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索
  气象   2006, Vol. 32 Issue (8): 64-69.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胡春梅, 余晖, 陈佩燕, 2006.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统计释用预报方法研究[J]. 气象, 32(8): 64-69.
[复制中文]
Hu Chunmei, Yu Hui, Chen Peiyan, 2006. Statistical Prediction Scheme of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in Northwest Pacific[J]. Meteorological Monthly, 32(8): 64-69.
[复制英文]

文章历史

2005年1月26日收稿
2005年11月7日收修定稿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统计释用预报方法研究
胡春梅 1, 余晖 2, 陈佩燕 2    
1. 重庆市气象台,401147
2. 上海台风研究所
摘要:为了提高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TC)强度预报准确率,在气候持续预报方法基础上,考虑气候持续性因子、天气因子、卫星资料因子,以TC强度变化为预报对象,运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建立西北太平洋地区24、48、72小时TC强度预报方程。通过不同的分海区试验(远海区域、华东近海、华南近海),证明回归结果较好。逐一分析选入因子发现:气候持续性因子在方程中相当重要; 同时对远海区域和华东近海而言,海温影响也不容忽视,对华南近海而言,反映动力强迫作用的因素也较为重要。卫星资料的加入,对回归结果略有改进。用“刀切法”作独立样本检验,与气候持续法比较,预报误差明显减小。
关键词热带气旋    强度预报    逐步回归    
Statistical Prediction Scheme of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in Northwest Pacific
Hu Chunmei1, Yu Hui2, Chen Peiyan2    
1. Chongqing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401147;
2. Shanghai Typhoon Institute
Abstract: A stepwise regression method with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chang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climatology and persistence (CLIPER) forecast scheme. The predictors are involved in climatology persistence synoptic predictors, infrared satellite data. Regression is performed on 24-, 48-, 72-hour forecasts for three different sea areas in Northwest Pacific. The climatology persistence predictors as important factors are chosen in regression equations, another predictors are some synoptic predictors with the dynamical forcing effect and the maximum potential intensity (MPI) which is calculated b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The independence test by a jackknife procedure shows an improvement over CLIPER scheme. Infrared satellite predictors could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n some forecast interval.
Key words: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prediction    stepwise regression    
引言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强度预报一直是TC研究的难点问题[1]。Jarvinen[2]基于气候持续性预报因子用统计回归方法改进TC强度预报方案SHIFOR(Statistical Hurricane Intensity Forecast)。DeMaria[3]对大西洋地区改进SHIPS(Statistical Hurricane Intensity Prediction Scheme)飓风强度预报方案。De-Maria[4]改进SHIPS方案,提出新的预报TC强度的统计-动力模式。Knaff[5]将TC强度预报时效延长到5天。针对西北太平洋地区Fitzpatrick[6]建立TIPS(Typhoon Intensity Prediction Scheme)方案。蒋乐贻[7]仅考虑气候持续性因子对西北太平洋地区建立TC强度统计预报方程。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改进西北太平洋地区TC强度预报方案,以提高TC强度预报精度,并探讨影响TC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文中考虑预报因子包括气候持续性因子、天气因子、卫星资料(TBB)因子。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应用1996—2002年JTWC (the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的最佳路径资料和中国气象局的台风年鉴资料,及相应时段的NCEP大尺度风、温、高度场(每6小时一次)和周平均海温资料,以及TBB卫星资料。建立方程时,天气因子是从NCEP分析场上读取,业务预报中,从欧洲中心(ECMWF)的预报场上获取。

1.2 方法及样本

采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预报对象是预报时刻与起报时刻TC中心最大风速差,预报因子包括:气候持续性因子、天气因子、TBB因子。天气因子包括起报时刻、预报时刻、起报时刻到预报时刻每24小时一次的变化量。逐步回归中,回归方程通过显著水平a=0.001的F检验。采用“刀切法”进行独立样本检验。

将西北太平洋分为3个海区(华南近海、华东近海、远海区域)建立预报方程,近海标准规定为:(20°N、120°E)、(30°N、130°E)、(35°N、140°E)三点连线,华南近海为120°E以西近海区,其他近海区域为华东近海。预报时刻为: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仅考虑达到热带风暴强度的样本(中心最大风速≥17.2m·s-1),登陆样本不考虑。

