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索
  气象   2008, Vol. 34 Issue (1): 27-34.  

研究论文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尹承美, 卓鸿, 胡鹏, 等, 2008. FY-2产品在济南“7.18”大暴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J]. 气象, 34(1): 27-34.
[复制中文]
Yin Chengmei, Zhuo Hong, Hu Peng, et al, 2008. The Application of FY-2 Satellite Products to Jinan Severe Heavy Rain Nowcasting on 18 July 2007[J]. Meteorological Monthly, 34(1): 27-34.
[复制英文]

文章历史

2007年9月28日收稿
2007年11月08日收修定稿
FY-2产品在济南“7.18”大暴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尹承美 , 卓鸿 , 胡鹏 , 冉桂平 , 刘爱梅 , 杨芙蓉 , 李艳平     
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局 250002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资料和FY-2产品对济南市“7.18”大暴雨的天气形势、云图演变特征及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面的中尺度辐合中心和中尺度辐合线是造成此次大暴雨的直接原因;强降水发生在中尺度低压中心附近,随其移动而移动;在减弱的云团右后方不断有新的云团生成,从γ尺度发展到β尺度,水汽条件充足时发展成边界清晰、结构密实的α尺度;大暴雨中心与云顶亮温TBB的最低值中心及强度有密切关系;FY-2产品在大暴雨临近预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卫星云图    TBB    强对流天气    临近预报    
The Application of FY-2 Satellite Products to Jinan Severe Heavy Rain Nowcasting on 18 July 2007
Yin Chengmei, Zhuo Hong, Hu Peng, Ran Guiping, Liu Aimei, Yang Furong, Li Yanping    
Jina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Shandong Province 250002
Abstract: With the conventional and intensive observation data and FY-2 satellite products, the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s (MCSs) that caused the "7.18" severe heavy rain over Jinan are analyzed. The meso-scale convergence center and lin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Furthermore, the severe heavy rain occurred near the center of meso-scale low pressure and accompanied with them. The new cloud clusters which generated behind the right rear of the weakened clouds developed from meso-γ to meso-β scale. Under enough vapor conditions, they expanded into compacted α-scale clouds with a clear edge that directly caused the severe heavy rain. The maximum precipitation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lowest TBB measured by FY-2 satellite, therefore, FY-2 satellite products is very important in nowcasting.
Key words: heavy rain    MCSs    satellite FY-2 products    TBB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nowcasting    
引言

通常将气象卫星红外通道的观测值以相当黑体温度(TBB)表示,并且称之为“亮度温度”或者“亮温”。TBB资料可以揭示云在演变过程中的一些显著特征,因此,可以根据TBB资料推断天气系统的强度、移动以及可能伴随的天气现象。

国内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文献[1]的研究表明暴雨和强对流都是由于中尺度系统引起的。李培军等[2]提出冷云区持续时间估计法、红外亮温法,并考虑了梯度、发展率因子。这些研究为气象卫星TBB资料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监测及短时预报可提供有力的帮助。

中尺度对流系统,简称MCS,是中国主要的暴雨系统之一。中国是MCS的多发区,每年都有MCS造成暴雨灾害。红外云图可以清楚地揭示MCS的发生和发展。利用红外云图对MCS以及降水估计已有大量的研究[3-5]。本文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地面流场、卫星云图等方面对2007年7月18日济南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展示卫星云图TBB在临近预报中的重要作用。其目的在于加深对这类天气的认识,提高对这类天气的预报能力。

1 概况

2007年7月18日,济南市出现罕见的大暴雨天气,18日08时至19日08时,全市平均降水量为82.3mm(包括水利部门自动站平均,下同),全市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市政府自动站,降雨量达182.7mm,市区平均降水量为142.2mm,有19个站降雨量超过100mm,其中,有11个站降雨量超过140mm,有4个站降雨量超过160mm(见图 1)。

图 1 2007年7月18日08时至7月19日08时降雨量

这次降水过程历时时间短、雨量大。从这次过程的降水分布、降水强度来看,是由中小尺度系统造成的。这次降雨市区自18日16时后开始,雨量分布及降水强度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①降雨时段集中,具有明显的阵性。17日17—20时市政府自动站3小时降雨量达162.5mm,占整个过程降雨量的91.7%;龟山观测站3小时降雨量达145.0mm,占整个过程降雨量的94.7%。②强降雨范围小,雨量分布较为集中。由过程雨量分布可见,大于150mm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市政府到龟山观测站之间以及历城的部分地区,雨带呈东西向近椭圆形。③降水强度大。市政府自动站1小时最大降雨量为84.9mm,龟山观测站1小时最大降雨量为81.6mm。在主要降雨时段,两个站的雨强均≥50mm/h,具有强对流降雨特征。

