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索
  气象   2008, Vol. 34 Issue (12): 114-118.  

每月天气与气候--2008年9月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田伟红, 2008. 江南华南出现高温  三个台风登陆我国——2008年9月——[J]. 气象, 34(12): 114-118. DOI: .
[复制中文]
2008. [J]. Meteorological Monthly, 34(12): 114-118. DOI: .
[复制英文]
江南华南出现高温  三个台风登陆我国——2008年9月——
田伟红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2008年9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福建、广东、海南的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月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广西、青海月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多。月内下旬中后期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寒露风天气; 台风“森拉克”、“蔷薇”和“黑格比”登陆我国; 新疆北部、黑龙江大部气象干旱得到不同程度缓和;江南、华南等地出现高温天气。

1 天气概况 1.1 降水

9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4.8mm,接近常年同期(65.4mm)。月降水量(图 1),东北大部、西北中西部、黄淮中南部、江汉东部及内蒙古大部、西藏西部和南部、江西北部等地不足50mm;西北中东部、华北、黄淮北部、江南大部、华南、西南中东部等地在50~200mm之间;四川东北部、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海南、浙江沿海等地在200~300mm之间,广西南部及海南北部的部分地区超过300mm。

图 1 2008年9月全国降水量图(单位:mm)

与常年同期相比(图 2),西北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华北大部及新疆东部、西藏西部、内蒙古中部、四川东北部、广西中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多3成至2倍,其中西藏西南部、青海西北部、新疆东南部等地偏多2倍以上;黄淮南部、江淮大部、江汉大部、江南北部、华南东部及云南北部、四川南部、贵州北部、西藏东南部、辽宁大部、内蒙古东部等地偏少3~8成,新疆南部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全国其余地区基本接近常年。9月,广西、青海月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多;中旬,云南、湖南降水量分别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和次小值;下旬,广西、甘肃、青海的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天津、宁夏的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大值。

图 2 2008年9月全国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位:%)
1.2 气温

本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图 3),西北地区中部、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中东部及内蒙古中西部、新疆东部和南部、辽宁、黑龙江南部等地偏高1~2℃,其中江南中东部及四川东南部等地偏高2~4℃;黑龙江西北部、西藏西部偏低1~2℃;全国其余地区基本接近常年。9月,福建、广东、海南的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云南为次高值;四川为第三高。中旬,河北、内蒙古、广东、广西、海南、甘肃的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北京、天津、辽宁、江苏、安徽、福建、湖南、云南、新疆的平均气温为次高值;下旬,福建、广东、云南的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四川为次高值。

图 3 2008年9月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图(单位:℃)
2 环流特征及演变

图 4给出了本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环流形势,从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系统来看,本月环流有以下主要特点。

图 4 2008年9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a)及距平(b)(单位:10gpm)
2.1 极涡中心偏向西半球

常年9月,极涡位于北美洲附近。今年9月,极涡呈绕极分布,极涡中心偏向北美洲一侧,且强度偏强,有10gpm的负距平与之对应。亚洲中高纬环流较为平直,这是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的原因之一。

2.2 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

常年9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副高分成东西两环,脊线在25°N附近,东环副高西脊点在135°E附近。而今年9月副高整体呈东西带状分布;副高西脊点在100°E附近;脊线在25°N附近;西脊点明显偏西,强度比常年略偏强,这种环流形势造成黄淮南部、江淮大部、江汉大部、江南北部、华南东部及云南北部、四川南部、贵州北部气温较常年偏高,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

2.3 南支槽略偏强

南支槽较常年同期相比,强度略偏强。这种环流形势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为降水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是西北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华北大部降水偏多的原因之一。

2.4 环流演变与我国天气

9月上旬前期,整个欧亚中高纬环流为两槽一脊型,贝加尔湖以东为一个低压槽,新疆北部有一弱低压槽,西西伯利亚地区为一高压脊。随着新疆北部和贝加尔湖以东低槽东移合并,西伯利亚地区高压脊东移北缩,脊前西北气流自西向东缓慢移动,主要影响我国黄河以北大部地区。上旬中后期亚洲中高纬为一宽广的低压带,低压带稳定少动。副高控制我国江淮、江南大部地区,并向西扩展至西南地区东部。

中旬前期500hPa高度场上整个欧亚中高纬地区为一大低压带,其上不断有短波槽东移,伴随有弱冷空气不断自西向东影响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地区。0813号台风先后给台湾、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带来较大风雨。中旬后期乌拉尔山高压脊建立,环流重新调整为两槽一脊的形势,但是亚洲中高纬维持宽广低压带,副高西伸至95°E附近控制长江以南大部地区,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

下旬前期亚洲上空低压带稳定少动,巴尔克什湖附近低槽发展东移,带来的冷空气自西向东先后影响我国大部地区,给北方地区带来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南方地区出现一次中等强度冷空气过程。下旬共有4个台风生成,给东南沿海地区带来强降水天气。到旬后期环流经向度变小,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副高东移南撤,南支槽活跃。

3 冷空气过程

由9月份500hPa高度沿110°E的时间剖面图(图 5)可以看出,9月我国中纬度地区有5个西风槽东移, 对应有5次冷空气活动, 分别出现在9月2—5日、7—11日、16—17日、22—27日、28—29日。其中22—27日这次冷空气过程强度较强, 影响范围较大, 其余都为弱冷空气过程, 移动速度快,造成的降水、降温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下面主要简述22—27日较强冷空气过程。

