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广东省中心气象台,广州 510080
2. The Centr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of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80
持续性雾天气所造成的能见度降低往往给船舶航行带来困难,诱发公路交通事故,妨碍飞机起降,给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干扰。加深对持续性雾天气的认识,提高其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历来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大量研究揭示了我国不同地区雾的气候特征[1-9], 吴兑等[7],周亚军等[8],张朝锋[9]指出华南地区雾主要出现在春季, 冬季次之, 夏、秋季较少。还有一些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区雾发生的环流背景和气象条件[10-16], 张燕光、郭秀英等提出了华南沿海春季雾和海雾的天气分型[13-14],何云开等分析了南海北部近岸春季海雾的年际变化, 指出海雾日数偏多年华南沿海850 hPa上空存在一个由南向北的暖平流[15],万齐林等研究了南岭局地小地形背风坡的增雾作用[16]。近年来,为了探讨雾更为细致的结构和演变,很多学者选取典型个例开展雾的诊断分析[17-28]和数值研究[29-31],何立富等、孙连强等、濮梅娟等、谢小敏等[23-26]指出低层暖湿平流、近地逆温层、对流层中下部的“干暖盖”对雾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 黄辉军等、吴兑等[27-28]分析了华南不同地区雾的微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特征, 樊琦等[30-31]通过数值模拟,探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雾生消的机制和结构。基于各种研究成果,不少学者提出了雾的预报方法和系统[13-14, 24, 32-33, 35]。珠江口地区紧邻珠江且濒临南海,水汽丰沛,是雾多发地区,且该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持续性雾天气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相对突出,但目前有关珠江口持续性雾天气的研究还较少,对雾生消的环流特征及物理机制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揭示了珠江口地区持续性雾天气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分布特征,通过诊断分析有利于雾生消的海平面气压场、高低空高度场、风场、温度场、水汽及大气层结结构,总结出珠江口地区出现持续性雾天气的主要环流形势有3种(A型——低压或倒槽的东侧、B型——高压的底部或后部,C型——均压场),并选取典型个例分析了严重雾事件生消的物理机制,为持续性雾的预报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根据《地面观测规范》规定,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天气现象。本文的雾日统计以地面观测记录为准,即20:00至翌日20:00出现雾则计为1个雾日,并定义3个以上代表站有雾出现,且雾持续3天以上的雾过程为珠江口持续性雾。同时,为严格区分雾与霾,本文按照相对湿度大于90%的判据[34]对入选雾过程进行了核实。本文所选取的代表站为珠江口及其附近地区的中山、深圳、斗门、顺德、番禺、上川岛等19站。研究所使用的资料包括:珠江口19个代表站的逐日天气现象、能见度、湿度、风等逐日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清远站的探空资料及NCEP/NCAR全球逐日再分析资料,资料起止时间为1980—2006年。
2 持续性雾的气候统计特征按照文中持续性雾的定义,统计出1980—2006年间,珠江口地区共出现持续性雾73次,平均每年2.7次。持续性雾的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年份有5次,最少的年份仅1次,20世纪80年代呈明显的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呈增加趋势(图 1)。一年中,持续性雾主要出现在10月至次年5月(图 2),其中,春季(主要是3、4月)出现持续性雾天气的概率最大,占全年的46%;其次是冬季,出现概率达37%;秋季较少,出现概率仅16%;6—9月还未出现过持续性雾天气。
珠江口地区出现持续雾时的地面天气形势可分为3类:A型——低压或倒槽的东侧,B型——高压底部或后部,C型——均压场。其中,A型发生频率最高,达49%,主要出现在3—4月,以3月最多,雾持续时数很长,出雾时段主要是凌晨至上午和傍晚;B型出现频率达25%,主要在1—3月,雾持续时数也较长,出雾时段与A型类似;C型出现频率为26%,主要在10—12月,雾持续时数不长,出雾时段在凌晨和上午。