这次大暴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人员伤亡,市区低洼地区积水,大部分路段交通瘫痪,市区内受损车辆802辆,毁坏市区道路14000m2,冲失井盖1500多个,移位3400多个;先后造成26条线路停电;多处商场商品被淹,其中银座地下商城损失达5000多万元,这次大暴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在12.3亿元左右。

2 形势场分析

7月17日20时济南位于200hPa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右侧;50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增强西伸北抬,与中纬度大陆高压脊在华东沿海同位相叠加,使得中纬度环流经向度加大。西南低涡和华东沿海高压脊之间的气压梯度增大,从华南沿海到山东形成较强的西南急流,将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暴雨区上空;700hPa西南低空急流已经形成,风速在12m·s-1或以上,风速辐合在鲁西南、鲁中南部,河套南部有闭合的气旋性环流;850hPa西南低空急流有所加强,河套有闭合低涡。

图 2 2007年7月18日08时500hPa形势场 细实线为500hPa高度场,实箭矢为低空急流,点虚线箭矢为低层冷空气,长虚线箭矢为θe高能轴,圆圈处为济南

18日08时济南仍位于200hPa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右侧,且高空急流有所加强;500hPa副高略有南落,槽线由经向转为东北至西南向;700hPa西南风低空急流进一步加强,沿内蒙古、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存在明显的东北至西南向切变;850hPa西南风低空急流进一步加强,河套低涡演变成沿内蒙古、北京、陕西一线近纬向的切变线。850~700hPa从华南沿海到山东形成较强的西南低空急流,建立起向山东的水汽通道,将华南沿海的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向暴雨区上空输送,为大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6]。济南位于低空急流出口区的左侧。18日20时500hPa槽线比较宽广,本站转为偏西风。700hPa切变线移到潍坊、淄博、泰安、荷泽一线;850hPa切变线过济南。由于冷空气的侵入,切变线变成东北至西南向,且济南附近曲率最大,随着低层切变线的移过,济南强降水逐渐结束。

由此可见,大暴雨产生在200hPa高空急流出口区右侧,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850hPa切变线附近。

3 能量场分析

18日08时500hPa和700hPa θse高能区(图略)均在山东的西北方,本站分别为71℃和75℃,850hPa θse高能区边缘到达山东边界,本站为83℃;18日14时500hPa和700hPa θse高能区逐渐东南移,已经到达山东西北边界,本站数值分别为74℃和76℃,850hPa高能区继续东南移,高能轴沿黄河走向且靠近本站,本站高达87℃,18日14时以后,随着低层高能轴的靠近,济南北部的商河开始出现降雨;18日20时本站位于500hPa θse高能轴附近,本站为76℃,700hPa θse高能轴转变成纬向,高能区南移比较缓慢,本站为77℃,850hPa θse高能轴转变成纬向,高能区南移比较缓慢,本站为88℃,8日14—20时,济南上空θse能量较大,全市在该时段内出现了强降水。这种增能同整个对流层内的增湿同步,能量的增加主要是由增湿所致,能量的聚集是暴雨的前兆条件。19日02时以后,低层θse高能区明显南移到鲁东南到半岛一线,本站降雨逐渐结束。

18日08时,济南上空900~200hPa为不稳定层结,CAPE值达到2835J·kg-1,说明济南在强降雨发生前,不仅处于强烈的不稳定层结,而且不稳定能量的积累达到了较高的量级,这是对流性暴雨的重要条件,当有触发机制时,非常有利于出现强对流天气。

4 中尺度特征分析

分析1小时一次的地面加密观测站资料(图 3)可见,18日14时在鲁西北的南部37.5°N附近存在中尺度辐合线;在济南北部的商河站以北存在中尺度低压,其中心位于37.4°N附近;15时中尺度低压缓慢南移,其中心位于37.1°N附近,北部的商河县14:54开始出现降水,到15时雨量只有0.8mm;16时随着冷空气的缓慢南移,中尺度辐合中心南移到37.0°N附近,15—16时商河县1小时降雨量达到104.2mm;17时中尺度地面低压中心位于济南上空,龟山观测站17:20开始出现降水,17—18时市区龟山观测站1小时降雨量达到42.3mm;18时中尺度低压中心已压过本站,其中心位于36.4°N,17—18时市区龟山观测站1小时降雨量达到81.6mm;19时以后中尺度辐合线和中尺度低压中心缓慢南移,市区强降水逐渐结束。

