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索
  气象   2012, Vol. 38 Issue (9): 1103-1109.  

研究论文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蔡子颖, 韩素芹, 吴彬贵, 等, 2012. 天津一次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研究[J]. 气象, 38(9): 1103-1109. DOI: .
[复制中文]
CAI Ziying, HAN Suqing, WU Bingui, et al, 2012.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During a Fog Process in Tianjin[J]. Meteorological Monthly, 38(9): 1103-1109. DOI: .
[复制英文]

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5004)、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11)、环保公益行业科研专项(201009001-4) 和天津市气象局科研课题(201104) 共同资助

第一作者

蔡子颖,主要从事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方面研究.Email:120078030@163.com

文章历史

2011年6月28日收稿
2012年2月27日收修定稿
天津一次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研究
蔡子颖 , 韩素芹 , 吴彬贵 , 黄鹤 , 姚青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津 300061
摘要:雾作为边界层内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与边界层结构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利用天津边界层梯度观测平台分析2010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一次雾过程的边界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次过程雾Ⅰ阶段水汽最先在离地面80~100 m的高度凝结,雾Ⅱ(平流雾)阶段水汽由上往下传输;雾Ⅰ前,大气有明显的逆温,雾Ⅱ前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雾中大气趋于中性,在雾变薄过程中,边界层气象塔可观测到雾顶的强逆温;雾中长波辐射达到平衡,净长波辐射为0,可用此区分水雾和霾;雾对光化学烟雾有抑制作用,NOX和小粒子会出现累积,影响人体健康。
关键词    边界层    热力结构    动力结构    大气污染物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During a Fog Process in Tianjin
CAI Ziying, HAN Suqing, WU Bingui, HUANG He, YAO Qing    
Tianjin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Tianjin 300061
Abstract: The fog is a kind of special weather phenomenon and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structures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Based on the Tianjin boundary gradient observation system, we have analyzed a fog process from November 28 to December 2, 2010,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episodes, fogⅠ and fogⅡ.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rst the condensation of water was found from 80 to 100 m heights during fog Ⅰ and then vapor was transported downward during fogⅡ. There was obvious inversion temperature before fog Ⅰ and unstable atmosphere before fog Ⅱ.While fog Ⅱ happened, the atmospheric status was tending to be neutral, and there was a strong inversion temperature at the top of fog.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radiation and pollution during fog process shows that, there was a long-wave radiation equilibrium, an inhibition effect to the photochemical smog, and an accumulated effect of small particle and NOX during fog.
Key words: fog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dynamic structures    thermal structures    air pollution    
引言

雾是指悬浮在近地层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雾对社会生产和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1-3]。国外有关雾的研究很多,仅在美国的气象相关文献中检索,“雾”的结果便达4700余次;国内对于雾的研究也很多,自1950年以来,雾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一直被详细地观测和记录,并且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科研工作者利用地面观测[4-6]、小球探空[7-8]、模式模拟[9-10]等观测研究手段对雾发生的规律、生消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但雾作为边界层中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除了大尺度的环流特征,边界层结构对其生消也产生重要的影响[11-20]在其发生过程中,雾中独特的辐射和污染物扩散方式、积聚特征[21-27]也有别于其他天气过程。本文以2010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天津大雾为例,利用天津边界层气象塔获取的高分辨率边界层相关数据,揭示雾过程中温度场、湿度场、风场的垂直结构演变过程,寻找雾生消规律、雾中能量平衡、污染物积聚和扩散规律,从而研究天津大雾生成触发和维持过程的机理。

1 资料和方法

本文观测点为天津边界层观测站(39°04′N、117°10′E),主要仪器如下:15层慢响应风、温、湿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气象观测塔5、10、20、3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和250 m高度处,Belfort公司MODEL 6000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Kipzone公司CN 4四分量辐射仪。观测期间仪器运行正常,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严格质量控制。

2 天津雾过程及其时空变化

201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天津发生雾天气,市区能见度低于1 km,最高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图 1),雾形成前,高空为平直的环流,大气斜压性极小,地面气压系统较弱,低层有西南气流输送水汽,此次雾过程影响范围极广,北至吉林、南至广州,二十多个东部沿海省(市)受到影响,影响时间超过24 h,属于典型的平流雾。

图 1 2010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天津城区观测站能见度(a)和相对湿度(b)变化 (观测高度2 m) Fig. 1 The variations of visibility (a) and relative humidity (b) observed at 2 m height in the boundary layer from 28 November to 3 December 2010 at Tianjin Station

