害风险等级。
1.2 桂林干旱致灾因子分析分析桂林市气象干旱发生的规律,各种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即致灾因子分析。
根据广西气象部门长期以来使用的气象干旱标准:
连续2旬旬合计降水量≤10.0 mm 轻旱
连续3旬旬合计降水量≤10.0 mm 中旱
连续4旬旬合计降水量≤10.0 mm 重旱
连续5旬或以上旬合计降水量≤10.0 mm 特旱
对中旱以上的干旱进行统计,分析各县干旱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分析桂林地区各季节干旱的空间分布。统计13个站1957—2010年中等干旱以上的降水偏少旬数,分析干旱的时空分布及其发生规律(图 1)。从图 1可以看出,以恭城县中南部为中心,连续干旱的日数最多,北部资源县最少,西南部永福县次少。
用桂林全市13站年均连续3旬以上降水小于10.0 mm的旬数平均值来反映全市干旱程度,以北部全州、中部永福、南部恭城县为例,分析桂林干旱的年际变化,结果如图 2。由图 2可见,除了1974、1986和2009年南北干旱反位相外,全市干旱变化基本上同位相,说明严重的干旱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征。恭城最严重干旱年份有15个旬、年均6.1旬降水少于10.0 mm,是气象干旱最严重的地方。1962、1966、1969、1974、1988、1992、1999、2007、2008和2010年属于全市干旱严重的年份(市均≥7.5旬);1957、1961、1963、1976、1982、1983、1984、1993和1997年为基本无旱年(年均<2.0旬)。
桂林多山地,境内地理环境复杂,北部是越城岭山脉(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 m),东部有都庞岭(主峰韭菜岭海拔2001 m),中部为海洋山脉(主峰宝界岭海拔1936 m),西部有架桥岭(主峰四定山海拔1247 m),南部为大瑶山北沿余脉。越城岭山脉的东北—西南走向,形成了全州至永福,途经兴安、灵川、桂林、临桂的湘桂铁路走廊。东西部都为山区,形成了从南部平乐到桂林相对低洼的平原地带。恭城县处于海洋山南端,全州的东山、白宝乡处于海洋山的北端,受地形的影响,这些地方降水要比其他地方偏少。
1.4 干旱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分析桂林为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山区相对落后,人口稀少,平原人口集中,经济较发达。东南部以恭城为中心的丘陵地带以生产水果为主,秋季干旱影响严重,是易受干旱影响的脆弱区。全州为农业大县,粮食主产区,也是干旱影响脆弱区。资源、龙胜北部山区以及永福西部山区,经济作物少,人口也稀少,是干旱影响最不敏感的区域。桂林作为山水旅游的胜地,漓江更是旅游的黄金水道,干旱缺水,会严重影响桂林的旅游,每年的10月至次年2月,漓江基本无法全线通航,干旱对桂林旅游的影响很大。
1.5 干旱风险综合区划图 3是桂林干旱风险综合区划。
(1) 高风险区: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位于恭城、全州的东山乡等地及漓江河段,这些地方干旱致灾因子最大,承灾体最脆弱。
(2) 次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包括全州、兴安、灵川、临桂、平乐、荔浦等地,这些地方经济较发达,承灾体较脆弱,干旱发生的频率也较大。
(3) 风险区: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全州西部和北部、兴安、灵川、临桂北部,龙胜中南部、永福大部、灌阳南部、灵川南部、阳朔西部、荔浦西部。
(4) 低风险区:干旱的低风险去主要发生在龙胜、资源和永福的山区,这些地方承灾体的抗旱能力强。
2 人工增雨抗旱干旱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生活用水,人工增雨抗旱的社会需求也就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对人工增雨抗旱工作越来越重视,成为政府部门应对干旱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种抗旱措施中投入少,效益明显的常规手段。通过对近30年桂林市开展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总结适合本地区不同季节人工增雨作业的工作方式,分别对不同作业点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形势下的人工雨作业方案(作业地点、作业时机、作业用弹量、作业方位和仰角等)进行讨论,为各地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提供技术参考,提高增雨抗旱的作业效益。