图 3 2007年7月18日14—19时地面风场和流场演变图

由此可见,地面存在中尺度辐合中心或辐合线生成和发展,地面辐合线的存在是这次大暴雨产生的启动机制。强降水就发生在中尺度低压中心附近,随其移动而移动。中尺度辐合中心的移动方向对雨量中心未来的移向有很大影响,最大雨量中心位于辐合中心的后方。

5 云图资料分析 5.1 红外云图

分析降雨过程的红外云图(图 4)可见,18日12:30在鲁西北北部有中-β尺度的云团A生成,同时在山西中部到晋、冀交界处有多块中-γ尺度的零散云团产成。13:00云团A和其尾部新生成的中-γ尺度的云团合并;山西中部到晋、冀交界处的多块中-γ尺度的零散云团逐渐发展成中-β尺度的云团B1、B2和B3;13:30云团A的强度加强,范围扩大,开始影响鲁西北的大部,云团北部边缘温度梯度小,而云团南部边缘温度等值线密集、温度梯度大,预示该云团未来将向南部发展扩大;云团B1、B2、B3强度加强,范围扩大,并且有合并的趋势;同时,在晋、冀、豫交界处又有中-γ尺度的云团B4和B5生成。14:00云团A的强度继续加强,范围迅速扩大;云团B1、B2、B3合并成云团B123;云团B4和云团B5的强度有所加强,范围逐渐扩大。14:30云团A的强度继续加强,范围继续向南部发展扩大,济南北部的商河县受其南部边缘影响,14:54开始出现雷阵雨天气;云团B123和云团B4、B5有合并的趋势。15:00受云团A的影响,商河的大部地区已出现降水,但雨量较小;云团B123和云团B4、B5范围逐渐扩大,开始合并。15:30云团A继续缓慢南移,受其影响,商河的部分测站降雨量已经超过50mm,紧邻市区的济阳县15:32开始出现雷电,15:47开始出现降水;云团B123和云团B4、B5以及云团B6尾部新生成的云团B7逐渐合并成中-α尺度的云团B;16:00云团A和云团B的强度继续加强,范围继续扩大,合并成云团AB;16:30云团AB强度继续加强,范围进一步扩大,受其边缘影响,济南市区的北部已经开始出现雷阵雨;17:00对流云团中心在济南附近,市区南部的龟山观测站17:20开始出现强降水,并伴有雷电和短时雷雨大风。自17:30至20:30,云团AB缓慢向西南方向移动,强中心经市区缓慢南移;由于对流强盛,造成济南市区出现了强降水、雷电和大风,21个区域自动站中的19个站降雨量在100mm以上;20:30以后市区强降水逐渐结束,云团继续缓慢南移。

图 4 2007年7月18日红外云图演变 虚线为低层冷空气前沿,实箭矢为低层冷空气移动路径

大环流背景下,在冷空气前部的暖区经常有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分析这次过程的云图可以发现:在减弱的云团右后方不断有新的云团生成,从γ尺度发展到β尺度,水汽条件充足时发展成边界清晰,结构密实的α尺度,它们是造成此次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

表 1 2007年7月18日14—17时云团A和云团B演变
5.2 云团面积、云顶亮温以及云团中心的演变
图 5 2007年7月18日12—21时云团中心移动路径图 细线为云团廓线,实线为云团中心移动路径

分析7月18日卫星TBB的演变情况可以看出,14时之前,云团A和云团B的强度较弱,范围较小,相应造成的降水不明显。14:00以后云团A和云团B的范围逐渐扩大,强度不断加强,云顶辐射亮温(TBB)逐渐降低,云团中心沿黄河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相应地15—16时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到104.2mm。15:30—19:30,云团A和云团B合并成为云团AB,强度继续加强,云顶辐射亮温(TBB)达到最低,在云顶辐射亮温(TBB) < -80℃的阶段,济南出现强降水,市政府自动站1小时最大降雨量为84.9mm,龟山观测站1小时最大降雨量为81.6mm,20:30后云顶辐射亮温(TBB)逐渐升高,强云团缓慢南移,逐渐移出市区,对应市区的降水明显减弱。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阶段,云团面积(TBB>-52℃)迅速扩大,强度迅速加强,移动缓慢;而在中尺度成熟阶段,云团面积达到最大,TBB值达到最低,移动仍然较缓慢。在整个成熟阶段,济南附近的TBB值一直维持在-80℃以下,说明济南附近对流非常旺盛。

