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灾害是重大气象灾害性天气之一,使用雷达识别冰雹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我国科学家在应用雷达识别冰雹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河南省针对1982—1997年的40次冰雹云雷达回波强度进行统计,得到降雹时回波强度均≥40dBz,最大的可达60dBz,因此把40dBz作为有无冰雹的判据之一。另有学者采用指状回波、回波穹隆、V型缺口等回波特征作为防雹指标。本文中,除采用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识别冰雹云的基本方法外,发现可以利用虚假回波,即旁瓣回波和三体散射回波特征,作为识别冰雹云的指标,对临近预报、防雹预警服务有参考价值。
1 资料来源本文选用的雷达回波资料是2003年6月18日14时30分至18时30分,在哈尔滨的阿城市、五常县部分乡镇发生强冰雹事件,哈尔滨新一代天气雷达(C波段)所观测到的资料。常规资料均采用MICAIPS、哈尔滨(50953)观测站观测资料。
2 天气背景分析 2.1 天气形势分析从08:00时700、850hPa的高度场、温度场和高空填图情况进行分析。700hPa、850hPa高度场上在黑龙江省东部存在着高空槽,700hPa温度场落后于高度场,槽后有冷平流。在地面图上,与高空槽系统相对应的,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形成一个锋面,地面为西南气流。因此,在黑龙江省的中部,存在环境风随高度有强烈的切变,并随着系统的南压,使得不稳定能量释放,促使强对流天气产生。
2.2 对流有效位能分析受灾区位于哈尔滨雷达东南方向30km附近,应用哈尔滨探空资料有一定的相关性。2003年6月18日08时哈尔滨的温度对数压力图(图 1a),在自由高度(LEC)至平衡高度(LE), 有层结曲线和状态曲线所围成的正面积区域,表示在浮力作用下对单位质量气块,从自由高度上升至平衡高度所作的功,存在对流有效位势能量(CAPE),预示着上升气流有动力能源,并随着气流的爬升启动,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会使强对流趋于加强。风向变化分析:在850hPa高度风向为东北,在700hPa高度风向为北东偏北,在500hPa高度风向为西北偏北,在400hPa高度风向为西南偏西,到300hPa风向为西南。风向随高度升高呈反时针变化,说明在1.5~5.0km高度上有冷平流;从雷达速度场分析中,在1.5km高度以下有暖平流。这样高空是冷空气,低层有南来的暖气流,这对对流的发展十分有利。到当日时间20时,观测得到的温度对数压力(图 1b)表明,对流有效位能(CAPE)减小,对对流的发展不利。在850hPa高度风向为西风,随着高度的升高各特性层上的风向均为西北,风向切变减小,也不利对流的发展。
2003年6月18日的冰雹、暴雨是受强风暴中强对流冰雹云的影响产生的。当日16时19分,雷达反射率因子回波显示,由多个云单体组成的云带,呈NNW-SSE向排列。在环境场影响下,各单体沿着云带的走向,向SSE方向移动。各单体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移动在后的为新生单体,在前的为边移动边发展,逐渐成熟形成强对流冰雹云。并以鱼贯式进入灾区,使该地区连续遭受冰雹、暴雨袭击。
2003年6月18日18时06分冰雹云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图 2,见彩页)。其中图 2a为仰角6.0°,距离圈间隔15km的PPI图;图 2b为图 2a中所示A、B两点间垂直剖面图(VCS)。
图 2b中,在30km距离圈上的单体具有明显的冰雹云特征,C处回波具有悬垂回波特征,E处是回波墙位置,D处是有界弱回波区(BWER)。在图 2a的30km距离上的回波中,F处形成了弯钩回波,反射率因子梯度加大,反射率因子达56dBz。回波墙附近区域是发生大冰雹和暴雨等气象灾害的重灾区。
2003年6月18日17时54分,在雷达方位184.8°的RHI反射率因子回波上(图 3,见彩页),C所指处有一个强度在55dBz左右自地面至10km高度的回波墙,F处出现悬垂回波,D处为弱回波区,E处是出流作用形成的云砧。
根据强单体冰雹云结构模式分析,冰雹云内气流是由两只对峙相切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组成[1]。在2003年6月18日17时54分,雷达方位184.8°,仰角范围-2.0°~38°的RHI径向速度场的分析中,也存在这样如两条示意线所示的主气流(图 4,见彩页)。即在云的运动前方低层,有从云底进入的上升气流,并随高空风流出,拉出云砧;在云的后部中上层,有下沉气流进入,在近地层流出。运动的气流在二维空间上可分解为径向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其中反映在流场的径向水平分量上有:在6km高度以下,下沉气流在距雷达约20~30km处的水平分量呈暖色,远离雷达方向运动。上升气流在距雷达约30~38km处的水平分量呈冷色,朝向雷达方向运动。这两股气流的水平分量处于辐合场,使云体高升对流加强;在距雷达38km以外区域径向速度场呈暖色,说明这部分上升气流发生转向,远离雷达。在6km高度以上,与强度场回波墙相对应位置的后侧,径向流场辐合,促使云体继续升高;在另一侧处于辐散场中,产生较大的云砧。不论在上升气流还是在下沉气流中,当水平分量方向逆转处,为流场流向变化的拐点。在拐点处只有垂直分量,水平分量的径向速度为零,通常表现为零速度线与地面平行。
反映在流场的垂直分量上则为上升气流的垂直分量流向向上,下沉气流的垂直分量流向向下,形成云内流场的垂直切变。Browning,Marwitz等人指出,一种强冰雹云常常形成于风在垂直方向有较强切变的环境中[2]。
