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索
  气象   2009, Vol. 35 Issue (1): 37-47.  

研究论文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徐小红, 余兴, 戴进, 2009. 气溶胶对秦岭山脉地形云降水的影响[J]. 气象, 35(1): 37-47. DOI: .
[复制中文]
Xu Xiaohong, Yu Xing, Dai Jin, 2009. Effect of Aerosol on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in Qinling Mountains[J]. Meteorological Monthly, 35(1): 37-47. DOI: .
[复制英文]

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5004)和科技部公益项目(2005DIB3J099)

文章历史

2008年5月28日收稿
2008年9月28日收修定稿
气溶胶对秦岭山脉地形云降水的影响
徐小红 , 余兴 , 戴进     
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安,710014
摘要:以华山站为影响站,其周围华阴、渭南、西安为对比站,通过对影响站与对比站降水之比—地形强化因子(Ro)的变化趋势以及Ro与能见度变化关系的分析,研究了气溶胶对秦岭地形云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观测以来Ro逐年递减,1980年后Ro递减更快,减幅达20%;Ro的减小趋势与能见度递减、气溶胶递增相吻合,说明气溶胶的增加抑制了地形云降水;华山1980年后的年平均雨量比1980年前减少了15%,达132mm,而平原地区的减少量不超过3%(16mm)。分析气溶胶抑制地形云降水的物理过程发现,Ro的递减主要是减少了中小雨(日雨量小于30mm)的天数,而对大于30mm的降水影响较小,说明气溶胶对浅薄的生命期较短的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在以动力强迫抬升为主的春秋季,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平原地区,1980—2004年间降水减少了20%~30%;在热力作用下,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与平原地区相当。
关键词气溶胶    地形云降水    地形强化因子(Ro)    抑制作用    
Effect of Aerosol on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in Qinling Mountains
Xu Xiaohong, Yu Xing, Dai Jin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 of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14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set of observations of precipitation and visibility range since 1954 at the top of Mountain Hua, the ratio between the precipitation at Mt. Hua and at the nearby plain stations,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orographic enhancement factor Ro,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 and visibility, were applied to quantitatively learn the ways that air pollution aerosols suppress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Ro decreased gradually during the measurement period, and most of the decrease occurred after 1980, about 20%, matched with the decreasing visibility and increasing aerosol, which indicates that enhanced pollution aerosols suppress the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The decrement of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at Mt. Hua after 1980 was 132mm, 15%,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1980, and while the decrease was about 16mm, 3%, at the plain stations. The decrease in Ro is mainly caused by days of the light and moderate rain (daily precipitation of less than 30 mm), but not by days with more than 30 mm,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thin short living orographic clouds are much more susceptible to precipitation suppression by air pollution aerosols. Under dynamical uplift, the suppression of aerosol to clouds on the mountain top is stronger than that to clouds at plains, and causes 20%-30% decrease of precipitation at Mt. Hua from 1980 to 2004. On the contrary, for the thermo-dynamically driven clouds, the suppression of aerosol is equivalent to clouds on the mountain top and at plains.
Key words: Aerosol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orographic enhancement factor Ro    precipitation suppression    
引言

气溶胶粒子对云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充当云凝结核(CCN)和成冰核(IN)来实现的。在云中,充当CCN的气溶胶粒子按大小分为三类,半径小于0.01μm的粒子通常没有活性,不影响云的微物理结构,半径在0.01μm~1μm的粒子会延缓雨水的形成而抑制降水[1-3],半径大于1μm的粒子将增加降水[4-5]。Gunn和Phillips[6]利用云室实验表明,大气气溶胶增加了云凝结核数量,使小云滴浓度增大,减缓了云滴间的碰并,从而抑制降水。Rosenfeld等[7-9]通过卫星观测研究表明,城市和工业大气污染气溶胶会抑制对流云降水,对于云顶暖于-10℃的对流云,气溶胶会完全切断降水。Borys等[10]指出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洛矶山脉干净大气中加入1μgm-3硫酸盐气溶胶,地形降雪减少达50%。Rosenfeld和Givati[11-13]利用城市和工业区附近山区降水与海岸边降水比值Ro,研究了气溶胶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色列和加利福尼亚中部、南部城市地区的Ro减少了15%~25%,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州北部洁净区,Ro保持稳定,但在人口与工业密集的西雅图东部地区,Ro却明显降低,在对太平洋沿海地区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Lynn等[14]通过显式微物理云模式模拟证明了当CCN浓度增加时,内华达地形云降水被抑制。Griffith等[15]运用Rosenfeld的分析方法,验证了冬季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