1.3 主要预报因子

9个气候持续性因子:起报时刻TC中心最大风速(简称V),起报时刻TC中心纬度(简称LAT)起报时刻TC中心经度(简称LON), TC中心最大风速前12小时变化(简称V12),TC中心纬度前12小时变化(简称LAT12),TC中心经度前12小时变化(简称LON12),TC中心最大风速前24小时变化(简称V24),TC中心纬度前24小时变化(简称LAT24),TC中心经度前24小时变化(简称LON24)

12个天气因子:TC200hPa相对涡动角动量通量辐合[6](简称REFC), 200hPa与850hPa环境风垂直切变(简称VWS) 200hPa高空纬向风(简称U200),850hPa平均涡度(简称VOR850), 850hPaTC内区散度(简称DIV850),200hPaTC外区散度(简称DIV200), TC移速的纬向分量(简称CMV),最大可能强度(Maximum Potential Intensity)[6](简称MPI), 850hPa以TC移速方向分开左右半圆温度差(简称AT850), 500hPa高度值TC中心与环境差(简称AH500), 850hPaTC中心2个经纬距内找到的最大涡度中心纬度值(简称TCY),850hPaTC中心2个经纬距内找到的最大涡度中心经度值(简称TCX)。

13个TBB卫星资料因子:1~15℃环平均温度(简称TBB1),对TBB1做前24小时平滑(简称TBB2), 1~1.5℃范围1~10波叠加振幅平均简称(TBB3)对TBB3做前24小时平滑(简称TBB4), 200km以内TBB小于-20℃的象素个数(简称TBB5) 40km以内TBB极大值[8](简称TBB6), 444km以内TBB小于-55℃的象素个数(简称TBB7), 0~111kmTBB平均值[9](简称TBB8), 111~333kmTBB平均值(简称TBB9), 0~333kmTBB平均值(简称TBB10), 0.4℃环平均TBB[10] (简称TBB11), 1.2℃环平均TBB(简称TBB12), 1.5℃环平均TBB(简称TBB13)。

2 没有卫星资料的回归结果 2.1 远海区域

在没有加入卫星资料时,对远海区域的样本做分组试验,一类是与高空槽作用的样本(REFC≥10m·s-1·day),后称大EFC; 另一类是没有与高空槽作用的样本(REFC<10m·s-1·day), 后称小EFC。再将总体样本拟和建方程与分类结果比较,后称综合。

大EFC类回归结果较好(表 1),复相关系数均达到0.8以上。各预报时刻选入因子中均选入气候持续性因子中心最大风速(V)和由海温算出的最大可能强度(MPI),在48、72小时预报中,这两个因子方差贡献较大。另外,不同的预报时刻,回归方程还选入不同的反映动力强迫作用的天气因子。

表 1 大EFC选入因子方差贡献及回归结果

小EFC类样本数较大(1908~1355个样本),但回归结果(表略)却不如大EFC类好,复相关系数分别为:24小时0.75、48小时0.83、72小时0.8,选入因子比大EFC的多。24小时预报,共选入8个因子(4个气候持续性因子和4个天气因子)。48小时预报选入10个因子2个气候持续性因子、8个天气因子)。72小时预报选入11个因子(2个气候持续性因子和9个天气因子)。方差贡献最大的仍然是气候持续性因子V。

为了与分类结果比较,将所有远海区域样本拟合。回归结果(表略)与小EFC的相似,24小时预报,与小EFC的结果基本相同,选入因子中多1个天气因子。48小时预报,选入8个因子(2个气候持续性因子和6个天气因子)。72小时预报与小EFC的回归结果基本相同。各因子方差贡献大小也基本与小EFC类相同。

进一步比较综合与分类所建预报方程的优劣,用“刀切法"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结果发现,两种预报方程得到的预报误差基本相同。虽然大EFC的回归结果好,但可能由于样本偏少,故并没有显示出比综合方程预报能力更好。

2.2 华东近海

华东近海样本数较少,没有再分类建方程,仅将所有样本进行拟合(表略)。与远海区域综合类的回归结果比较,复相关系数变小,在0.68到0.73之间;选入因子变少,24和48小时预报选入4个因子,72小时预报选入3个因子。各时刻均选入气候持续性因子V。24小时方差贡献最大的是MPI, 48和72小时方差贡献最大的均是V。值得一提的是,24小时预报还选入天气因子REFC。

