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内蒙古赤峰市气象台
2. Chifeng Meteorolgical Observatory, Inner Mongolia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的东南部, 41°17′~ 45°24′N、116°20′~120°58′E, 总面积90021.22km2。冰雹是赤峰地区夏半年极具破坏性的天气现象之一, 多发生在4—9月, 正是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季节, 常给农作物、大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重大损失。
冰雹是一种中小尺度系统, 具有很强的局地性, 是在一定的环流背景下, 在不稳定层结、触发机制和云物理机制等有利的条件下产生的, 是一种小概率事件, 预报难度较大[1]。多年来, 国内外许多专家致力于冰雹预报方法的研究, 通过寻找与云中能够降雹的种种相关因素, 建立天气形势预报、物理量参数预报和相关统计预报等方法[2~4]。通过大量的观测研究, 特别是数值模拟方法的广泛使用, 人们对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物理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并在业务预报中引入了许多新的物理参数[5~8]。为了检验这些参数在本地冰雹预报中的指示意义, 我们引进了空军气象研究七所的“强对流天气分析预报参数软件包”。在分析了影响赤峰地区降雹的天气环流类型的基础上, 根据拟合率大小选择入选参数, 确定阈值范围, 用多指标集成法建立了本地冰雹预测方法, 在业务预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的选取在划分产生雹暴的天气环流型时, 既考虑到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条件, 又考虑到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的动力条件, 即低值触发系统。分析了降雹当日500hPa、850hPa和地面三层历史资料, 依据温压场、风场和天气系统的上下配置情况, 把赤峰地区降雹环流形势分为4种类型: 西北气流型、前倾槽型、冷涡型、后倾槽型。
资料选用的是1988—1997年4—9月赤峰地区13个测站的降雹资料、赤峰站07时(北京时, 下同)探空资料。选择雹日标准是: 一日内至少有两个测站出现冰雹, 记为一个雹日。据此, 10年间满足雹日标准的共有71个个例。
2 冰雹分布特征从全市1961—2000年冰雹的地理分布(图 1)可以看出, 该地降雹分布特征是西部沿山地区最多, 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 冰雹由西向东逐渐减少。最多的是西部的克什克腾旗, 40年降雹170天, 平均每年4.3天; 天山站最少, 40年出现了50天, 平均每年1.2天。
据统计, 赤峰冰雹天气出现的季节是每年的4月初到10月底, 主要集中出现在6—7月, 占60%左右(表略), 主要原因是6、7月该地冷暖空气活跃, 对流旺盛, 极易形成冰雹云。
由1980—2002年资料统计的不同站次冰雹出现的次数显示(表略), 该地冰雹发生的局地性很强, 单站冰雹过程出现频率最高, 占73%, 同一天两站产生冰雹的频率也较大, 占27%左右。一日内大于或等于3站出现冰雹的次数相对较少, 约占总数的8%, 表明该地出现大范围的降雹过程很少。
3 产生冰雹的环流型 3.1 西北气流型这是一种本地最常见的降雹天气形势, 1988—1997年间共有33次, 占总数的46.5%。在关键区(指38~52°N、105~ 115°E, 下同)内, 500hPa高度场上无低值系统, 受西北气流控制, 850hPa上是低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 地面有冷锋或低值区。这样的高低空形势配置, 既造成上冷下暖的温度差动平流[1], 有利于雹区未来层结不稳定度的增大, 又有利于低值系统的抬升作用。
3.2 前倾槽型此型共有17次, 占总数的23.9%。在关键区内, 500hPa槽线比850hPa槽线前倾2~7个经距, 这样, 高层是500hPa槽后干冷的西北气流, 低层是850hPa槽前的暖湿西南气流。前倾槽型与西北气流型的区别在于: 西北气流型在关键区内无明显槽线, 而前倾槽型在关键区内有明显的槽线。
3.3 冷涡型此型共有18次, 占总数的25.4%。在关键区内, 500hPa有冷性闭合低压, 低空是槽前的暖湿西南气流。这种环流形势降雹范围较大, 多为连续2天降雹。
3.4 后倾槽型此型只有3次, 占总数的4.2%。在关键区内, 500hPa槽前暖高压脊明显, 槽前是冷平流。500hPa与850hPa槽线垂直或后倾。此型出现大范围降雹的可能性小。降雹时, 常是850hPa影响槽或相应的地面冷锋是从西北或偏北方向移来的。850hPa槽前的西南风速小于12m·s-1, 且层结不稳定。
4 预报因子的选取我们以天气动力学理论为基础, 从降雹形成的物理原因、天气背景等因素出发, 对各降雹型都选取大量的个例进行分析统计, 最后选用物理意义明确、相关好、历史拟合率高和稳定可靠的因子作为预报因子。
产生冰雹的环流型中, 以西北气流型最多。因此, 这里以西北气流型为例, 介绍一种客观的冰雹预报方法。西北气流型共有10个反映大气层结状况的指数入选。
(1) 沙瓦特指数SI
SI是把850hPa等压面上的湿空气团沿干绝热线上升, 到达抬升凝结高度后再沿湿绝热线上升至500hPa时所具有的气团温度(Ts)与500hPa等压面上的环境温度T500的差值。