地形云主要是气流流经山脉时受地形强迫抬升而形成的,此时在迎风坡低层堆积的气溶胶粒子极易随气流被抬升入云,大大地增加了地形云中凝结核数量,使小云滴浓度增大,削弱了云滴间的碰并,推迟了云水向雨水的转化,抑制降水。而平原地区由于没有地形的强迫抬升,低层的气溶胶粒子只能通过湍流扩散或者热力抬升入云,加之云底一般离地有好几百米高度,大多在大气边界层顶以上,使得入云的气溶胶浓度较低,因此地形云比平原地区的云受气溶胶影响的程度总体上更高。故选取秦岭地形云受气溶胶影响程度较高的山顶华山站为影响站,将其周围平原云受气溶胶影响程度较低的华阴、渭南、西安为对比站,进行分析。

关中地区是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人口与城镇分布最密集、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1950年代至1970年代就是我国工业建设的重点区域,特别是1980年以来,关中地区和我国的许多地方一样,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人口密集,其人口占全省的60%,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3%。因此将1980年作为关中城市、工业快速发展的分界点,探讨城市污染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影响问题。

1 研究区域

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气候、地理分界线,在气候、水文、植被分布上南北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山脉以北气候比较干旱,以南温暖湿润。秦岭年降水量1000mm左右,是关中经济区的主要供水源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主要补水区。华山位于秦岭的东北部,山势陡峭,降水丰富,平均年降水量达830mm左右,关中平均年降水量550mm左右。因此开展秦岭地区云降水研究意义重大。

关中平原地处陕西的中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大气污染严重。其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山脉阻隔,不利于气溶胶的输送扩散,造成该地区气溶胶浓度总体偏高。而关中的中心城市西安,自1980年开始进入城市化快速推进期,总人口由511.9万发展到2001年的694.8万,耕地面积由1970年的369.4×103hm2减少到2001年的287.8×103hm2,城市建设用地由1990年的120.7km2增加到2001年的183.7km2,2003年城市车辆已超过30万辆。随着经济活动、人口、车辆的增加,造成西安大气气溶胶浓度偏高,城市上空常出现气溶胶阴霾覆盖现象,成为中国北方典型的有显著大气污染问题的城市。与中国其它城市相比,西安的颗粒物负载与包头、兰州、北京、乌鲁木齐、成都相似[16-17],有机碳和碳元素水平高于亚洲大多数城市[18],污染严重,是开展气溶胶对云降水影响研究的较理想区域。故选取华山与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讨论气溶胶对降水的影响问题。表 1列出了各站的地理信息。

表 1 影响站和对比站地理信息
2 研究方法

气溶胶对降水的影响较为复杂,全球和区域的大气环流也影响着降水,要想从对降水影响的诸多因素中找出气溶胶对降水的影响量,一种方法是在受气溶胶影响程度高的地方选择一个影响站,而在其附近受气溶胶影响程度低的地方选取若干个对比站(使分析结果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当影响站与对比站的降水量高度相关(确保其它因素对降水量的影响是相似的)时,其比值Ro(地形强化因子:影响站与对比站的降水量之比)的变化主要反映出气溶胶对降水的影响,而其它因素对Ro的变化影响较小。

气溶胶排放到大气中数小时后,就能够活化成CCN,其CCN的活性主要取决于气溶胶的大小(以粒径小于2.5μm为主),对气溶胶的化学成分不敏感[19]。在研究气溶胶对降水的影响中,表征入云气溶胶特性的最理想资料是云底附近的气溶胶浓度与分布,但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可用;其次也可以用地面PM2.5资料,它可以直接反映出近地层起CCN作用的气溶胶(2.5μm)量,而入云的气溶胶量还取决于大气的湍流和热、动力状况等,PM2.5也是一种间接反映;另外用云底附近(华山站距地面1600m左右)的水平能见度来表征入云的气溶胶量也是可行的,因为能见度主要受气溶胶、相对湿度、降水和沙尘暴的影响,而华山站受沙尘暴影响的天数非常有限,当对能见度进行相对湿度和降水的订正后,能见度就可以反映出入云气溶胶状况。因此,选取华山站的能见度作为反映对降水影响的气溶胶表征量,分析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影响。研究中所用资料为华山站的降水、能见度及华阴、渭南、西安的降水资料,资料序列分别为西安及华山1954—2004年、渭南1959—2004年、华阴1970—2004年,对关中城市、工业快速发展的标志年份根据发展状况人为确定为1980年。