11月29日04时天津城区低层大气由于持续东风和偏东气流水汽输送,相对湿度呈上升趋势,至第二日太阳升起前,气温降至最低,11月29日07时能见度降至5 km左右,相对湿度达到87%,形成雾Ⅰ(轻雾),而太阳升起后雾消亡,能见度恢复至7 km以上,相对湿度降至65%。在11月29日18时,大气由高层向低层,相对湿度开始增加,直至11月30日00时,整层相对湿度超过80%,能见度下降至4 km,根据水汽变化情况,本文将11月29日18—23时这个时期称为雾Ⅱ(平流雾)的将要发生阶段,在雾的将要发生阶段到雾的成熟阶段还有一个过程,随着相对湿度的持续增加,24时后天津城区能见度降至1 km,最高地面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且持续保持到2010年12月1日下午15时,该时期称为雾Ⅱ的成熟时期,在这以后的12时,仍有一段低能见度高相对湿度雾的维持时期,直至12月2日04—10时雾开始消散,能见度由1 km左右恢复至10 km,相对湿度由90%以上,快速下降至60%左右。

为方便研究,根据这次雾过程的发生和消减阶段观测高度、垂直相对湿度的变化(图 2),将11月28日至12月3日天津的雾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 雾Ⅰ(轻雾)前:11月28日20时至11月29日03时;(2) 雾Ⅰ发生:11月29日04—06时;(3) 辐射雾持续:11月29日07—08时;(4) 雾Ⅰ消减:11月29日09—12时;(5) 雾Ⅱ(平流雾)前:11月29日13—17时;(6) 雾Ⅱ(平流雾)将要发生:11月29日18—23时;(7) 雾Ⅱ(平流雾)维持:11月30日00时至12月2日04时;(8) 雾Ⅱ(平流雾)成熟期(地面能见度小于1 km,相对湿度大于85%):11月30日23时至12月1日15时;(9) 雾Ⅱ(平流雾)消减:12月2日04—10时;(10) 雾Ⅱ(平流雾)后:12月2日10—18时。

图 2 雾发生(a)和消减(b)阶段垂直相对湿度的变化 (天津气象观测塔塔高为255 m,因而相对湿度观测高度最高为250 m,高于250 m无法观测,图中显示相对湿度大于80%最高高度为250 m时,指雾顶不小于250 m,可能更高) Fig. 2 The vertical profiles of relative humidity during the fog genesis (a) and dissipation (b) (Note: Tianji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Tower is 255 m high, the highest observation platform is at 250 m. The case that the height of relative humidity greater than 80% is 250 m, means that the top of fog is not less than 250 m, may be higher)
3 天津雾过程的热力和动力结构特征 3.1 湿度和温度垂直结构特征

雾的生成与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由图 3显示雾Ⅰ前塔层高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0%,随后在80~100 m高度明显增加,并向两边扩散,形成雾Ⅰ。当雾形成后,80~160 m形成相对湿度高值区,其值达到90%,而随着太阳升起雾消减,地面相对湿度降至60%附近,但由于低层大气持续的偏东气流水汽输送,水汽随高度上升呈现上升趋势,当地面相对湿度下降的时候,高空仍存在一个高湿区,为雾Ⅱ(平流雾)的产生提供水汽基础。雾Ⅱ(平流雾)发生后,相对湿度由高层向低层开始逐渐增加,体现水汽由上往下的输送,在雾成熟期,整层相对湿度达到93%,地面相对湿度为91.6%,城市冠层高度(40~60 m)以上形成高于95%相对湿度高湿区。雾消散过程中相对湿度由高空先开始下降,最后整层相对湿度降至30%左右。

图 3 边界层相对湿度的变化 (a)雾Ⅰ(11月28—30日),(b)雾Ⅱ(11月30日至12月2日),(c)雾Ⅱ的成熟时期 Fig. 3 The variations of relative humidity in the boundary layer during (a) 28 November to 30 November, (b) 30 November to 2 December 2010, and (c) fog matuer