图 6 2007年7月18日13时至19日03时市政府自动站、龟山观测站和济南上空TBB和雨量逐小时变化 市政府自动站位置36°39'N、116°59′E龟山气象站位置36°36′N、117°03′E
5.3 TBB变化与降水的关系

TBB的密集预示着云团的进一步发展,稀疏时预示着降水的逐渐结束[7]。7月18日16时济南上空TBB为-51℃左右,位于北部的市政府自动站在16时后开始出现降水,16—17时市政府降雨量仅为7.1mm;17时济南上空TBB为-81℃左右,市政府自动站17—18时降雨量为84.9mm,随着云团的逐渐南移,市区南部的龟山观测站在17时20分左右开始出现降水,17—18时降雨量为42.3mm;18时济南上空TBB为-93℃左右,随着云团的继续南移,市政府自动站雨强有所减弱,18—19时降雨量为77.6mm,而龟山观测站雨量有所增大,18—19时降雨量为81.6mm;19时虽然济南上空TBB为-87℃左右,但由于云团继续南移,市政府自动站雨势明显减弱,19—20时降雨量仅为0.5mm,龟山观测站比市政府自动站位置偏南,19—20时降雨量为21.1mm,雨量明显比市政府自动站大;20时以后,随着云顶亮温的逐渐升高,济南市强降水逐渐结束,到19日02时降水完全结束。由此可见,云顶亮温TBB的最低值中心及出现时间与暴雨中心及出现时间相当吻合,且主要的降水出现在发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无雨时,平均亮温逐渐升高,表明云处于消散之中[8];当出现降水时,平均亮温逐渐降低,表明云处于发展阶段。16时后市区北部开始出现降水,16—19时济南上空云顶平均温度由-61.77℃逐渐降低至-89.37℃,表明云处于发展阶段;20时以后,云顶平均温度逐渐升高,伴随市区强降雨逐渐结束。

6 结论

(1) 高空急流出口区右侧,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高能舌前部,有中尺度辐合线或辐合中心产生,容易造成强对流天气。

(2) 地面存在中尺度辐合中心或辐合线生成和发展,强降水就发生在中尺度低压中心附近,随其移动而移动,最大雨量中心位于辐合中心的后方。

(3) 在减弱的云团右后方不断有新的云团生成,从中γ尺度发展到中β尺度,水汽条件充足时发展成边界清晰,结构密实的中α尺度,它们是造成此次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

(4) 17—20时市政府自动站降雨量167.5mm,龟山观测站145.0mm,分别占整个过程降雨量的91.7%和94.7%,这次大暴雨主要发生在云顶TBB < -80℃的阶段。

(5) TBB资料的分析,可以追踪造成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等演变过程,这在临近预报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6) 通过卫星观测到的对流系统,虽然云顶温度TBB < -52℃的范围较大,但与强降雨区并不一定有较完全的对应关系,应结合雷达等其它资料确定强降雨落区。

参考文献
[1]
江吉喜, 范梅珠. TBB图集及应用[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0: 16-20.
[2]
李培军, 郭洪涛, 黄建国, 等. 利用GMS卫星资料进行强对流降水估计[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5(1): 88-92.
[3]
方竹军, 肖稳安, 汤达章. 利用红外云图资料估计降水量方法的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8, 21(2): 278-284.
[4]
卢乃锰, 吴蓉璋. 强对流降水云团的云涂特征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8(3): 269-275.
[5]
石定朴, 朱文琴, 王洪庆, 等. 中尺度对流系统红外云图云顶黑体温度的分析[J]. 气象学报, 1996, 5: 600-611.
[6]
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三版)[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0: 374-379.
[7]
陈渭民. 卫星气象学[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3: 18.
[8]
谷晓平, 王长耀, 王汶. GMS红外卫星云图参数化及在降水预测中的应用[J]. 遥感学报, 2005, 4: 459-467. DOI:10.11834/jrs.2005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