SI=T500-Ts, 表示这个层次中的条件性不稳定情况。SI是反映大气状况的一个指数。当SI < 0时, 大气层结不稳定, 且负值越大, 不稳定程度越大, 反之, 大气层结是稳定的。
统计表明:SI < 0有雹的概率为15/ 31, 这样就有半数以上的冰雹漏报, 为了减少漏报, 以SI≤1℃为界, 确定有无冰雹更为明显。因此规定: SI≤1℃, 预报有冰雹, 拟合率为23/31。SI > 1℃, 预报无冰雹。
(2) 抬升指数LI
LI是把气块从起始高度沿干绝热线上升, 到达抬升凝结高度后再沿湿绝热线上升至500hPa时所具有的气团温度(Ts)与500hPa等压面上的环境温度T500的差值。
LI=T500-Ts, 表示这个层次中的条件性不稳定情况。它也是反映大气状况的一个指数。当LI < 0℃时, 大气层结不稳定, 且负值越大, 不稳定程度越大, 反之, 大气层结是稳定的。
实际统计表明: 以LI≤0.5℃为界, 确定有无冰雹最为明显。因此规定: LI≤ 0.5℃, 预报有冰雹, 拟合率为26/31, LI > 0.5℃, 预报无冰雹。
(3) 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
DCAPE从理论上反映出下沉发生后, 气块下沉到达中性浮力层时所具有的最大动能。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 pn是下沉气块到达中性浮力层时所在高度的气压或者地面气压, pi是气块开始下沉高度的气压。Tv表示虚温, Rd是干空气气体常数; 温度下标“p”和“a”分别为气块和周围环境的相应量。
当DCAPE≥450时, 预报有冰雹, 拟合率为23/31; DCAPE < 450, 无冰雹。
(4) 深厚对流指数DCI
DCI用于确定有发展为深厚对流潜势的区域。
第一项为850hPa上的气温与露点之和, 第二项为地面至500hPa的抬升指数。在DCI高值区, 常有明显的对流发生。当DCI≥20℃时, 有冰雹, 拟合率为24/31, 当DCI < 20℃时, 无冰雹。
(5) 0℃层高度H0
0℃层高度是云中水分凝结高度的下限, 适当的0℃层高度是冰雹增长和降落的主要条件之一。当H0在3.3~4.4km之间时, 有冰雹, 拟合率为25/31, 否则无冰雹。
(6) 850hPa与500hPa温度差ΔT
ΔT值越大, 表明上冷下暖越显著, 越有利于对流的发展。当ΔT≥28℃时, 有冰雹, 拟合率为21/31, 否则无冰雹。
(7) 瑞士雷暴指数SWISS
Shr3~6为3000~6000m气层内密度加权平均垂直风切变。当SWISS≤7, 有冰雹, 拟合率27/31; 否则无冰雹。
(8) 总指数TT
TT越大, 表示越不稳定。当TT≥ 46℃, 有冰雹, 拟合率20/31; 否则无冰雹。
(9) 山崎指数KYT
其中SI为沙瓦特指数, ΔTa为500~ 850hPa层的温度平流。当KYT≥0℃, 有冰雹, 拟合率20/31; 否则无冰雹。
(10)KI指数
当KI≥24℃, 有冰雹, 拟合率26/31; 否则无冰雹。
5 多因子集成判别以西北气流型为例, 选取以上10个对冰雹有指示意义的因子(见表 1)。从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并不是每个雹日, 这10个因子都能同时达到预报指标, 大多数情况是只有若干个因子满足条件。因此规定: 入西北气流型后, 如果有≥5个因子同时达到预报冰雹的指标, 那么就报有冰雹, 否则, 无冰雹。
按上述标准, 对赤峰地区1988至2002年4至9月降雹资料进行计算检验, 得出有冰雹日的拟合率为75.8%。该方法已投入当地冰雹预报业务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6 总结与讨论实践表明, 应用多因子集成法制作赤峰地区冰雹预报, 优于其它方法, 提高了冰雹预报的准确率。但由于赤峰只有一个探空站, 所以只能作出有无冰雹的预报, 而不能作出具体的冰雹落区预报。目前赤峰市新一代天气雷达已正式运行, 根据雷达提供的PPI、RHI等资料, 将能够判别云的强度、位置、高度、移动方向、速度及强弱变化等, 使冰雹的落区及实效预报成为可能。
[1] |
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81: 281~316;451~454.
|
[2] |
刘玉玲, 李耀东, 张方友, 等. 与冰雹预报有关的几个新物理参数[J]. 航空气象科技, 1998, 6: 4-12. |
[3] |
彭治班, 刘健文, 郭虎, 等. 国外强对流天气的应用研究[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1.
|
[4] |
金永利, 张蔷. 北京地区一次降雹过程和冰雹微物理特征[J]. 气象, 2002, 28(1): 18-25.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02.01.004 |
[5] |
刘子英, 陆海席, 赵秀英, 等. 逐步消空法在雹云识别中的应用[J]. 气象, 2000, 26(10): 41-44. |
[6] |
张丰启, 刘庆泰. 威海市冰雹天气气候特征[J]. 气象, 2001, 27(11): 35-39. |
[7] |
裴巨才, 李培仁, 郭慕萍, 等. 山西冰雹[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4: 25-108.
|
[8] |
张少文, 程玉琴, 安新宇, 等. 赤峰地区一次强雷暴过程诊断分析[J]. 内蒙古气象, 2003, 4: 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