3 结果分析 3.1 降水相关性分析

首先检验影响站与各对比站的降水量是否相关,以确保对降水影响中,除气溶胶影响程度不同外,其它因素的影响相近。图 1为华山与3个对比站的相关图,由图可见:华阴与华山距离最近,相关最好,相关系数达0.84,华山与西安距离最远,相关较差,但相关系数也达0.75,均能满足相关性要求。

图 1 华山和对比站华阴、渭南、西安年降水的线性相关 a.1970—2004年,b.1959—2004年,c.1954—2004年
3.2 观测以来年降水的演变

图 2给出了影响站和各对比站的年降水量及Ro的变化趋势,图中P表示Ro变化的线性回归t检验的概率值,此值越小,说明相关越显著,这里各值均符合显著性要求。由图可见:(1)各站年降水量均呈递减趋势,华山降水的递减明显快于三个对比站,说明地形云降水递减明显大于平原地区;(2)以华阴、渭南、西安为对比站的3个Ro均呈现递减趋势,Ro递减斜率分别为-0.0062、-0.0072、-0.0061,各站Ro(2004年)与Ro(起始年)之比为0.80~0.86,反映出这些年Ro减小了14%~20%,也说明影响站相对于对比站降水量减少了14%~20%。

图 2 华山和三个对比站的年降水量及Ro的变化趋势 a.华阴1970—2004年,b.渭南1959—2004年,c.西安1954—2004年,Pt检验概率值

从影响站降水递减快、对比站递减慢的结果来看,降水的系统性变化不会导致这个结果,也很难解释这种现象,说明区域性降水的下降不会导致华山站的降水减少的这么多,存在着其它的局地因素影响使华山地形云降水递减比平原要大得多,这其中大部分原因可能是气溶胶增加引起的。为了分析Ro递减是否主要由气溶胶递增所致,进一步分析华山能见度(入云气溶胶表征量)的演变。

3.3 华山能见度演变

由于能见度观测方法在1980年做了调整,即:1980年前按等级观测,1980年后按距离观测,在分析中首先将能见度等级换算成距离,然后再进行相对湿度和降水的订正。如果相对湿度大于40%而小于99%,对能见度进行订正,订正公式[20]为:

VIS/VIS(订正)=0.26+0.4285log(100-RH)

RH以百分数计,log为常用对数。

如果一天的4次观测期间,有任何形态的降水或雾出现,那么这一天的能见度将会从订正的能见度时间序列中剔除。图 3a给出了逐日能见度(4次平均)值,图 3b为订正的能见度值。由图可见:(1)能见度观测方法的调整带来了明显的系统差异,分析时分1980年前、后两个时间序列;(2)订正和未订正的能见度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反映了此段时间内大气气溶胶的增加趋势[21-22];(3)1980年后、前未订正的能见度下降斜率分别为-0.203和-0.160,其比值为1.27,订正的能见度下降斜率分别为-0.321和-0.154,其比值达2.08,反映出1980年后比1980年前能见度递减更快、气溶胶递增更明显;(4)1980年前订正和未订正的能见度下降斜率分别为-0.154和-0.160,其比值为0.96,差异不大;1980年后订正和未订正的能见度下降斜率分别为-0.321和-0.203,其比值为1.58,差异明显,说明相对湿度对能见度贡献显著(尤其当空气质量较差时),当用能见度作为气溶胶的表征量分析时,必须经相对湿度订正后才更加合理;(5)由第4.2节的分析看出,在同一时期,能见度与Ro的递减趋势一致,能见度的递减反映出空气污染程度增加、气溶胶浓度增大,由于Ro的变化主要反映气溶胶对降水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气溶胶的增加抑制了地形云降水,减小量为14%~20%。

图 3 华山日平均能见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a)能见度观测值,(b)能见度订正值

综上分析发现能见度的变化趋势在1980年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将1980年定为关中城市、工业快速发展的标志年份与能见度时间序列较为一致,可以以此年代划分来开展进一步的分析。

3.4 城市、工业发展污染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

由以上的分析,初步得到了1954年以来气溶胶抑制地形云降水的观测事实,为了进一步了解城市、工业快速发展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影响,分1980年前、后两个时段进行分析。