图 5 2008年9月500hPa高度沿110°E的时间剖面图
3.1 22—27日冷空气过程概况

22—27日内蒙古中部、华北、黄淮、东北部分地区气温下降8~10℃、局地可达12℃;江淮、江南、西南地区东部气温下降4~8℃,江西、湖南的部分地区降温达10℃以上;华南地区气温下降3~4℃。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北部、云南西部等地出现中雨,其中,四川盆地北部、云南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雨。受北方南下冷空气的持续影响,江南大部出现今年立秋以来第一次较明显的冷空气过程,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较大,湖南、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湖北东南部出现了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3℃的轻度寒露风天气,其中湖南大部、江西西北部、安徽南部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低于20 ℃的天数有1~2天,湖南中北部达3~5天。

3.2 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

就环流形势而言, 22日欧亚中高纬为一槽一脊, 欧洲西北部为高压脊, 巴尔喀什湖以东亚洲北部为宽广低压区, 主槽位于贝加尔湖以东至内蒙古地区的东北部,与该槽对应, 贝加尔湖上空有-36℃的冷中心;巴尔克什湖附近有一浅槽东移,与之对应巴尔克什湖上空有-28℃的冷中心。22日冷槽东移主要影响我国内蒙古、东北和华北大部地区; 23日,乌拉尔山附近高压脊迅速发展东移,巴尔喀什湖附近低槽东移开始影响新疆地区,新疆地区降温4~6℃。中层有高原槽东移, 冷暖空气汇合, 造成了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东北部出现较大降水过程。22—27日乌拉尔山脊东移, 脊前不断有冷平流输送, 使冷槽发展东移, 出现了这次较强的冷空气过程。

4 降水天气过程

月内我国出现了5次主要的降水过程(表 1), 1—6日、7—10日、16—19日、21—27日这4次降水与上述4次冷空气活动密切相关。11—15日、21—27日受热带气旋影响, 东部沿海和华南沿海地区出现较大降水。由于南支槽的活跃, 22—27日四川东部、云南西部和东北部、贵州西部等地出现了持续阴雨天气。下面就16—19日出现的降水过程进行简述。

表 1 2008年9月主要降水过程
4.1 16—19日降水概况

16日08时至19日08时青藏高原大部出现小到中雨(雪)或雨夹雪,西北东部、西南大部、江汉、黄淮、江淮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四川盆地东北部、重庆北部、陕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中南部、安徽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雨或暴雨。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大部等地出现小到中雨或雷阵雨。

4.2 环流背景

9月中旬西伯利亚及远东北部受低压带控制,这一低压带稳定少动;中纬度地区多短波槽活动,伴随有冷空气不断扩散南下;欧洲西部高压脊缓慢东移。随着低槽冷空气不断东移南下,冷暖空气交汇,青藏高原东部、西北东部、西南地区、江汉、黄淮、江淮出现降雨天气。

4.3 影响系统

16—19日先后有短波槽沿中纬度锋区东移(图 6), 槽的北端移速快而南端移动慢。在中低层也有东北风和西南风的切变线生成, 伸展到西北地区东部一带。切变线的尾端与西南涡相连, 构成低涡切变形势。由高原槽携带的冷空气与副高西北侧暖湿气流交汇, 产生了这场降水过程。随着冷空气的南下, 切变线东移, 降雨区从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南部移到华北地区、黄淮、江淮。16日08时至19日08时, 受高空西风槽、中层切变线和热带气旋的共同影响, 四川盆地东北部、重庆北部、陕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中南部、安徽中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了25~50mm的降雨。

图 6 2008年9月16—18日500hPa高度场上槽、切变线及副高演变动态
5 台风

9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共有5个热带风暴生成,生成个数接近常年同期(5.1个),其中3个(“森拉克”、“黑格比”和“蔷薇”)登陆我国,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1.6个)偏多。

今年第13号热带风暴森拉克于9月9日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11日发展成超强台风,这是今年在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的第一个超强台风;14日凌晨“森拉克”以强台风强度在台湾省宜兰沿海登陆。15日减弱为强热带风暴,16日减弱为热带低压;于17日上午在东海东部海面上再度加强为热带风暴,下午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受“森拉克”影响,台湾地区出现了狂风暴雨。上海、浙江东部、福建中北部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9月12日夜间起,福建和浙江沿海先后出现8~10级、局部11~13级大风。

今年第14号热带风暴黑格比21日晚上8时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2日上午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黑格比”24日晨在广东省电白县陈村镇沿海登陆时强度为强台风,24日上午在广东廉江市减弱为台风。受“黑格比”影响,华南沿海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广西东南部沿海、福建中南部沿海也出现7~9级大风,局部地区风力达11级。同时,广东东部和西南部、福建南部、海南北部等地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今年第15号超强台风蔷薇于9月28日15时40分在台湾宜兰县沿海登陆。受其影响,台湾普遍出现强风暴雨,沿海风力达到15~17级,局部地区降雨量达到1100mm以上。福建沿海部分地区和浙江沿海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其中浙江沿海部分地区降暴雨,局部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