2.1 桂林人工增雨现状桂林市的人工增雨作业开始于1981年,开始一直采用三七高射炮进行作业,通过炮弹爆炸将碘化银(AgI)成冰核播撒在目标云中,达到增加地面降水的目的。2002年以后,桂林市各县都统一改用火箭发射系统进行作业,人工增雨作业的灵活性及作业机会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桂林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时间主要是秋季,春季有时也需要增雨作业。作业都是采用冷云催化技术,即通过在云中负温区播撒AgI,增加冷云中的人工冰核,增加云中水汽转化为雨滴降到地面的效率。
2.2 人工增雨作业区选择AgI作为冷云成冰核,只能对冷云起催化作用,作业催化过程的有效冰核数量与环境温度有关。实验证明,云中温度在-20~-4℃范围内,核化率最高,比较理想的作用温度范围在-12~-6℃区域,AgI在这个温度层内发挥成冰核的作用最佳。因此,在开展增雨作业时,要考虑云中0℃层高度、云顶高度(云的厚度),还要考虑云体的水平范围、云中液态水含量,以及云中上升气流区分布等,选择适当的发射仰角、方位和发射时机,尽可能选择云体厚、含水量高且范围较大的云体,将AgI播撒到云中最有效的负温区域。根据冷云催化的原理,结合桂林人工增雨作业的实际,夏秋季节和冬春季节的作业有很大的不同,作业方式要根据作业季节、作业地点进行选择。
2.3 夏秋季节的作业夏秋季节以对流云降水为主,0℃层高度较高,一般都在5 km以上,对流云层和负温层都比较厚,增雨火箭弹不容易打穿,所以作业仰角选择尽量偏高,一般选用60°~70°的仰角作业为好。由于使用的火箭弹是一边飞行一边播撒的工作方式,开始播撒时还不到0℃层高度,要注意尽可能将火箭弹打到上升气流区,利用上升气流带动AgI上升到0℃层以上高度。根据对流云的特点,前方多为上升气流,可以通过分析雷达回波的演变,选择回波单体移动的前方作业。根据对流云降水阵性比较强的特点,雷达观测到的是单体回波,或单体组成的回波带,中心强度比较强,增雨作业可选择雷达回波强度在30~40 dBz的范围,回波顶高度在9 km以上的回波块进行。由于0℃层偏高,播撒的AgI不可能全部到达0℃层高度,所以作业用弹量要比冬春季节多。
2.4 冬春季节的作业冬春季节,桂林市的降水基本上是受冷空气影响,以层状云降水为主,层状云中对流发展不强,云体的垂直厚度较薄,0℃层高度在3700~4500 m之间。受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云系范围较大,云层稳定,云内含水量虽然较小,但地面降水量分布均匀,持续时间较长。表现在雷达观测回波图上,回波覆盖面积较大,分布均匀,多受冷锋影响,回波也成带状,回波顶高较低,一般低于10 km,回波强度在25~35 dBz之间。由于层状云中上升气流较小,利用上升气流将AgI带到过冷水集中区比较少,而且云层较薄,过高作业播撒很可能播撒到了云顶以外,形成无用播撒,所以催化播撒层高度要选择合理,才能提高增雨效率。统计计算表明,桂林地区冬春季节作业仰角选用55°~62°为宜,作业方位选择回波较强的方位。
2.5 提高人工增雨作业效益的讨论 2.5.1 增雨抗旱的时机选择人工增雨是通过在降水云中播撒催化剂,使冷云中人工冰核增加,增加地面降水量。能够开展作业的基本条件是要有降水云系,真正进入了旱季的时候,降水云系本身就很少,可以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机会也很少,要靠人工增雨来解决旱情,作用往往不够理想。人工增雨抗旱也应该未雨绸缪,如果地方的水利设施较好,蓄水能力比较强,应该根据气象台的气候预测,在干旱还没有开始的降水多发期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这时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最理想,可以有效的增加水库山塘的蓄水,其抗旱效果要比干旱已经发生时才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好很多。为此,不要过度依赖人工增雨手段来抗旱,而应大力发展水利工程,采取综合抗旱措施,积极应对干旱。
2.5.2 抗旱作业一定要安全第一安全才有效益,安全就是效益。人工增雨作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保证人工增雨作业发挥效益,作业机会的把握、作业目标云体的选择、火箭弹发射方位的确定,都需要严格的技术限制。同时,要考虑空域、周边群众和作业人员本身的安全,所以真正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时,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完全按照理论要求进行。对具体作业点、作业时机、作业方位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安全,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科学选择作业方位和作业时机,争取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 小结(1) 干旱是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桂林的干旱有加重的趋势,秋旱、冬旱基本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进入21世纪以来,春旱也呈现了发展的势态。