当零速度线垂直于地面时,说明零速度线上及附近流场的垂直分量占主导地位。
3.2.2 在PPI径向速度场上对冰雹云中的气旋分析在2003年6月18日18时06分,雷达天线仰角为4.0°时的PPI径向速度图中(图 5,见彩页,图中加圈放大部分),暖色区中有小面积的冷色区存在,冷色部分朝向雷达,暖色部分远离雷达,零速度中心位于冷暖区相对应的中间(黑箭头指示处),两侧相等距离上的最大径向速度分别为:朝向雷达径向速度为-28m/s,远离雷达径向速度为33m/s。根据蓝金模式,从旋转速度为零的气旋中心到中气旋核半径范围内,旋转速度随半径线性增加,在核半径范围以外,旋转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在核半径处旋转速度最大的中气旋速度分布特征分析[3],此处有气旋存在,所处的高度为2.2km。当雷达天线仰角为5.0°,高度为2.8km时,此气旋还存在。由于气旋的存在,会加强云体辐合抬升,对冰雹云的维持发展起很大的作用。
这个气旋所在位置与反射率因子图 2b中的D所指的有界弱回波区位置相对应,表明有界弱回波区的生成与气旋的作用有关。在较强的辐合上升气流作用下,形成了有界弱回波区。
另外,自地面至15km高度,零速度线呈S型,说明风向随高度作顺时变化,有暖平流。预示云中有暖而潮湿的空气进入,再与高空的冷空气作用,对冰雹云的发展十分有利。
4 虚假回波分析 4.1 旁瓣回波分析旁瓣回波在PPI上和RHI上均可以出现[4],属虚假回波。图 2a是仰角为5.0°时的P PI反射率因子图,从图中G、H处,回波反射率因子较弱呈尖状,这些均为旁瓣回波。一般的散射目标,旁瓣产生的回波太弱,以至于显示不出来,得到的回波都是主瓣产生的。但当云中的冰雹形成区回波特别强时,雷达的旁瓣照射在强对流单体上将产生旁瓣回波。此时靠近尖端相关部位回波的反射率因子比较强,达56dBz,且梯度较大。由于雷达回波是按照主瓣所在的位置显示的,因此把本来在(从雷达站看)左侧的回波显示到右侧,使云体回波展宽,形成“尖端”旁瓣回波。在判断回波影响区域和面积时,应扣除这部分回波。“尖端”旁瓣回波产生在强单体的两端,在强度梯度大的一侧居多,回波主轴垂直于扫描线。经实际观测,CI NRAD/CC型雷达在60km以内均可出现。看到此现象可作为防雹的一种警示。
在17时54分雷达方位184.8°,距离30km的RHI反射率因子回波上(图 3,见彩页),回波的顶部有一尖状回波(A处),也是旁瓣虚假回波,即“尖顶”回波。产生的原因是雷达天线上扬扫描时主波瓣已经离开云体,可旁波瓣扫在强度很强的云体上,雷达把它记录在主波瓣的方位、距离的位置上。反映冰雹云单体回波反射率特别强,同样说明单体有降雹的条件。
旁瓣回波在速度场上,色调呈不连续的斑点状,与实质回波有较大的差别。
4.2 “三体散射”回波分析在图 3的B所指之处,出现反射率因子较弱的尖状回波现象,这是雷达回波假象,称其为三体散射特征[5],该现象是由于在云中包含大的水凝结物,如大的湿冰雹对雷达波的米散射所引起的。这一雷达回波特征是三重反射的结果,即向前的雷达波束的一部分被湿冰雹散射到地面,地面又反射回空中的由降水粒子构成的强散射区,之后再被散射回雷达。可把三体散射回波作为防雹预警的一种指示。
5 小结(1) 冰雹云是产生冰雹、暴雨和大风灾害的载体,雷达回波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具有回波墙、悬垂回波、有界弱回波区、钩状回波、旁瓣回波和三体散射回波等特征。可采用经两点作VCS,强度场与速度场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观测。
(2) 在PPI反射率因子回波上出现的“尖端回波”属旁瓣回波。它产生于单体回波反射率因子强且梯度大的一侧,呈尖状,回波主轴垂直于扫描线。出现“尖端回波”表明回波具有回波墙结构,其高度即是单体强中心的高度。旁瓣回波的特征明显,探测时易发现,可作为判断冰雹云、防雹预警的指标。
(3) 在RHI反射率因子回波上出现“尖顶回波”和“三体散射回波”,说明单体较强,具有降大冰雹的可能性。
(4) 在RHI径向速度场分析中,对冰雹云垂直风场的分析,可通过水平流场分量的变化(即径向速度场的分析),结合强单体冰雹云结构模式的结论,得到垂直流场的判断,指导冰雹预报。
(5) 冰雹云中的气旋发生的位置与有界弱回波区特征回波相对应,在做体扫时,可应用速度场和强度场资料综合分析加以判别。
致谢:文章得到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正高工张晰莹同志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1] |
黄美元, 徐华英. 云和降水物理[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9: 173-177.
|
[2] |
黄美元, 徐华英. 云和降水物理[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9: 128-138.
|
[3]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气象局. 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与应用[M].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0: 119-121.
|
[4] |
中国气象局科教司. 省地气象台短期预报岗位培训教材[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8: 186-194.
|
[5] |
俞小鼎(编). 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讲义[M].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2000 : 384-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