3.4.1 1980年前后年降水演变

表 2列出了各站年平均降水量及Ro值。由表可见,华山1954—1979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901mm,1980—2004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769mm,1980年后比1980年前降水减少了15%,达132mm;对比站西安1954—1979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576mm,1980—2004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560mm,1980年后比1980年前减少了3%,仅为16mm;渭南1959—1979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551mm(华山同期平均年降水量为871mm),1980—2004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573mm,1980年后比1980年前增加了4%,为22mm;华阴1970—1979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587mm(华山同期平均年降水量为876mm),1980—2004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572mm,1980年后比1980年前减少了3%,仅为15mm。对比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1980年前、后变化幅度不大,减少仅在3%以内,而影响站1980年后的平均年降水量比1980年前明显减少,减少程度15%,达132mm,Ro在1980年后比1980年前减少了10%~15%,与1980年后能见度的加速递减相吻合。

表 2 各站多年平均降水量(mm)及降水量比值

图 4给出了1980年前后各站年降水量及Ro的变化趋势,由图可见:(1)1980年前、后各站年降水量都呈递减趋势;(2)华山年降水量递减斜率与华阴、渭南、西安之比,1980年前分别为-1.26、-0.23和-1.03,1980年后分别为-2.18、-2.31和-3.42,反映出1980年后华山的年降水量递减比对比站快的多;(3)1980年前,Ro相对稳定略有增加,而1980年后Ro递减,2004年的Ro比1980年的Ro减小了11%~20%,反映出1980—2004年25年间华山降水相对平原地区减少了11%~20%,与4.2比较发现Ro递减主要是1980年后造成的。

图 4 华山和华阴、渭南、西安三站在1980年前后的年降水量及Ro的变化趋势 (a) 1980年前,(b) 1980年后,R为华山和各对比站年降水的相关系数

综上所述,在1980年前,降水影响因子Ro基本保持稳定略有增加,之后Ro明显递减,1980—2004年25年间减小了11%~20%,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突显;平原地区1980年前后的年平均雨量变化幅度不大,仅减小了3%,气溶胶对平原地区云降水的影响较小;而对秦岭山脉地形云降水,1980年后比80年前的年平均雨量明显减少,减少15%,达132mm,说明了城市工业发展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明显。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西部来说,其影响很大,持续下去造成的危害也相当严重,应给予高度关注。

为了进一步了解气溶胶抑制地形云降水的物理过程,一是分析不同日降水强度时的影响状况,二是分析在热力、动力机制下抑制作用如何。

3.4.2 1980年前后降水发生概率的变化

图 5ab分别给出了华山、西安的日降水发生概率(华山与西安的资料起始年份相同),由图可见:(1)华山1980年后与80年前相比,中、小雨天出现概率明显减少,1mm以上的小雨天概率由1980年前的25%降低到80年后的21%,减少了16%,10mm以上的雨天发生概率由1980年前的8%降低到80年后的6.5%,减少了19%,30mm以上的雨天发生概率基本维持稳定;(2)西安1980年后与80年前相比,小雨天出现概率有所减少,但减少程度明显低于华山,1mm以上的小雨天概率由1980年前的18%降低到80年后的17%,减少了6%,2mm以上的雨天发生概率基本没有变化。

图 5 影响站与对比站1980年前后日降水发生概率 a.华山站,b.西安站

众所周知,日降水强度越大,云体相对越厚,生命期越长。结合以上分析表明:气溶胶抑制华山地形云降水主要是减少了发生中小雨的天数,即气溶胶对浅薄的生命期短的降水云作用更明显,这是由于此类云没有足够的时间使大量的云水转化为雨水而造成的。对于平原地区,如西安站由于入云的气溶胶量较小,只对1mm以下的降水云有抑制作用,而对2mm以上的降水云基本没有影响;对于秦岭山脉,如华山站由于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使低层气溶胶随气流入云,随着入云气溶胶量的大幅增加,反映出对30mm以下的降水云抑制作用明显,说明入云气溶胶浓度越高,就有越厚的降水云会被气溶胶影响而减少降水。同时也表明,山区和平原地区由于气溶胶输送入云的机制不同,气溶胶抑制降水的程度也不同,对不同强度的降水云的影响也不同。

3.4.3 降水的季节分布

秦岭和关中地区的成云致雨过程在四季是不同的,春季主要以锋面过程为主,秋季存在着“秋淋”连阴雨天气过程,夏季以对流云降水过程为主,导致秦岭地形云降水在春秋季以动力强迫抬升为主,夏季则以热对流为主。因此,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趋势,寻找在热力及动力抬升作用下,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影响状况,以进一步了解其影响的物理过程。