图 4显示在雾Ⅰ前边界层存在明显逆温,当雾Ⅰ发生后,逆温层起始高度有所升高,由原先30 m抬高至100 m,当太阳升起后,逆温瓦解,雾消散。在雾Ⅱ(平流雾)发生前,并没有明显的逆温存在,大气每100 m温度递减率为1.31℃,属于不稳定层结,随着雾的发生,雾内部形成中性大气(每100 m温度递减率维持在0.93~0.98℃),直至雾消散,中性层结瓦解,雾层变薄。在雾的消散过程中,通过边界层气象塔观测呈现雾顶(120 m)向上存在明显逆温,当雾消散以后,大气重新处于不稳定状态。

图 4 边界层温度的变化 (a)雾Ⅰ(11月28—30日),(b)雾Ⅱ(11月30日至12月2日),(c)雾Ⅱ的成熟时期 Fig. 4 The variations of air temperature in the boundary layer during (a) 28 November to 30 November, (b) 30 November to 2 December 2010, and (c) fog matuer
3.2 风场垂直结构特征

华北地区秋冬季雾的生成,一般在高层大气多有平直环流,在低层大气有西南气流提供水汽输送,地面气压系统较弱,大气斜压性极小,从而形成小风或者静风的天气。图 5表 1显示雾Ⅰ前和发生过程中,地面风速维持在1.5 m·s-1以下,风速较小,但边界层内风切变保持在一个正常水平,每百米维持2 m·s-1的风速变化,当雾Ⅰ发生消散时,风速并没有明显的增加。

图 5 边界层风速的变化 (a)雾Ⅰ(11月28—30日),(b)雾Ⅱ(11月30日至12月2日),(c)雾Ⅱ的成熟时期 Fig. 5 The variations of wind speed in the boundary layer during (a) 28 November to 30 November, (b) 30 November to 2 December 2010, and (c) fog matuer

表 1 边界层风向风速的变化 Table 1 The average diurnal variations of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during fog process

在雾Ⅱ(平流雾)发生前,边界层风场发生明显改变,每百米风速增率明显减弱,地面风速降至1 m·s-1以下,为雾的生成提供基础,当雾发生后,上层风速开始明显减小,雾的成熟期地面风速仅为0.57 m·s-1,上下风速保持一致,即使在250 m高空,风速也小于1 m·s-1,在雾消散过程中,可以发现风速明显的增加,且上层风速增加幅度大于地面,随着风速的增加,雾由高空向低空逐渐消散。

风向对雾的水汽输送有重要的帮助(表 1)。此次过程中雾Ⅰ发生前后地面呈现东风和偏东风,250 m呈现东南风,为雾的形成提供水汽,而雾消散后,低层大气为持续的偏东风水汽输送,其为雾Ⅱ(平流雾)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当平流雾发生后,到雾的成熟阶段,在地面和250 m高度,呈现明显的西风,在雾的成熟阶段,由于风速减小,风向并不明显,直至雾的消散阶段,当风向转向西北风后,风速开始增加,直至雾Ⅱ(平流雾)消散。

4 天津雾过程的辐射特征

雾和霾一样都是低能见度天气,雾中低能见度由悬浮的雾水滴造成,霾的低能见度由空气中各种悬浮的颗粒物造成,相对湿度较低。有雾发生时,雾滴还会影响长波辐射传输,使长波辐射达到新的平衡。图 6给出雾过程前后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变化:雾Ⅱ(平流雾)发生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大约2/3,在雾的成熟期到达地面的短波太阳辐射仅为雾前的1/6;雾的维持阶段,尤其是雾成熟期的夜间,大气长波辐射明显上升,与地面长波辐射接近,受雾滴的影响,雾中近地面长波辐射达到平衡,净长波辐射为0;同样的观测结果也曾出现于徐祥德等[22]的研究。低能见度、相对湿度达到饱和、净长波辐射为0是判断雾的3个条件,而净长波辐射为0是雾天气现象特有的辐射特征,可用来区分雾和霾天气。

图 6 2010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天津城区辐射特征的变化趋势 (a)短波辐射和反射,(b)大气向下长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 Fig. 6 The variations of radiation during fog process from 28 November to 2 December 2010 (a) short wave radiation (solid) and reflected radiation (dotted), (b) downward atmospheric long wave radiation (solid) and surface long wave radiation (dotted)
5 天津雾过程中污染物的积聚和扩散特征 5.1 颗粒物的积聚和扩散特征