(2) 利用灾害风险评估办法,对桂林市干旱风险进行评估。桂林的干旱风险等级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
(3) 人工增雨是目前抗旱措施中投资少,效益大的方法,各级政府对人工增雨工作越来越重视,投入也在增加。
(4) 人工增雨是一项高科技的综合工程,要在严格的科学指导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按章操作,抓好旱季开始前的多雨时机,通过人工增雨作业,尽量保证山塘水库多储水,通过水利设施的调水抗旱,保证人工增雨作业的最大效益。
鲍文, 2011. 干旱气候变化对西南干旱河谷农业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39(23): 14197-14199.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1.23.116 |
陈丽华, 周率, 党建涛, 等, 2010. 2006年盛夏川渝地区高温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机制研究[J]. 气象, 36(5): 85-91.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0.05.012 |
程玉琴, 张少文, 徐玉强, 2010. 赤峰地区夏季干旱强度预测方法研究[J]. 气象, 36(1): 49-53.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0.01.007 |
龚宇, 花家嘉, 王爱军, 2010. 近800年唐山地区干旱灾害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 31(2): 315-319. |
郭跃, 2010. 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灾害学, 25(1): 84-88. |
侯威, 张存杰, 高歌, 2012. 基于气候系统内在层次性的气象干旱指数研究[J]. 气象, 38(6): 701-711.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2.06.008 |
黄会平, 2010. 1994—2007年我国干旱灾害特征及成因分析[J]. 冰川冻土, 32(4): 659-665. |
黄美元, 雷恒池. 2008. 人工影响天气若干问题的讨论//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Ⅰ. 北京: 气象出版社, 5-8.
|
简茂球, 乔云亭, 2010. 华南秋旱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J]. 大气科学, 36(1): 204-214. |
梁红梅, 刘会平, 宋建阳, 2006. 广东农业旱灾的时间分布规律及重灾年份预测[J]. 自然灾害学报, 15(4): 79-83. |
刘国强, 许弋, 周丽娜, 2010. 抗旱期间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创新[J]. 贵州气象, 34(s1): 218-219. |
舒国勇, 黄红, 晏理华, 等, 2011. 2011年铜仁地区夏季气象干旱特点及影响评估[J]. 贵州气象, 35(6): 18-21. |
唐熠, 蒋运志, 赵洁妮, 2010. 桂林秋季干旱特征和人工增雨作业潜力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38(3): 1317-1319. |
王素萍, 冯建英, 段海霞, 等, 2011. 2011年秋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J]. 干旱气象, 29(4): 509-514. |
谢五三, 田红, 2011. 五种干旱指标在安徽省应用研究[J]. 气象, 37(4): 503-507.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1.04.016 |
郑大玮, 2010. 论科学抗旱[J]. 灾害学, 25(1): 7-12. |
中国气象局. 2010. 地方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