2.3 华南近海

华南近海也不再分类建方程。华南近海回归结果与前两海区比较明显不同的是:复相关系数随预报时刻延长越来越小(24小时0.70、48小时0.69、72小时064)。24小时预报选入6个因子,3个天气因子和3个气候持续性因子; 48小时选入4个因子; 72小时选入2个天气因子。24小时方差贡献最大的是气候持续性因子V,48和72小时方差贡献大的均是天气因子。

3 加入卫星资料回归结果

加入卫星资料TBB后,样本数有所变化。为了比较方便,考虑相同的样本将远海区域作为一个整体重新拟合,不再分类。没有考虑TBB资料时,与前面的综合类样本回归结果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加入卫星资料后(表 2),各时刻复相关系数略有増大。选入因子比较,24小时预报选入2个TBB因子,一个因子是反映TC眼壁对流强度对称特征,另一个是反映TC非对称特性; 48小时选入1个TBB因子(反映TC整体对流强度); 72小时选入2个TBB因子。24和48小时预报TBB因子的方差贡献较大,而72小时预报TBB因子的方差贡献较小。

表 2 远海区域回归结果比较

华东近海在加入TBB因子后,24小时预报回归结果没有变化; 48小时复相关系数变小,共选入3个因子,1个TBB因子和2个天气因子; 72小时复相关系数増大,仅选入2个因子,其中1个为TBB因子。在回归方程中,48和72小时预报选入的TBB因子方差贡献最大。

加入TBB因子后,华南近海24和72小时预报的回归结果没有明显变化; 48小时预报复相关系数増加约0.1,48小时预报选入6个因子,其中有1个TBB因子。

从以上3个海区加入TBB因子的回归结果看,如果回归方程中选入TBB因子,回归结果略有改善,但总体改变不明显。从选入方程的TBB因子看,反映TC眼壁对流强度对称特征的TBB因子3个海区都有选入,表明TC眼壁的对流强度对TC的强度变化有影响。

4 误差分析

用“刀切法”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样本数与建方程时相同(表 3), 不论是否加入TBB因子,3个海区平均误差均较小。加入TBB因子后,远海区域的误差略有减小; 华东近海24和48小时误差无明显变化,72小时平均误差减小,但样本数太少没有代表意义; 华南近海24和72小时预报平均误差基本相当,48小时预报误差减小近1m·s-1。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是否加入TBB因子误差变化不明显,但如果回归方程中选入TBB因子,预报结果略有改进。

表 3 误差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所建方程的预报能力,将2000—2002年样本与CLIPER(气候持续法)预报结果比较(表 4为远海区域,其他两个海区结果没有在表格中列出。由以上检验结果发现,是否加入TBB因子误差差异不大,所以直接用没有加入TBB因子的预报方程与CLIPER结果相同样本比较。总体上讲,本文所建方程得到的预报误差比CLIPER法的小,预报结果较CLIPER法有明显改进,特别是预报时效较长时。48小时预报误差比CLIPER的小2.3m·s-1、72小时约小3m·s-1

表 4 远海区域误差与CLIPER法比较(误差单位:m·s-1)
5 用ECMWF资料预报结果

用欧洲中心预报场资料后报,由于保存资料原因,后报样本数少,所以远海区域采用综合类预报方程。因为TBB资料不能及时获取,所以3个海区均用没有加入TBB因子的方程。将远海区域样本与CLIPER法预报结果比较(表 5), 24和48小时预报误差比CLIPER的小,特别是48小时预报比CLIPER的误差小5.2m·s-1、但72小时的误差却与CLIPER的相当,这可能因为现有的72小时数值预报产品误差较大,读取到的天气因子信息不够准确。将华东和华南近海样本完全考虑时,CLIPER的平均误差变小,而本文预报方法误差増大,24和48小时预报仍是比CLIPER误差小,但72小时预报却比CLIPER的结果更理想。

表 5 远海区域误差比较
6 结论及讨论 6.1 结论

本文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区域TC的强度预报方程,回归结果及独立样本检验结果如下:

(1) 在没有加入TBB因子时,远海区域的回归结果较好。远海区域选入的天气因子大部分为反映动力强迫作用的因子,但选入因子方差贡献最大的是气候持续性因子(TC中心最大风速,另一影响此海区TC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是海温。近海区域的回归结果较远海区域的略差。华东近海24小时预报海温仍然是重要影响因子,但随着预报时刻的延长,表征高层外流特征及反映TC非对称程度的天气因子变得更为重要; 另外,24和48小时预报选入反映与槽作用大小的因子(REFC)及垂直切变。华南近海区域选入因子少,选入一些反映动力强迫作用的因子,如850hPa平均涡度,此因子在48小时预报时方程方差贡献最大。