通常在雾形成前近地层有强逆温,不利污染扩散,而雾形成后雾层内的近中性层结相对有利于雾区内污染物的散布。但雾顶更强的逆温使得污染物难以向上扩散,造成整个雾区内污染物浓度加重。因此,雾发生时雾区内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雾形成前各种污染物的变化基本是一致的,但雾发生以后,水溶性的大气污染物浓度会随着雾的成熟而降低,在雾消散后会明显增加。

统计雾Ⅱ(平流雾)发生到消减过程中污染物的变化情况,此次过程天津城区PM10的浓度为224.52 μg·m-3,是国家二级标准的1.5倍,12月均值的1.08倍;PM2.5浓度为182.46 μg·m-3,是美国EPA标准的2.8倍,12月均值的2.16倍;PM1浓度为155.28 μg·m-3,均达到重污染等级。在此次过程中,颗粒物富集明显,尤其是小粒子,PM2.5/PM10从日常的0.51,发展到雾前的0.7~0.8,在平流雾维持和成熟阶段PM2.5/PM10高达0.84~0.86,PM1/PM10达到0.73(表 2)。

表 2 2010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天津城区大气污染物的变化趋势 Table 2 The variations of air pollutants during fog process from 28 November to 2 December 2010

同时在整个雾的发生前后,大气气溶胶含量与大气层结的变化和湍流的发展密切相关,雾Ⅰ前有明显的逆温,大气气溶胶含量较高,雾Ⅰ发生后,低层逆温瓦解,气溶胶含量有所减少,随着太阳升起,大气湍流增强,气溶胶呈谷值,在平流雾发生前,PM1一直维持在100 μg·m-3,而随着雾区的形成,气溶胶浓度不断累积,雾的成熟期PM1达到180 μg·m-3,当雾消散后,由于风速的增加且转向西北风,PM10呈增加趋势,PM2.5和PM1含量明显降低,此时虽然大气中PM10含量仍较高,但由于小粒子的减少,大气水平能见度明显好转,大气重新处于不稳定状态,而后PM10含量降低。

5.2 气态污染物的积聚和扩散特征

此次雾过程天津城区4种气态污染物(SO2、NO—NO2—NOX、O3和CO)呈现出如下特征:(1) 类似SO2、NO—NO2—NOX等的水溶性气态污染物,在雾成熟期会进入雾滴,雾滴在雾发展过程中会通过水汽凝结或碰并过程增大尺度,加快重力沉降,使得雾中SO2、NO—NO2—NOX相对雾的前后为谷值;(2) 雾本身对光有明显的减弱作用,所以在雾中O3含量较低,此次过雾中O3维持在3~4 ppb,是12月均值的2/5,NO2/NO的比例甚至不到1,雾的形成抑制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但同时雾中NO—NO2—NOX含量也较高,而NOX的峰值则主要出现在雾前和雾成熟期结束后到雾彻底消减前;(3) 雾形成的天气形势和大气层结也有利于气态污染物的积聚,此次过程SO2均值为48.89 ppb,略高于12月均值,NOX均值为112 ppb,是12月均值的2.4倍,CO均值为2.43 ppm略高于12月均值,O3均值为3.6 ppb,是12月均值的2/5,雾成熟期间SO2均值为42.67 ppb、NOX均值为78.30 ppb,O3均值1.11 ppb,CO均值2.42 ppm,在雾的成熟期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含量略小于雾的整个发生过程。

6 结论

(1)2010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天津城区出现雾天气,此次雾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雾Ⅰ发生后离地面80~100 m高度首先出现水汽凝结,随后向高空和地面蔓延。雾Ⅱ(平流雾)发生后水汽由高空向低空输送。

(2) 雾Ⅱ(平流雾)发生前,大气属于不稳定层结,随着雾的发生,雾内部呈中性大气层结,直至雾消散,中性层结瓦解,雾层变薄,观测到雾顶上部出现逆温层,当雾消散以后,大气重新处于不稳定状态。

(3) 在雾的维持阶段,尤其雾成熟期夜间,大气长波辐射明显上升,与地面长波辐射接近。受雾滴的影响,雾中近地面长波辐射达到平衡,净长波辐射为0,可用此区分雾和霾天气。

(4) 通过此次观测显示在雾形成前,近地层往往存在强逆温,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而雾形成后雾层内近中性层结相对有利于雾区内大气污染物的散布。但雾顶更强的逆温层使得污染物难以向上扩散,造成整个雾区内大气污染物浓度加重。因此,雾发生时雾区内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雾形成前各种大气污染物的变化基本是一致的,但雾发生以后,水溶性的大气污染物和光化学烟雾会随着雾的成熟而降低,在雾消散后会明显增加。

