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0.1 mm,较常年同期(35.8 mm)偏少16%(国家气候中心,2020)。由10月全国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1)可见,降水量超过50 mm的地区有江南北部、江淮中西部、江汉地区、陕西南部、甘肃南部、西南大部、华南西部,其中重庆、湖北南部、湖南北部、安徽西南部、广西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等地降水量有100~200 mm,局部超过200 mm,湖南花垣(372.6 mm)的连续降水量达历史极值;降水不足10 mm的地区有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大部、山东大部、辽宁西部、西藏大部、福建大部、广东东北部等。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其中华北大部、西北大部、内蒙古中西部、黄淮东部、江南东南部、华南东北部、西藏大部、云南中部等地偏少2~8成,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东北北部、内蒙古东北部、甘肃南部、陕西西南部、四川北部和东南部、重庆南部、湖北大部、安徽南部、广西中部、雷州半岛等地偏多5成至1倍,其中东北北部的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图 2)。
2020年10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0.4℃,接近常年同期(10.3℃)(国家气候中心,2020)。西藏大部、青海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黑龙江北部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局部地区偏高2℃以上;新疆北部和中部、内蒙古中西部、四川东部、重庆大部、湖北中部、湖南大部、贵州大部、广西大部等地偏低1~2℃,局部地区偏低2℃以上(图 3)。
2020年10月,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特征(图 4a)。一个极涡中心位于格陵兰岛,中心强度在524 dagpm以下,与常年同期平均相比距平值约为-12 dagpm(图 4b),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另一个中心位于新西伯利亚群岛附近,中心强度在524 dagpm以下,该处距平中心为-2 dagpm。另外在斯瓦尔巴群岛附近有14 dagpm的正距平中心。总体而言,极涡强度与常年平均相当。
北半球500 hPa中高纬环流呈多波型分布,欧亚地区呈“两槽两脊”型(图 4a),其中一个高空槽位于外兴安岭至日本海,与多年平均位置相近,强度相当或略偏强;另一个位于中西伯利亚至巴尔喀什湖一带,相应位置有位势高度负距平(图 4b),对应10月我国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
10月,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呈东西两环。588 dagpm线在130°E附近断裂(图 4a),对应在22°N、130°E处有位势高度负距平(图 4b)。东段副高平均脊线位于25°N附近,西脊点位于140°E附近,较常年平均(22°N、128°E)(曹越男和高栓柱,2019;王慧等,2020)相比明显偏东偏北,强度偏强(图 4b)。西段副高呈东西分布的狭长带状,平均脊线位于23°N附近,588 dagpm线东西脊点横跨95° ~134°E(图 4a), 在距平场上表现为弱正距平;此外在20°N以南的南海至孟加拉湾一带有弱负距平(图 4b)。在此形势下,10月有1个远海台风受东环副高引导,生成后北上在日本以南洋面转向;另外有5个台风受西环副高影响,在20°N以南向西移动,影响我国南海地区并在中南半岛减弱消散。
2.2 环流演变与我国天气图 5为10月上、中、下旬欧亚地区500 hPa平均环流形势场。上旬,东欧平原存在阻塞高压,位于阻塞高压下游的我国大部分地区环流平直(图 5a)。我国天气整体上变化较为平缓,冷空气活动较弱。3—6日, 受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出现4~6℃降温,并出现4~6级风,部分地区阵风达8~9级。在我国西南地区,分裂东传的短波槽结合副高西侧输送的水汽,间断性引发华西秋雨。8—10日,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及辽宁西部等地出现雾-霾天气,其中京津冀部分地区有大雾。在30°N以南,副高分裂为东西两环,远海生成的台风灿鸿在东环副高的引导下,在日本以南洋面转向汇入西风带。
10月中旬,阻塞高压崩溃,欧亚中高纬地区呈“两槽一脊”型,东亚地区中高纬环流的经向度有所增加,我国东北地区受低压槽控制(图 5b)。旬初有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并带来4~6℃降温,局地降温8℃左右;并伴有4~5级风,阵风达6~7级;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北部有雨夹雪或雪。16—18日,华西地区多阴雨天气。17—20日,华北中南部大气扩散条件转差,有轻度霾天气。在中低纬地区,西环副高减弱东退,在南海有两个台风生成,均受北侧副高引导向偏西方向移动。其中台风浪卡以强热带风暴强度登陆海南琼海,是10月唯一的登陆台风。