由于冬季干燥,降水少(仅占年降水5%以下),雨量相关性差,所以不分析冬季的情况。表 3图 6给出了华山与对比站1980年后春、夏、秋三季的降水及Ro演变,分析可见:各站夏、秋、春三季的降水占年降水量的比重分别是45%、30%左右及20%~22%,夏季Ro变化与春秋季明显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影响机制。

表 3 各站1980年后春、夏、秋三季的降水及Ro

图 6 华山和华阴、渭南、西安1980—2004年春、夏、秋三季的降水量及Ro的变化趋势 a.春季3—5月,b.夏季6—8月,c.秋季9—11月

热对流为主的夏季,以华阴、渭南为对比站的Ro基本稳定、保持不变,Ro(2004年)与Ro(1980年)之比约为1,以西安为对比站的Ro存在着递减趋势(也许是相关性较差所致,相关系数0.63),但明显小于春秋季。众所周知,热对流降水大多属局地过程,入云气溶胶主要靠热力上升或湍流扩散将局地气溶胶输送入云,此时山区与平原对流云的气溶胶入云机制相同,入云的气溶胶量相当,受影响程度也相当,反映出Ro的大小基本稳定、保持不变,抑制降水程度相当。另外,降水性对流云相比较云体较厚、雨强较大,据4.4.2分析可知,气溶胶抑制降水主要表现为减少了中、小雨的天数,且对浅薄的云抑制降水作用明显,对云体较厚雨强较大的云抑制降水作用较弱。

以动力强迫抬升为主的春秋季,Ro之比春季为0.70~0.77,即春季降水在25年间减少了23%~30%;秋季Ro之比为0.77~0.80,即秋季降水在25年间减少了20%~23%,秋季抑制降水作用弱于春季,可能是“秋淋”连阴雨对气溶胶冲刷清除作用所致。相对于平原地区,在动力作用下,秦岭低层堆积的气溶胶粒子随气流抬升入云,增加了云中凝结核数量,使小云滴浓度增大,削弱了云滴间的碰并,推迟了云水向雨水的转化,抑制了降水。

综上所述,热力作用下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与平原地区相当,动力作用下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平原地区,25年间减少降水达20%~30%,抑制作用也强于没有剔除热力作用的年降水变化(见第3.4.1节降水减小了11%~20%)。

4 讨论

选取秦岭华山站为影响站,其附近平原的华阴、渭南、西安为对比站,利用有观测以来的降水、能见度资料,通过对降水、能见度及Ro的分析,研究了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影响。

首先自1954年以来Ro逐年递减,与能见度的递减、气溶胶的递增相吻合,说明气溶胶的增加抑制了地形云降水,降水相对减少了14%~20%。尤其是1980年后能见度递减加快、气溶胶递增明显,城市、工业快速发展的污染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突现,1980—2004年间Ro减小了11%~20%,华山1980年后比1980年前的年平均雨量减少了15%,达132mm,而平原地区降水量仅减少了3%,说明1980年后是造成观测以来Ro递减的主要时期。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西部来说,气溶胶抑制地形云降水会加重关中水资源的缺乏,持续下去会造成严重危害,应给予高度关注,并针对此类云实施人工催化,以减轻城市工业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其次分析气溶胶抑制地形云降水的物理过程发现,气溶胶的增加主要是减少了发生中小雨(日雨量小于30mm)的天数,而对大于30mm的降水影响较小,即气溶胶对浅薄的生命期较短的地形云降水抑制更明显;在动力作用下,秦岭低层堆积的气溶胶粒子随气流抬升入云,增加了云中CCN数量,小云滴浓度增大,削弱了云滴间的碰并,推迟了云水向雨水的转化,抑制降水作用明显强于平原地区,1980—2004年25年降水减少达20%~30%(大于同期11%~20%);在热力作用下,高山与平原地区入云气溶胶量相当,对地形云的抑制降水作用与平原地区也相当,Ro约为1。