参考文献
赵慧霞, 王维国, 李泽椿, 等, 2010. 雾对我国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及对策[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6(2): 58-61.
樊文雁, 胡波, 王跃思, 等, 2009. 北京雾、霾天细粒子质量浓度垂直梯度变化的观测[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4(6): 631-638.
江玉华, 王强, 王正兴, 等, 2009. 一次平流辐射雾的边界层特征及雾水离子组分研究[J]. 气象, 35(2): 19-27.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9.02.004
李子华, 2001. 中国近40年来雾的研究[J]. 气象学报, 59(5): 616-623. DOI:10.11676/qxxb2001.065
伍红雨, 杜尧东, 何健, 等, 2011. 华南霾日和雾日的气候特征及变化[J]. 气象, 37(5): 607-614.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1.05.013
吴彬贵, 解以扬, 吴丹朱, 等, 2010. 京津塘高速公路秋冬雾气象要素与环流特征[J]. 气象, 36(6): 21-28.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0.06.004
刘焕彬, 王栋成, 郑全岭, 2005. 沂蒙南部山区冬季大气边界层风、温场结构特征研究[J]. 气象科学, 25(3): 288-292.
陆春松, 牛生杰, 杨军, 等, 2008. 南京冬季平流雾的生消机制及边界层结构观测分析[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31(4): 520-529.
高山红, 齐伊玲, 张守宝, 等, 2010. 利用循环3DVAR改进黄海海雾数值模拟初始场Ⅰ:WRF数值试验[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1): 1-9.
万小雁, 包云轩, 严明良, 等, 2010. 不同陆面方案对沪宁高速公路团雾的模拟[J]. 气象科学, 30(4): 487-494.
宋润田, 2000. 平流雾和辐射雾时边界层温度场及风场结构特征的对比分析[J]. 海洋预报, 17(3): 11-20. DOI:10.11737/j.issn.1003-0239.2000.03.002
严文莲, 濮梅娟, 王巍巍, 等, 2009. 一次罕见的辐射-平流雾研究(Ⅰ)——生消物理过程分析[J]. 气象科学, 29(1): 9-16.
封洋, 张国正, 朱彬, 等, 2009. 一次罕见的辐射-平流雾研究(Ⅱ)——雾水化学性质分析[J]. 气象科学, 29(1): 17-24.
张光智, 卞林根, 王继志, 等, 2005. 北京及周边地区雾形成的边界层特征[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35(增刊): 73-83.
刘熙明, 胡非, 邹海波, 等, 2010. 北京地区一次典型大雾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9(5): 1174-1182.
黄健, 王斌, 周发琇, 等, 2010. 华南沿海暖海雾过程中的湍流热量交换特征[J]. 大气科学, 34(4): 715-725.
陆春松, 牛生杰, 杨军, 等, 2010. 南京冬季一次雾过程宏微观结构的突变特征及成因分析[J]. 大气科学, 34(4): 681-690.
吴彬贵, 张宏升, 张长春, 等, 2010. 华北地区平流雾过程湍流输送及演变特征[J]. 大气科学, 34(2): 440-448.
王介民, 刘晓虎, 祁永强, 1990. 应用涡旋相关方法对戈壁地区湍流输送特征的初步研究[J]. 高原气象, 9(2): 120-129.
陈铭夏, 李宗恺, 王庆安, 2000. 南京市近地层湍流结构及其输送特征的研究[J]. 气象科学, 20(2): 111-119.
徐祥德, 卞林根, 丁国安, 2003. 城市大气环境观测工程技术与原理[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徐祥德, 周秀骥, 卞林根, 等, 2009. 城市环境综合观测与大气环境动力学研究[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秦世广. 中国地面太阳辐射长期变化特征、原因及其气候效应[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9.
赵东. 中国太阳能长期变化及计算方法研究[D]. 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9.
王英, 李令军, 李金香, 2009. 北京冬季雾日大气污染结构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 22(9): 1032-1038.
樊曙先, 黄红丽, 樊韬, 等, 2009. 南京北郊雾天PM10中多环芳烃粒径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 30(9): 2707-2714.
汤莉莉, 牛生杰, 陆春松, 等, 2008. 南京市郊雾水中重金属和大气污染物的观测分析[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31(4): 59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