10月下旬,欧亚地区中纬度呈“三槽两脊”形势,槽脊加深,波长变短,我国北方地区受槽后西北气流控制(图 5c),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中旬末到下旬初(20—23日),有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导致大范围4~8℃降温;伴随7~9级阵风,局部达10~11级;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山西北部出现扬沙或沙尘天气;西藏东北部、青海、川西高原、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局地有大到暴雪;东北地区中东部有小到中雨。23—27日,有中等强度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北方地区,本次过程影响范围较小,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大部、华北、东北地区等地出现4~6℃降温,局地降温6~8℃;另外伴有4~5级风,阵风达6~7级;西北地区东部和东北地区有弱雨雪天气。24—26日,受高压后部偏南气流控制,华北中南部、汾渭平原等地扩散条件较差,出现雾-霾天气,随着冷空气到来雾-霾逐渐消散。10月29日至11月2日,又有一股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我国北部地区,新疆和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黄淮等地有4~8℃降温,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部等局地降温10℃以上,北方大部地区有4~6级风,局部地区风力为7级、阵风达8~9级,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伴有沙尘天气;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中低纬地区,随着副高再次加强西伸,台风沙德尔、莫拉菲和天鹅均受副高引导向西移动,最终在中南半岛附近减弱消散,其中“莫拉菲”虽然没有登陆,但是仍然对我国有一定的风雨影响。
3 冷空气过程 3.1 概况10月共有4次全国性冷空气过程:3—6日,受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降温4~6℃,华北、黄淮、江淮、江南中北部及贵州、广西北部等地降温幅度超过8℃,局地降温10~12℃。该冷空气过程为本月降温超8℃范围最大的一次。12—13日,受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北中北部等地出现6~8℃降温,其中,黑龙江中南部、吉林、辽宁、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幅达10~17℃。20—2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新疆北部、内蒙古地区、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黄淮、江淮大部有4~8℃降温,其中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降温8~13℃,局地降幅达13~18℃。10月28日至11月2日,受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新疆和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南有4~8℃降温,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部等局地降温在10℃以上。
3.2 20—23日冷空气过程20日08时,925 hPa冷中心位于贝加尔湖以西,阿尔泰山以北有高压中心,大兴安岭以西存在一个低压中心,横槽位于贝加尔湖以南,槽后有强烈的冷平流。500 hPa上在贝加尔湖以南至陕南一带有疏散槽,与925 hPa横槽形成前倾配置(图 6a),预示了系统将进一步发展加深。甘肃西部、内蒙古、宁夏及东北地区西部等地出现7~9级阵风,部分地区达10~11级;内蒙古西部出现沙尘天气,其中吉兰泰局地出现沙尘暴,能见度仅为0.8 km。21日08时,925 hPa横槽转竖,带动冷空气东移南下,贝加尔湖以东有低于-10℃的冷中心,500 hPa槽东移到呼伦湖至山东南部,并明显加深(图 6b)。截至22日,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等地部分地区气温下降6~10℃,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降幅达12~18℃,并出现7~9级阵风,内蒙古东部等地局地达10级;内蒙古大部、宁夏北部、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黑龙江大部、吉林中西部、辽宁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出现扬沙天气。23日,我国大陆受冷高压控制,位于500 hPa槽后,气温逐渐回升,过程结束(图略)。