3.1 A型——低压或倒槽的东侧春季,海平面气压场上,冷高压减弱入海,中心在长江口以东的洋面上,广西、贵州境内有一个弱低压(倒槽),广东处于入海高压的后部和低压(倒槽)的东侧(图 3a),受其影响,珠江口地区低层(1000 hPa)吹偏南风,将暖湿空气从南海输送到珠江口附近,易发生平流雾。之后,随着海上高压的减弱远离和低压(倒槽)的发展东移,珠江口的偏南风加强,暖湿空气的输送也加强,雾进一步发展。后期北方冷高压脊南压(图 3b),干冷空气从中路或东路入侵,雾逐渐消散,或是当低压(槽)东移后如珠江口的南风风速过大,也不利于雾的发展。另外,在雾发展的整个过程中,850 hPa风场上广东受西南气流控制,大风中心位于两广交界处,有时可达到低空急流的强度,珠江口地区位于大风中心的右前方,存在风速的反气旋性切变,为负涡度区控制,层结稳定。500 hPa上,雾发生时,中低纬的西风气流较平直,有时会有弱的槽脊波动,但整个环流形势稳定。A型环流与张朝锋[9]、张燕光[13]、郭秀英等[14]提出的入海高压后部型有相似之处,但如仅处于入海高压的后部,珠江口近地层受东北偏东风控制,很难有持续雾发生,只有当广东西侧的低压发展东移, 近地层转为偏南风时,雾才会发展加强。
冬春季,海平面气压场上,北方冷高压中心在贝加尔湖附近,向南伸展成西北至东南走向或南北向的高压脊,1020 hPa线通常在25°N以北,珠江口地区位于高压脊的底部或后部,西侧有一个倒槽(图 4a),低层(1000hPa)吹偏东风或偏南风,偏东(偏南)气流将暖湿空汽从西太平洋(南海)输送到珠江口附近,暖湿气流经过较冷的陆面,加上大气层结稳定,易发生平流雾。后期,北方冷高压主体南压,1020hPa线越过25°N以南(图 4b),珠江口地区低层转为偏北风或东北风,干冷空气使得雾消散。另外,与A型类似,850hPa珠江口地区也是位于西南低空急流中心的右前方,为负涡度区控制。500hPa环流稳定,中纬呈纬向型环流形势。
另外,在A型发展的后期,如果北方有新的冷高压南压,但冷空气移动速度较慢,天气形势由A型向B型转变;而在B型发展的后期,如冷高压不强,没有南下到广东而是从长江口以北减弱入海,广东西侧的低压槽东移,天气形势会由B型向A型转变。当A、B型环流紧连着发生时,常造成持续时间较长的严重雾过程。
3.3 C型——均压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上,北方冷高压位置偏北,广东境内等压线稀疏(图 5a),基本上是均压场,珠江口地区低层(1000 hPa)吹弱的偏北风,没有明显的暖湿空气输送,水汽条件不如A、B型充沛,但大气层结非常稳定,雾主要出现在凌晨和清晨且持续时间不长,可能是由辐射降温所引起,即辐射雾。后期,北方干冷空气快速南下(图 5b),雾逐渐减弱消失。C型雾发生期间,850 hPa广东上空是一个反气旋性环流,500 hPa受副热带高压或弱脊控制。
危害较重的持续雾往往发生在A、B型环流相继出现的情况下,其持续时间较长且影响范围广。2005年2月23—26日,珠江口地区发生一次严重雾过程,持续时间长达4天, 最小能见度不足100 m。受其影响,24日发生多起客轮就地抛锚事件,广州15条轮(车)渡航线停航,25日广深高速公路及邻近的107国道上出现长达几十千米的堵车长龙。雾前期属于A型环流,后期由A型向B型转变。本文通过对此典型个例的分析,初步探讨严重雾事件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
4.1 雾演变过程和环流特征2005年2月22日,海平面气压场上,冷高压入海减弱,中心在140°E附近,广东西侧是一个低压倒槽,珠江口以西地区近地层(1000hPa)受入海高压影响吹东北风,以东地区受西面倒槽影响吹东南风(图 6a),广东大部地区有轻雾出现(图 7a)。23日,入海高压东撤,西侧的倒槽东移并加强为闭合的低压中心,珠江口地区位于低压东侧,近地层吹偏南风(图 6b),珠江口以西出现大范围能见度小于1 km的雾天气(图 7b)。24日,随着低压的进一步发展东移,珠江口地区的偏南风加强(图略),雾区向东扩展(图略)。25日,北方又有冷空气从中路南下,大陆冷高压向南伸展成西北至东南走向的高压脊,1020hPa线在25°N以北,广东处于高压脊底部,其西侧的低压向南收缩,天气形势由A型向B型转变,珠江口近地层吹偏东风,其以北是偏北风,以南是偏南风(图 6c),冷暖空气交汇使雾天气继续维持,雾区由北向南收缩(图 7c)。26—27日,随着冷空气进一步南下,1020 hPa线越过25°N,珠江口近地层转吹偏北风(图 6d),雾消散(图 7d)。雾强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图 8),午夜2时至上午8时,雾发展加强,能见度低于1 km,相对湿度在95%左右,而中午前后至夜晚,雾减弱,能见度上升而相对湿度降低,表现出明显的辐射雾特征,且期间珠江口大部地区温度日较差在5 ℃以上,说明雾是由夜晚辐射降温而形成。但在雾形成后,是近地层持续的暖湿平流使得雾得以维持,因此这是一次平流辐射雾。
图 9a是23日00时(世界时)清远站的T-lnp图,可以看出:雾发展时,不稳定能量面积为负,地面到700 hPa的θse随高度递增,对流有效位能为0,对流层低层有明显的逆温现象,说明雾发生时大气层结比较稳定。另外,近地层温度露点差很小,水汽基本处于饱和状态,925 hPa以上温度露点差明显加大。风场上,近地层吹东南风,925和850 hPa吹西南风,700 hPa吹西北偏西风,风向随高度的增加呈顺时针旋转,存在暖平流。雾减弱后(图 9b),负的不稳定能量面积减小,近地层(900 hPa以下)的逆温现象也减弱,表明雾减弱后大气层结虽仍然稳定,但稳定度有所减弱。同时,近地层的温度露点差明显加大,风向随高度的增加仍然存在顺时针旋转。