(2) 加入TBB因子后,远海区域复相关系数略有増大,各预报时刻均有TBB因子选入,主要选入的是表征TC眼壁对流强度的因子。近海区域加入TBB因子后,回归结果变化不明显,华东近海48和72小时预报及华南近海48小时预报有TBB因子选入,均为反映TC眼壁对流强度的因子。一般情况下,TBB因子对回归结果略有改进,但并不是每个预报时刻都有TBB因子选入。

(3) 独立样本检验,平均误差较小。将2000—2002年样本与CLIPER法比较,各海区的误差都比CLIPER的小,如远海区域72小时预报比CLIPER的误差约小2.5m·s-1。用欧洲中心的预报产品对2004年的部分TC后报,与CLIPER法比较,24和48小时预报误差比CLIPER的小,但72小时却是CLIPER结果稍好。

6.2 讨论

从以上结论看出,在气候持续性因子基础上考虑天气因子,分区建立预报方程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TC强度预报结果。然而,从后报试验结果发现,72小时的预报结果相对于CLIPER法并没有明显改进,这主要是由于时效较长的大尺度环境场的预报产品精度不够,将増大天气因子信息读取的误差,导致TC强度预报误差増大,所以应进一步尝试用不同的预报产品。

在后报试验中,近海区域的预报结果比远海区域的差,可能因为在建立近海方程时,没有考虑陆地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改进预报方程时,应充分考虑陆地影响因素。

在预报因子中加入TBB因子是本文的一个新尝试。但从误差比较看,加入TBB因子后,方程预报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这应该与计算的TBB因子有关,文中用到的TBB因子均与TC的强度相关性好,而与TC的强度变化(本文预报对象)相关性较差,故进一步发展预报方案时,将考虑更多与强度变化相关性好的TBB因子。

参考文献
[1]
林良勋, 梁巧倩, 黄忠. 华南近海急剧加强热带气旋及其环流综合分析[J]. 气象, 2006, 32(2): 14-18.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6.02.003
[2]
Jarvinen B.R, Neumann C.J. Statistical forecasts of tropical cyclone in tensity change.NOAA Tech.Memo[J]. NWS NHC-10, 1979, 22.
[3]
DeMaia M, Kaplan J. A Statistical Hurricane Intensity Prediction Scheme (SHIPS) for the Atlantic basin[J]. Wea Foiecasting, 1994, 9: 209-220. DOI:10.1175/1520-0434(1994)009<0209:ASHIPS>2.0.CO;2
[4]
DeMaria M, Kaplan J. An Updated Statistical Hurricane Intensity Prediction Scheme (SHIPS) for the Atlantic and Eastern North Pacific basins[J]. Wea.Forecasting, 1999, 14: 326-337. DOI:10.1175/1520-0434(1999)014<0326:AUSHIP>2.0.CO;2
[5]
John A Knaff, Mark DeMaria, Sampson C R, Gross J M. Statistical, 5-day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forecasts derived from climatology and persistence[J]. Wea.Forecasting, 2003, 18: 80-92. DOI:10.1175/1520-0434(2003)018<0080:SDTCIF>2.0.CO;2
[6]
Fitzpatrick, Patrick J. Understanding and Forecasting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Change with the Typhoon Intensity Prediction Scheme (TIPS)[J]. Wea Forecasting, 1997, 12: 826-846. DOI:10.1175/1520-0434(1997)012<0826:UAFTCI>2.0.CO;2
[7]
蒋乐贻. 西太平洋台风强度气候持续预报方法, 第十三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 2004: 3-51——3-52.
[8]
Velden C S, Olander T. Evaluation of an objective scheme to estimate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from digital geostationary satelliteinfrared imagery[J]. Wea.Forecasting, 1998, 13: 172-186. DOI:10.1175/1520-0434(1998)013<0172:DOAOST>2.0.CO;2
[9]
Gentry, Cecil R, Rodgers, Edward, Steranka, Jo-seph, Shenk, William E. Predicting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Using Satellite-Measured Equivalent Black-body Temperatures of Cloud Tops[J]. Mon Wea Rev, 1980, 108(4): 445-455. DOI:10.1175/1520-0493(1980)108<0445:PTCIUS>2.0.CO;2
[10]
王瑾, 江吉喜. 热带气旋强度的卫星探测客观估计方法的研宄, 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热带气旋与季风[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3: 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