10月,我国共出现两次大范围降水过程(表 1)。第一次过程主要影响系统为弱冷空气背景下的低层切变线,主要降水时段为2—3日。受冷空气与副高北侧暖湿气流共同作用,在冷暖空气交汇处低层有切变线生成。切变线最初出现在黄淮、江汉至西南地区东北部一带,随着冷空气南下,切变线逐渐推进至江南北部到西南地区南部一带,降水主要出现在地面冷锋锋后。1—4日,西南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地出现降雨,贵州中部、重庆、湖北、湖南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以及云南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达50 mm以上,重庆东北部、湖北西部和东北部、安徽中部等局地有150~228 mm的降水。
第二次过程主要受台风浪卡影响,配合冷空气作用,主要降水时段为13—14日。本次过程(13—15日)海南东部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累计降水量为100~200 mm,海南海口、琼海和三亚等局地达250~298 mm。
5 热带气旋活动10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7个台风生成(表 2), 生成个数较常年同期(3.7个)偏多3.3个;有1个强热带风暴登陆我国,比常年同期(0.6个)略偏多。从台风路径(图 7)来看,除“灿鸿”为中转向类型,“艾莎尼”西北行至台湾海峡南部消散外,其他5个台风在南海均为西行路径,向中南半岛移动,并最终登陆越南或在越南近海减弱消失。
强热带风暴浪卡于12日在南海中部偏东海域生成,13日在海南琼海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0级(25 m·s-1),中心最低气压为988 hPa,之后穿过海南岛,14日晚上在越南北部境内减弱消失。“浪卡”的特点为:①生命史不长,强度弱。“浪卡”生命史约60 h,与一般台风的生命史(7~8 d)相比明显偏小。②峰值时期登陆海南:“浪卡”生成后强度缓慢增强,13日11时达到台风的最强强度并维持到登陆以后,属峰值强度登陆的台风。③登陆路径变化大。“浪卡”在接近海南岛时有一个先向右、后向左的短暂的路径突变现象,然后以偏西方向在海南岛登陆,给登陆的临近预报和登陆点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受其影响,海南东部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海南岛沿海、广东南部及沿海、广西南部沿海出现6~8级阵风,沿海部分岛屿阵风达9~10级。
6 雾-霾天气10月8—10日,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及辽宁西部等地位于地面高压后部,受弱偏南气流控制,高空气流较为平直,大气扩散条件一般,出现了雾-霾天气。其中,9日早晨内蒙古西部、河北南部、辽宁东部、山东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雾;10日早晨京津冀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雾,河北中部和北京局地能见度不足500 m。11日白天起受冷空气影响,雾-霾天气自北向南逐渐消散。
7 华西秋雨10月,华西秋雨较常年同期偏多,降水时长偏长。从降水量来看,华西地区中南部累计降水量为50~100 mm,局地超100 mm;华西中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局地偏多1倍。从降水时长来看,甘肃南部部分地区、陕西西南部、四川北部和东南部、重庆大部、贵州北部和西部等地降水日数达16~20 d,局地超过20 d,与常年同期相比,降水日数偏多2~4 d,局地偏多4 d以上。四川东南部和重庆南部等地最长连续降水日数超过7 d,局地超过10 d(国家气候中心, 2020)。
致谢:感谢国家气象中心胡争光提供降水量、降水距平、温度距平等资料。
曹越男, 高拴柱, 2019. 2018年10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45(1): 135-140. Cao Y N, Gao S Z, 2019. Analysis of the October 2018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weather[J]. Meteor Mon, 45(1): 135-140 (in Chinese).
|
国家气候中心, 2020.2020年10月全国气候影响评价[R/OL].(2020-11-10).https://cmdp.ncc-cma.net/influ/moni_china.php.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2020.Assessment of climate impact over China in October 2020 [R/OL].(2020-11-10).https://cmdp.ncc-cma.net/influ/moni_china.php(in Chinese).
|
王慧, 高拴柱, 曹越男, 2020. 2019年10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 气象, 46(1): 138-144. Wang H, Gao S Z, Cao Y N, 2020. Analysis of the October 2019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weather[J]. Meteor Mon, 46(1): 138-144 (in Chinese).
|