图 10是珠江口区域平均的温度平流和湿度平流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由此可见:雾发展前期(22—24日),由于珠江口处于低压东侧,近地层以偏南风为主,偏南气流将南海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输送到珠江口,使该地区近地层存有明显的暖平流(图 10a)和湿平流(图 10b),为雾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水汽和热力条件。同时,由于珠江口处于700 hPa暖脊区的前部和850 hPa西南气流中的暖平流区前部,使该地区的对流层中低层也有较强的暖平流(图 10a),与暖平流相对应的是干平流(图 10b)。对流层中低层的增温减湿会形成一种“干暖盖”,在其作用下,近地层空气趋向更加潮湿,而其上面空气趋向更加干暖,气层变得更加稳定,有利于雾的维持和发展[24]。另外,此期间珠江口地区近地层大部分时间存在较弱的上升运动(图 11a),垂直速度为0~-0.08hPa·s-1,同时还存在着弱的水汽辐合(图 11b)。近地层的浅层抬升有利于饱和湿空气的凝结以及逆温层的维持[23],水汽的弱辐合有利于雾在垂直方向上的发展。
雾发展后期(25日),珠江口地区处于高压脊底部,近地层以偏东风为主,但其以南地区仍是偏南风。近地层的暖湿平流有所减弱,但仍存在弱的水汽辐合和浅层上升,对流层中下部仍有“干暖盖”,使得雾继续维持。
雾减弱消散阶段(26—27日),由于冷高压脊进一步南扩,珠江口地区近地层转为偏北风。北方干冷空气的入侵使得该地区近地层转为冷平流(图 10a)和干平流(图 10b),并出现了下沉运动,近地层水汽饱和度减小,逆温现象减弱。同时,由于冷空气对暖湿空气的抬升作用,对流层中下部出现较强的增温增湿,大气层结的稳定度减弱,珠江口地区出现了较明显的雨水,雾天气结束。
5 小结(1) 珠江口地区持续性雾集中出现在10月至次年5月,尤其是春季出现概率最大。持续性雾的年际变化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前呈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呈增加趋势。
(2) 出现持续性雾的环流形势可分为3种:A型——低压或倒槽的东侧,近地层偏南风输送南海的暖湿空气到珠江口形成平流雾;B型——高压的底部或后部,近地层偏东风输送西太平洋暖湿空气到珠江口形成平流雾;C型——均压场,近地层没有明显暖湿空气输送,层结稳定形成辐射雾。后期,北方干冷空气南下,或是西边低压槽东移使得珠江口地区的偏南风风速过大,促使雾消散。
(3) A、B型环流相继出现时会引发严重的雾事件。近地层暖湿平流的输入、浅层抬升、水汽弱辐合以及对流层中下部的“干暖盖”有利于饱和湿空气的凝结和逆温层的维持,是雾形成和维持的物理机制,而伴随偏北风南下的干冷平流是雾消散的主要因素。
李子华, 2001. 中国近40年来的雾研究[J]. 气象学报, 59(5): 616-623. DOI:10.11676/qxxb2001.065 |
刘小宁, 张洪政, 李庆祥, 2005. 我国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初步解释[J]. 应用气象学报, 16(2): 220-230. DOI:10.11898/1001-7313.20050227 |
向波, 刘德, 廖代强, 2003. 重庆雾的特点及其变化分析[J]. 气象, 29(2): 48-52.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3.02.012 |
郑玉萍, 李景林, 2008. 乌鲁木齐近31年雾天气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 34(8): 22-28.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8.08.003 |
张宗灏, 王咏青, 2007. 鲁西南雾的统计特征[J]. 气象, 33(11): 82-86.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7.11.013 |
张飒, 冯建设, 2005. 济青高速公路大雾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影响[J]. 气象, 31(2): 70-73.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5.02.017 |
吴兑, 赵博, 邓雪娇, 等, 2007. 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恶劣能见度研究[J]. 高原气象, 26(3): 649-654. |
周亚军, 刘燕, 2008. 广州市雾与霾的天气和气候特征[J]. 广东气象, 30(2): 16-18. |
张朝锋, 2002. 粤东海区海雾的气候特征分析[J]. 广东气象, 2: 20-21. DOI:10.3969/j.issn.1007-6190.2002.02.007 |
常军, 黄玉超, 李素萍, 等, 2007. 河南省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500hPa环流特点分析[J]. 气象, 33(6): 83-87. |
黄培强, 王伟民, 魏阳春, 2000. 芜湖地区持续性雾的特征研究[J]. 气象科学, 20(4): 494-502. |
毛冬艳, 杨贵名, 2006. 华北平原雾发生的气象条件[J]. 气象, 32(1): 78-83.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6.01.013 |
