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月内, 北方地区出现了7次沙尘天气过程, 其中9—11日的强沙尘暴过程是今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 上旬末至中旬初, 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山西、陕西等省遭受低温冻害; 西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的部分地区遭受雪灾; 江西、湖南、湖北、山东等省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及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受灾严重; 华北北部和东部、西北地区东北部及内蒙古中部、云南北部等地干旱持续或发展。
1 我国北方地区出现7次沙尘天气过程4月, 我国北方出现了7次沙尘天气过程, 其中3次强沙尘暴、2次沙尘暴、2次扬沙过程, 沙尘天气过程比前4年同期都多。
9—11日, 我国出现了今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 影响了北方13个省(市、区)。其中新疆南部、青海西北部、甘肃大部、宁夏中北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等地出现了能见度低于1000m的沙尘暴, 部分地区出现了能见度低于500m的强沙尘暴。新疆吐鲁番地区遭遇了22年来最强的沙尘暴袭击, 全地区受灾人口达13.9万人, 1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1.39亿元。9日下午, 甘肃省酒泉地区正在铁道上施工的6名民工被风沙吹散迷失方向, 造成2人死亡。10日18时至23时, 内蒙古丹拉高速公路包头段由于能见度低发生11起交通事故, 造成6人死亡。
16—18日, 我国北方又出现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 影响范围约120×104km2。其中内蒙古中部出现了能见度只有200m的强沙尘暴; 北京降下了大量的沙尘。
2 强冷空气影响我国, 部分地区遭受低温冻害和雪灾9—13日, 受强冷空气影响, 西北及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了强降温天气, 日平均气温普遍下降了10~15℃, 其中西北东北部、华北西部以及新疆南部、内蒙古中西部、贵州、广西北部、湖南南部、湖北东部、江西中部等地降温幅度达15~20℃。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北部和山西等地出现霜冻。
11—12日, 山西省出现大风强降温和降水天气过程, 晋中、临汾、运城等地降了特大暴雪, 经济作物受冻严重, 已拔节的小麦被大雪压折而造成减产, 全省39个县(市、区)遭受严重雪灾, 受灾人口357.7万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23.2×104hm2,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7.2亿元。10—13日, 陕西省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 西安、宝鸡等7市51县(市、区)遭受雪灾及低温冷冻灾害, 受灾人口688.2万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89×104hm2,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7.44亿元。12—13日,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遭受低温冷冻灾害, 造成27.5万人受灾, 农作物受灾面积2.3×104hm2,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
13—17日, 四川阿坝州、绵阳市、巴中市的部分县(区)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过程, 11个县(区)、63.7万人受灾, 死亡1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3.4×104hm2, 死亡牲畜3700多头(只),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17—19日, 内蒙古通辽市遭受大风、暴雪袭击, 7.6万人受灾, 损坏房屋1.5万间, 冻伤和死亡牲畜7万多头(只),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9800万元。19—20日, 东北部分地区遭受同期罕见暴雪袭击。
3 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及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11—13日, 南方部分地区遭受暴雨及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 其中江西、湖北、湖南等省部分地区受灾严重。11—12日, 江西省大部分县(市)遭受强风雹、暴雨袭击。27个县(市)出现8~11级雷雨大风和冰雹; 44个县(市)出现暴雨, 12个县(市)出现大暴雨, 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暴雨过程。江西省399万人受灾, 死亡11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14.3×104hm2, 倒塌房屋1.6万间,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9.8亿元。11—12日, 湖北省出现入春以来最强的暴雨、风雹和降温天气。20多个县(市)下了暴雨。湖北省46个县(市、区)受灾, 受灾人口613万人, 死亡12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44×104hm2, 倒塌房屋1.89万间, 直接经济损失14.8亿元。11—13日, 湖南省出现强降温和强对流天气。35个县(市)出现暴雨, 4个县(市)降大暴雨; 37县(市)出现了8~9级的雷雨大风, 局部地区出现冰雹。湖南省615.9万人受灾, 死亡9人, 失踪2人, 倒塌房屋1.1万间,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7.7亿元。
24—29日, 我国中东部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强对流天气过程, 局部地区出现山洪或风雹等灾害。其间26—28日, 山东省菏泽、临沂、枣庄、济宁、聊城等市的23个县(市、区)先后遭受冰雹、大风袭击, 受灾人口218万人, 因灾死亡17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15.6×104hm2,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4.76亿元; 25—26日, 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县(市)遭受洪涝和风雹灾害, 造成近50万人受灾。
4 华北、西北、云南北部旱情持续或发展2006年3月至4月初, 西北东部、华北、东北西部、黄淮、江淮及内蒙古中部、云南大部降水偏少明显, 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 其中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以及云南中部的旱情较重。4月3—4日, 黄淮、江淮出现较大降水过程, 旱情得到缓和; 4月11—12日, 山西中南部、陕西南部以及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西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雨, 土壤墒情得到改善, 旱情得到缓和; 4月中旬末和下旬末, 云南南部出现明显降水过程, 局部地区降了大雨, 对抑制旱情有利。但华北北部和东部、西北东北部、东北西部以及内蒙古中部、云南北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等地月内降水偏少明显, 部分地区旱情严重。据不完全统计, 到4月下旬,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660× 104hm2, 因旱造成1000多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
自2005年11月以来, 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缺少有效降水, 部分市(县)持续无降水日数超过40天, 为历史同期少见。
入春以来, 东北西部持续少雨, 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出现了明显的春旱, 给春耕生产造成不利影响。4月底黑龙江、吉林出现大范围降水, 对改善干旱地区的土壤墒情非常有利。
2006年1月至4月中旬, 云南省降水显著偏少, 气温明显偏高, 全省有87%的台站出现干旱, 其中63%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干旱, 其干旱状况是1986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