以上研究结果仅为华山观测事实的分析结果,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Segal Y, Khain A, Pinsky M, 2004. Effects of atmospheric aerosol on precipitation in cumulus clouds as seen from 2000-bin cloud parcel microphysical model: sensitivity study with cloud seeding applications[J]. Q. J. R.Meteorol. Soc, 130: 561-582. DOI:10.1256/qj.02.168
Khain A, Pokrovsky A, Sednev I, 1999. Some effects of cloud-aerosol interaction on cloud microphysics structure and precipitation formation: Numerical experiments with a spectral microphysics cloud ensemble model[J]. Atmos. Res, 52: 195-220. DOI:10.1016/S0169-8095(99)00027-7
Andreae M O, Rosenfeld D, Artaxo P, et al, 2004. Smoking rain clouds over the Amazon[J]. Science, 303: 1337-1342. DOI:10.1126/science.1092779
Yin Y, Levin Z, Reisin T G, et al, 2000. The effects of giant cloud condensational nuclei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ecipitation in convective clouds: A numerical study[J]. Atmos. Res, 53: 91-116. DOI:10.1016/S0169-8095(99)00046-0
Rosenfeld D, Lahav R, Khain A, et al, 2002. The Role of sea spray in cleansing air pollution over ocean via cloud processes[J]. Science, 297: 1667-1670. DOI:10.1126/science.1073869
Gunn R, Phillips B B, 1957.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the initiation of rain[J]. J. Meteor, 14: 272-280. DOI:10.1175/1520-0469(1957)014<0272:AEIOTE>2.0.CO;2
Rosenfeld D, 1999. TRMM observed first direct evidence of smoke from forest fires inhibiting rainfall[J]. Geophys. Res. Lett, 26: 3105-3108. DOI:10.1029/1999GL006066
Rosenfeld D, 2000. Suppression of rain and snow by urban and industrial air pollution[J]. Science, 287: 1793-1796. DOI:10.1126/science.287.5459.1793
Rosenfeld D, Lahav R, Khain A, et al, 2002. The Role of sea-spray in cleansing air pollution over ocean via cloud processes[J]. Science, 297: 1667-1670. DOI:10.1126/science.1073869
Borys R D, Lowenthal D H, Cohn S A, et al, 2003. Mountain and radar measurements of anthropogenic aerosol effects on snow growth and snowfall rate[J]. Geophys.Res. Lett, 30: 1538. DOI:10.1029/2002GL016855
Givati A, Rosenfeld D, 2005. Separation between Cloud Seeding and Air Pollution Effects[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44: 1298-1314. DOI:10.1175/JAM2276.1
Givati A, Rosenfeld D, 2004. Quantifying precipitation suppression due to air Pollu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43: 1038-1056. DOI:10.1175/1520-0450(2004)043<1038:QPSDTA>2.0.CO;2
Rosenfled D, Givati A, 2006. Evidence of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suppression by air pollution—Induced aerosols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45: 893-911. DOI:10.1175/JAM2380.1
Lynn B, Khain A, Rosenfeld D, et al, 2006. Effects of aerosols on precipitation from orographic clouds[J]. In pres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Griffith D A, Solak M E, Yorty D P, 2005. Is Air pollution impacting winter orograhic precipitation in Utah?[J]. Weather Modification Association, Journal of Weather Modification, 37: 14-20.
Hashimoto Y, Sekine Y, Kim H K, et al, 1994. Atmospheric fingerprints of East Asia, 1986-1991 an urgent record of aerosol analysis by the JACK network[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8: 1437-1445. DOI:10.1016/1352-2310(94)90206-2
Briant L D, Guo J X, 2000. Airborne particulate study in five cities of China[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4: 2703-2711. DOI:10.1016/S1352-2310(99)00528-2
Cao J J, Judith C C, Lee S C, et al, 2005. 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atmospheric organic and elemental carbon during fall and winter of 2003 in Xi'an, China[J]. Atmos. Chem. Phys. Discuss, 5: 3561-3593. DOI:10.5194/acpd-5-3561-2005
Dusek U, Frank G P, Hildebrandt L, et al, 2006. :Size matters more than chemistry for cloud nucleating ability of aerosol particles[J]. Science, 312: 1375-1378. DOI:10.1126/science.1125261
Daniel Rosenfeld, Jin Dai, XingYu, et al, 2007. Inverse relations between amounts of air pollution and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J]. Science, 315: 1396-1398. DOI:10.1126/science.1137949
Qiu J, Yang L, 2000.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of atmospheric aerosol optical depths and visibility in North China during 1980-1994[J]. Atmos. Environ, 34: 603-609. DOI:10.1016/S1352-2310(99)00173-9
宗雪梅, 邱金桓, 王普才, 2005. 近10年中国16个台站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0(2):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