张燕光, 1999. 华南沿海春季雾的分析和预报[J]. 气象, 25(2): 53-55. DOI:10.7519/j.issn.1000-0526.1999.02.011 |
郭秀英, 糜若夫, 谢炯光, 1991. 华南沿海春季海雾与天气型关系的统计分析及预报[J]. 广东气象, 1: 25-27. |
何云开, 黄健, 贺志刚, 等, 2008. 南海北部近岸春季海雾的年际变化[J]. 热带海洋学报, 27(5): 6-11. |
万齐林, 吴兑, 叶燕强, 2004. 南岭局地小地形背风坡增雾作用的分析[J]. 高原气象, 23(5): 709-713. |
钟加杰, 刘峰, 2000. 华南春季一次锋面雾的边界层特征[J]. 广东气象, 1: 2-4. DOI:10.3969/j.issn.1007-6190.2000.01.001 |
宋润田, 孙俊廉, 2000. 冷雾的边界层温湿层结特征[J]. 气象, 26(1): 43-45.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0.01.009 |
江玉华, 王强, 王正兴, 等, 2009. 一次平流辐射雾的边界层特征及雾水离子组分研究[J]. 气象, 35(2): 19-28.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9.02.004 |
屈凤秋, 刘寿东, 易燕明, 等, 2008. 一次华南海雾过程的观测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4(5): 490-496. |
王丽荣, 连志鸾, 2005. 河北省中南部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J]. 气象, 31(4): 65-68.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5.04.015 |
康志明, 尤红, 郭文华, 等, 2005. 2004年冬季华北平原持续雾天气的诊断分析[J]. 气象, 31(12): 51-56.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5.12.010 |
何立富, 李峰, 李泽椿, 2006. 华北平原一次持续性雾过程的动力和热力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 17(2): 160-168. DOI:10.11898/1001-7313.20060206 |
孙连强, 柳淑萍, 高松影, 等, 2006. 丹东附近海域海雾产生的条件及天气学预报方法[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2(1): 25-28. |
濮梅娟, 张国正, 严文莲, 等, 2008. 一次罕见的平流辐射雾过程的特征[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38(6): 776-783. |
谢小敏, 刘敏, 2006. 深圳一次罕见连续雾天气的特点及成因[J]. 广东气象, 2: 30-32. DOI:10.3969/j.issn.1007-6190.2006.02.008 |
黄辉军, 黄健, 刘春霞, 等, 2009. 茂名地区海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J]. 海洋学报, 31(2): 17-23. |
吴兑, 2004. 南岭大瑶山浓雾雾水的化学成分研究[J]. 气象学报, 62(4): 476-485. DOI:10.11676/qxxb2004.048 |
周小刚, 王强, 邓北胜, 等, 2004. 北京市一次雾过程边界层结构的模拟研究[J]. 气象学报, 62(4): 468-475. DOI:10.11676/qxxb2004.047 |
Fan Qi, Wang Anyu, Fan Shaojia, 2005. Numerical Experiment Research of a Marine Fog Event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Region[J]. Acta Meteor Sinica, 19(2): 231-240. |
樊琦, 吴兑, 范绍佳, 等, 2003. 广州地区冬季一次雾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 42(1): 83-86. |
吴洪, 柳崇健, 邵洁, 等, 2000. 北京地区雾形成的分析和预报[J]. 应用气象学报, 11(1): 123-127. |
吴兑, 邓雪娇, 游积平, 等, 2006. 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能见度预报系统[J]. 热带气象学报, 22(5): 417-422. |
吴兑, 2006. 再论都市霾与雾的区别[J]. 气象, 32(4): 9-15.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6.04.002 |
田华, 王亚伟, 2008. 京津塘高速公路雾气候特征与气象条件分析[J]. 气象, 34(1): 66-77.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8.0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